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请相信党委、政府一定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尽最大努力搜救,决不放弃一丝希望。”省、市领导昨日分别看望了部分失联人员家属,感谢家属们的理解和对救援工作的支持,强调当前最重要工作就是科学、精准、高效搜救,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位任务,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
光明新区滑坡灾害发生以来,抢险搜救行动备受关注,失联人员家属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各方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全力做好失联人员来深家属安置工作。
在失联人员家属住地,省、市领导紧紧握住失联人员家属们的手,认真倾听意见,推心置腹交谈,详细了解对方需求,请大家相信党委、政府一定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精心做好失联人员搜救以及善后处理等工作。
省、市领导向失联人员家属介绍了滑坡灾害发生以及救援处置等情况。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滑坡灾害的搜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包括武警、公安消防以及部队在内的各方面搜救力量超过9993人,757辆(台)挖机等大型机械昼夜不停、24小时施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与时间赛跑,全力展开搜救,有关搜救进展将第一时间通知失联人员家属。
家属们表示,滑坡灾害发生以后,在现场和媒体上看到了全体搜救人员付出的艰苦努力,对此非常感谢,将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有关工作,共同期待抢救出更多生命。
我市全力做好光明滑坡灾害善后工作
“12·20”滑坡灾害发生后,除了前方的救援抢险,善后工作的处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失联家属的安置安抚,二是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安置安抚。”在昨天下午举行的“12·20”滑坡灾害第八次新闻通报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廷峰介绍。
据朱廷峰通报,善后工作指挥部于21日成立,主要包括两大项工作:一方面是对失联人员家属的安置安抚,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和员工的安置和安抚。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在抓紧救人,另一方面做好失联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同时也做好受影响的企业和员工的整体安置安抚工作。
滑坡灾害目前确定失联人员75名,包括获救人员,现在在医院救治。对于75名人员,采取三区共同承担相应家属安置安抚工作,其中宝安区、龙岗区各负责安置30名失联人员家属,光明新区负责安置15名失联人员家属。75名失联人员家属中,已经取得联系并妥善安置的有59名失联人员的家属共270人。针对这270人,组织了“一对一”的善后工作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有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和专业社工以及民政等相关人员。目前正在协调失联者当地驻广东和深圳的办事人员,帮助深圳一起协调做好相关工作。
通报称,据初步统计,这一次滑坡灾害中共影响到90家企业,受到影响的人员4630人。除去20家三小作坊200人之外,其他企业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全倒和受损未倒的企业,一共有34家员工2830人。在这个事件中政府既想到企业,也想到企业的员工。23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总工会、光明新区、光明新区社会建设局、光明办事处成立了受损无法恢复企业员工的专职安置小组,从四个部门抽调35个人组成五个工作队,开始通过比对受灾人员登记表、企业社保缴交明细表和各企业提交的信息,对受损无法恢复生产的企业员工身份信息、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甄别造册。同时,也跟企业一起商量职工的安置出路问题;同时在收集意见,包括政府发放一定慰问金,对准备回家过年的政府提供帮助,企业受损无法恢复生产需要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政府也提供相应帮助。另外,鼓励企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异地恢复生产。第二种情况是外围的、但受封锁线影响的企业有36家,这两天在密集地与这36家企业的负责人座谈,在尊重企业家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员工的安置、怎么恢复生产的问题,涉及员工1600人。
通报显示,在处理整个事件中,第一是救人;第二是以员工为本,考虑企业的员工工作出发点;第三是和企业探讨怎么恢复生产。外围企业目前积极组织相应检测机构,对现有楼房进行再次检测,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中心、深圳市探查测绘院有限公司、中科遥感有限公司受邀对建筑物、地面以及地下的状况进行再次检测,这样一来企业稳定了,员工工作也有了着落。
国家、省、市卫生部门组织专家组和急救力量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12·20”滑坡灾害第八次新闻通报会上,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就医学救援的情况通报称,灾害发生后,我市卫生系统迅速响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市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市疾控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的人员和力量赶赴灾害现场实施医学救援,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第一时间调集专家组等力量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医学救援工作,全市共调集救护车68辆、一线医护人员204人、心理卫生55人、公共卫生108人以及大量医疗卫生物资设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等工作。
截至12月24日12时,共收治17名伤员入院,其中12月20日收治15人,21日收治1人,23日收治1人;分别在光明中心医院、光明人民医院和市二医院救治;伤者最大的78岁,最小的7岁。病情多为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现已出院2人,在院治疗15人。目前伤员总体病情稳定。23日收治的伤员田泽明于凌晨6时53分由现场急救车送达医院。当日上午由国家卫计委派驻的北京积水潭医院骨外科专家易传军主刀做了手术,术后效果明显。为了给伤者提供最好的专科医疗条件,24日下午2时已转诊至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伤员救治方面,国家卫计委派出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专家,省卫计委派出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专家,与深圳市有关医院相关专家组成联合医疗专家组,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对收治的伤员逐一进行排查评估,因人施治,细化方案,做好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尽最大努力减少伤残。
据通报,接到灾害发生的消息后,市卫计委指挥市急救中心在第一时间调配16辆救护车赶赴现场。根据就近、快速救治的原则,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和光明新区人民医院作为收治医院,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收治伤员。
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以重症医学、骨科、神经外科为主的联合专家组和急救力量,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现场医疗急救指挥部,设立了3个医疗救治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每个现场急救点都配备了2台救护车,每台救护车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除急救人员外,还增配2名以上医疗专家,在现场300米外围也派驻了7台救护车随时待命,省卫计委派出了省二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车载移动医疗手术室,确保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伤情评估,进行有效救治和转运。
通报称,在公共卫生防控方面,省、市疾控部门对灾害现场进行了快速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订现场工作方案,设立消毒指导点,开展现场消杀和卫生防疫疾病监测工作,对区域内饮用水进行多点采样检测。到目前,区域范围内的生活饮用水在卫生标准限值范围内,暂未监测到与事件相关的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报告。
在心理疏导方面,市卫计委组织了55名精神卫生专家在现场急救点、医院和安置点做好伤员、家属及相关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救援工作,稳定相关人员情绪,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下一步,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还将根据现场灾害救援进展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医疗救治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