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漫步虹桥,心向光明”全市体验式学党史活动在光明区举行。参与者走上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虹桥,登上观光塔远眺城市天际线,参观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全面了解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发展,切实感受光明的发展巨变,汲取继续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信心。
为增强党史学习的现场感、吸引力和感染力,市委讲师团与光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此次体验式学党史活动。除参观活动外,现场还举行了宣讲活动,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市第六届政协委员袁晓江,党的十九大代表杜玉涛,分别就百年党史、深圳改革开放历程、抗疫故事等专题进行了交互式宣讲。
韩望喜博士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要求,着重讲述了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希望大家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袁晓江教授在讲述中通过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个重大事件,串联起特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讲述了深圳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杜玉涛则以科研专家、抗疫一线工作者的身份,从亲身经历武汉、深圳、河北的抗疫过程出发,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活动现场还召开了全市首个区级讲师团——光明区委讲师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全面总结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经验,评选表彰了2020年度“理响光明”宣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聘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陆建新等12名先进典型代表、专家学者为特聘讲师。据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大岭介绍,区委讲师团成立以来,光明区构建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宣讲格局,形成“区委讲师团先学先讲、基层党政班子带头学带头讲、社区干部进一线兜底学兜底讲”的学习输出模式,通过“线下宣讲+线上直播”方式,开展基层宣讲300余场,有力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接下来,光明区将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两大主题主线,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探索“理论+融媒”工作路径,积极培育“理响光明”网络宣讲品牌项目,打造基层理论宣讲“升级版”。
市委党校40多名学员走进华强北博物馆感受特区创新创业“脉动”
22日下午,市委党校2021年第2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暨党性教育专题进修班40多名学员,来到华强北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感受特区创新创业的脉搏跳动。
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根”与“魂”。因“中国电子第一街”享誉国际的华强北,也是创新创业的摇篮,腾讯、大族激光等企业都从这里起步。华强北博物馆是以讲述华强北创业者故事、呈现华强北商圈发展历程、体现华强北不息的拼搏精神、展现深圳改革开放成就为核心主脉的博物馆。
从“发展梦”到“创业梦”“创新梦”再到“未来梦”,学员们在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旧实物前久久驻足,悉心感受华强北发展历程折射出的特区改革开放的奋斗岁月。福田区政协副主席刘玉新说:“华强北是创新创业的福地,其发展历程体现了经济特区 ‘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一代一代特区人传承发扬下去。”市民政局副局长皮勇华也颇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博物馆里展示的不少事件,其实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我既是特区发展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深圳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一代一代建设者的辛苦付出、无私奉献,这些都是值得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据了解,本期党性教育专题进修班以“百年党史”为主题,学制2周,共80学时。进修班采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和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深刻认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内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