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举行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1-09-07 12:2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9月6日,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共同主持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出席。

  林郑月娥衷心感谢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香港抗疫的大力支持。她说,香港和深圳有扎实的合作基础,香港在深圳40多年高速发展中是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惠者,香港和深圳这两座城市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且历久常新。深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于2004年,见证了不少合作成果。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令港深合作迈向新台阶。这次会议首次以深圳市委书记和特区行政长官参与的高层会晤暨合作会议形式进行,极具意义。香港将用好“一国两制”优势,依托祖国,面向世界,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积极进取、互惠共赢的取态与深圳优势互补,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相信港深两地能以“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态度和精神,取得更加丰硕合作成果,更好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双引擎”功能,创造更辉煌的“双城故事”。

  王伟中说,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是一部香港持续辐射带动深圳发展的历史,一部深港合作不断向前迈进、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历史。近年来,深港建立高效运行的“合作专班工作机制”,推动双方在重大平台“促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深港人民“心联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更加稳固。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迎来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深入落实“中央要求”,准确把握“湾区所向”,主动对接“香港所需”,始终竭尽“深圳所能”,进一步谋划推动深港合作、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一极,努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讲好“双城故事”,更好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

  活动期间,深港双方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深圳市人民政府 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发展“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框架协议》《深圳国际仲裁院与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备忘录》4份合作协议,举行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联合办公室、前海港澳e站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香港机构进驻4个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曾国卫、邱腾华、黄伟纶、许正宇、薛永恒、邓炳强、陈国基等,深圳市领导艾学峰、聂新平、郑红波参加活动。

转存图片

深港合作一天启动4项目

  9月6日,2021年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会后,深港双方举行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联合办公室、前海港澳e站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4个合作项目的启动仪式。

  发挥深港河套优势 共促科技创新发展

  经典的港式风格、完善的配套设施、咖啡吧、文印室、智慧化服务共享会议室一应俱全,拎包即可入驻办公……位于深港国际科技园E栋2层的深港联合办公室日前投入使用,香港科技园筹备组人员已进驻办公,不少员工表示,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高效的工作。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平台。2020年8月,深港双方达成共识,在深圳园区设立港方主导的运营单元。为更好支持开展前期工作,双方一致认同在深圳园区先行设立深港联合办公室,为港方及其导入科创机构提供过渡性办公场地。

  “这里是深圳市首个深港双方联合办公场所,标志着深港科创合作、‘一区两园’的协同开发迈入了新阶段。深港将以联合办公为新起点,更紧密高效地推动港方在深圳园区设立的主导运营单元、深港联合招才引智等系列共识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深港河套的独特优势,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支持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合作探索新路径

  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前海管理局启动的“前海港澳e站通”项目建设,将为港人澳人免费提供企业商事登记、涉税业务、政务服务等服务,实现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事项。

  “前海港澳e站通”项目由前海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局、前海税务局协同打造。该项目将“深港通注册易”“深港办税易”纳入“前海港澳e站通”,打造一个共同平台;聚焦“前海港澳政务通办”“深港通注册易”“深港办税易”三大服务,涵盖政务、商事、涉税领域;拟选取前海国际联络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首个试点,利用其服务港企的平台,推动前海政务在香港通办,并在试点成功后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和空间,实现前海政务多点连线成面;最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现前海政务互联互通,构建渠道多样、覆盖面广、业务多元、简便易行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

  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海港澳e站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创新政务服务领域区域合作新经验、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政务服务合作新路径打下扎实基础。

  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在龙岗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内,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神仙湖畔旁,一所白色的建筑物格外显眼,这便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医学院首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新生已于9月入学,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2019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提出将建成集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2021年7月起,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医师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郑仲煊教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创院院长兼校长讲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研究院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推动医工、医理结合和转化医学发展,致力于通过创新学习、发现、关怀和领导力的构建,最终成为促进终身健康的全球领导者。未来医学院将通过不断探索深港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新体制、新机制,实践医学教育、医院管理新理念、新模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医疗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健康与医疗需求保驾护航。

  联动港澳 建设国际仲裁中国高地

  去年10月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明确提出“以经济特区国际仲裁机构为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以及“通过合作方式引进相关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仲裁机构”。目前,深圳市委深改委已批准以深圳国际仲裁院(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为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改革方案。

  据悉,目前已有6家港澳机构确定入驻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在深港两地政府的支持下,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eBRAM)、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 HK)、德辅大律师事务所(Des Voeux Chambers)作为首批引入的香港机构在6日正式签约进驻。

  接下来深圳将依托前海国际仲裁大厦和河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以合作方式分批引入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仲裁机构,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清单任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将进一步联动港澳,共同面向世界,建设国际仲裁的中国高地。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