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体验防火服。
孩子们争相体验手握真枪的感觉。
昨日,深圳市公安局举行第九届警察开放日活动,全天共吸引近50万市民参与。今年警察开放日形式亲民务实不拘一格,而消防宣传则被列为重中之重。
警察摇滚炫酷开幕
昨日上午10时,本届警察开放日在深圳警校主会场正式开幕。与往常不同,在简短的致辞后,一辆警用冲锋车出现在了主会场中央。在冲锋车顶,一群穿着迷彩服、警用战靴的人,打着架子鼓、弹着贝斯,用十分混搭的警察摇滚拉开了警察开放日的帷幕。
“今年活动厉行节俭,这辆冲锋车就是我们主会场的舞台,希望通过乐队的表演,打破市民对警察的固有印象。”活动组织者刘警官向记者解释了此举的初衷。
除了警察摇滚,来自南山公安分局南园派出所的刑警吴维炀在表演魔术中还提醒市民防骗,魔术开始前,他故作玄虚说能表演把百元大钞变成两张的“魔术”,等市民给出百元钞票后,他立即还回去两张钞票,只不过是十元面值。就在不少市民被他逗乐的时候,吴警官不忘提醒市民,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防上当、防诈骗。
市民走进罗湖交警大队 在体验中接受法治宣传
“每天站十多个小时怎么防晒?”“什么是套牌车,遇到套牌车怎么办?”昨日,在深圳第九届“警察开放日”活动中,一群司机、儿童和市民共700多人走进罗湖区交警大队。
在警用装备展示区,民警向群众介绍现场展示的流动执法车、700CC警卫摩托车、酒精测试仪、警务通等执勤装备。“喝了一口啤酒,呼口气指示就变黄了,以后可不敢酒驾!”家住清水河街道的黄先生是一名“老酒桶”,他和其他几位市民兴致勃勃地拿着酒精测试仪试了又试。
消防知识成市民关注热点
今年警察开放日中,消防宣传的主题是“认识火灾,学会逃生”。
在深圳警校主会场,消防宣传占地过半,项目多样、内容丰富。福田区购买的一辆流动宣传车也开进主会场,车内电子消防游戏以及模拟火灾逃生寓教于乐,成了小朋友争相体验的地方。
在各分局会场,消防宣传也各有特色。南山区在开放日现场开设消防课堂,通过问答教学宣传消防;龙岗分局通过模拟火场,让市民体验火灾逃生。据了解,今年警察开放日每一个分会场均将消防宣传着重推出。
“水带上的不同颜色代表什么?”“我家在36楼,这种高层火灾救援是不是更难?”……在开放日现场,来到咨询点询问的人络绎不绝,消防民警罗警官告诉记者,今年市民关注消防的热情特别高,而且询问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仅在深圳警校主会场就有上千份消防知识手册被市民传阅。
局长所长齐上阵
如今,警察开放日更成为警民互动甚至公安工作的“民意汇报会”。在昨日的警察开放日现场,全市各警队使出浑身解数听民意为民生。据悉,全市各分会场按照“一所一主题,一队一主题”组织开放活动项目,并通过“局长微距离”、“所长全播报”等活动,向市民群众通报工作、征集民意。在“局长面对面”活动中,光明分局局长孙国雄介绍在打击两抢案件两个月内,该局打击处理人数超过1100人,特别是有18天出现“零两抢”,日均两抢警情1.5宗,得到民意代表的一致认可。宝安流塘派出所所长冯勇,则向市民汇报了辖区的治安基础和一年以来的工作成绩,接受市民评议。
民生服务也是开放日现场广受市民好评的项目。秉持“科技强警”的南山警方,现场为市民的自行车打上具有个人信息内容的二维码,还举行了自制微电影“警·戒”的首映式。福田分局开辟了办证“绿色通道”,无需预约,群众提供身份证、居住证等就可以现场办证。
三大部门揭开神秘面纱
在本次警察开放日活动中,还有三个部门首次打开大门,迎接市民参观。
本届警察开放日上,市公安局反恐处首次参与到开放日宣传活动中来。为了使公众在面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时正确地进行自我保护,民警向市民派发了《防范袭击手册》,结合具体案例,向市民群众介绍了恐怖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及当前国际国内反恐形势。
CID向市民敞开大门。专破重案的刑警(CID)在市民眼中一直比较神秘,昨日,深圳刑警支队首次打开大门,让市民
走进CID总部和刑事技术中心感受全国先进、权威的深圳刑事检验鉴定技术,同时感受我市刑警在缉毒、反诈骗等领域做出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放的警营里增添了公安边防派出所,市民群众走进公安边防警营近距离体验在海上执法的公安边防船艇。在位于大梅沙的深圳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市民来到官兵们整齐划一的陆地和船艇部队的内务设置以及舰艇驾驶室、前甲板、机舱等,听取解说员介绍,并与边防官兵们一起出海体验执勤执法工作。
交警部门:逾期缴纳和不缴罚款信息或将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昨日,从我市交警局举行的“拒绝闯红灯”警民论坛上获悉,我市分档处罚行人闯红灯以来,7万多人因闯红灯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被罚20元的有52563人占大多数。对于未主动缴纳罚款的,交警部门表示,下一步有可能将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据了解,2012年12月13日我市开展第1次“绿马甲”整治行动以来,共开展22次集中整治行动。交警部门结合日常查处共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通行行为12万余宗,其中4万余名当事人选择自愿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穿“绿马甲”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5月23日正式实施行人闯红灯分档处罚以来,184人被处罚100元、6761人被处罚50元、52563人被处罚20元,参加社会服务穿“绿马甲”执勤的有17749人。
市交警局副局长徐炜介绍说:“因闯红灯被查处的市民,有80%主动通过银行在15日内缴清罚款。而逾期缴纳和不缴纳的,不但会加处罚款(按日加处3%,最高不超过本金);而且相关信息将会永久保存在全国交通违法系统,将不能办理车驾管业务,下一步还可能纳入个人征信系统,随着我国公民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在个人贷款、出国签证、开办公司等方面将会面临一系列限制和不便。”
在论坛上,不少市民表示,原特区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出行氛围,而原特区外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却十分突出。交警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原特区外行人闯红灯的整治力度。
人大代表杨勤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存在已久,全国各个城市不是没有人管,而是管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管住。
“目前从全国来看,治理行人闯红灯管得最好、执法最严、最具人性化的城市就属深圳。深圳为什么能做好,是因为在立法和执法上既严苛又充分体现了人性化。闯红灯分档处罚最高罚100元在全国是最重的,而不想缴罚款的可以通过做社会服务来替代。”杨勤说,“下一步怎么走?我认为在修法的过程中,处罚力度要逐年加大,执法也要保持严格的态势,立法修法和执法还要更加符合人性化,这是深圳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