1月20日,住深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参加分组讨论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突出、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一份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干劲足的报告。深圳市政协要勇于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发挥政协优势,把履职的成效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为实现广东省全年目标作出深圳政协贡献。
林洁表示,报告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谋篇布局,处处体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好“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和感恩奋进之心;总结成绩亮点纷呈,提振信心,充分展现了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顶压前行、攻坚克难的无畏勇气和高超能力,是在极不平凡之年交出的一份体现广东效率、彰显广东担当、展现广东力量的优异答卷;谋划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部署工作思路和路径清晰、措施精准,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新的一年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的强烈政治担当,必将进一步激发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林洁认为,报告对全省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建议要以更高站位、更全面进行“数字广东”顶层设计,明确目标、路径和工作部署,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凸显广东优势、广东作为。
港区省政协委员心系湾区融合 “深圳南+香港北”建设科创自由港
“大湾区的事,不是邻家的事,而是自家的事!”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港区省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说。
自家的事更须多建言。围绕大湾区融合发展这一“关键词”,港区省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
升级深港口岸经济带建区域协同创新试验基地
2021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在新界北部发展“北部都会区”,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深港两地行政界限,构建了“双城三圈”发展格局。
20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对此,香港特区特首顾问团成员、港区省政协委员、腾讯集团副总裁赖智明非常振奋。他表示,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整合优化深港优势,积极运用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经验,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赖智明建议在目前深港传统经济带的基础上,升级深港口岸经济带,与北部都会区全面对接,构建“深圳南+香港北”区域协同创新试验基地,“建议深港两地争取在国家部委指导下,统筹发展,制定口岸经济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前海合作区的引擎作用,先行先试,带动广东全面深化改革。”
赖智明还提出,应利用香港制度优势和深圳配套支援,在北部都会区构建创科自由港,“建议积极鼓励更多内地科创公司在河套港深创科园、新田科技城、流浮山海岸创新区等地设置机构网点、产品研发基地或联合实验室,并加强与光明科学城等区域联动,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营造良好科创氛围。”此外,赖智明还提出,应该在创科自由港统一人才税务优惠政策,吸引香港科创人才来此创新创业。
实现跨境产品认证打出“湾区品牌”
港区省政协委员林至颖一直非常关注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今年省两会上,他把履职关注点放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上,建议粤港建立跨境产品认证协作机制推进大湾区质量一体化建设。
林至颖表示,香港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具备国际认可度和丰富的经验。“建议粤港两地政府联手订立跨境产品认证的协作机制。机制建立后,将逐步整合大湾区内产品质量的管理标准,营造湾区制造的品牌,将广东省内需市场接轨国际,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林至颖说。
同时,林至颖还提出,粤港可设立大湾区质量保障推广基金,搭建促进高质量消费的平台。
同乡社团助港人“打跑”来粤“拦路虎”
“港人融入内地需要一个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的组织。”港区省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黄醒林说,当前,不少港人在全国各地生活、置业、居住、旅游、就业,经商及从事商业等活动。但很多港人到内地后,对内地的司法制度、税务制度、置业手续、创业流程等都缺乏了解,遇到问题如何找到对口单位去解决问题,也不得而知。甚至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如置业后的装修、清洁等等问题,都将成为他们融入内地生活的“拦路虎”。
黄醒林认为,需要有一个组织可以协助港人“打跑”各类融入内地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他提出,香港同乡社团组织将是这个角色的好人选。“建议香港同乡社团组织会同广东省有关部门在各地都组建这样的组织,为来粤港人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帮助他们扎根广东,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