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古城作为曾经的岭南重镇,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也是港澳同胞的人文精神之根。1月30日下午,深港两地青年在这里一同游古城、许心愿、写春联、玩游戏、包饺子、吃年饭,在一系列丰富欢乐的活动中感受深圳浓郁的新春氛围。
1月30日下午,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南头街道办协办的“‘湾区同心 温暖过年’留深香港青年新春联谊活动”在南头古城热闹举行,深港两地的40多名年轻人欢聚一堂,游古城、许心愿、写春联、玩游戏、包饺子、吃年饭,共迎新春、同品年味,体验别样春节。
近年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一系列政策及服务举措,聚力推动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2021年向389名港澳人员发放创业扶持补贴446.03万元,向72名港澳居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7.5万元。出台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市12家基地共孵化港澳项目532个,带动港澳居民就业924人。将在深就业居住的港澳居民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港澳居民在深参保逾3.8万人。
运动、禁烟、公筷公勺上桌、饮食荤素搭配——深圳:健康新年味
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家住龙华的周秋菊就开始着手置办年货。与前几年不同的是,这两年,口罩、消毒水、洗手液被列入了她的年货采购清单里。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为虎年新春多加了一道“菜”——健康,这个春节的年味里有了“健康”元素。
走进一家开在宝安的药店,在门口显眼的货架上,摆放着口罩、酒精等医药用品。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口罩、酒精这一类的产品并不是热销产品,这两年来,他们几乎每周都要进货,春节前,店里还迎来了一波销售的小高峰。“趁着过年,不少市民会走亲访友,口罩、消毒液必不可少,很多顾客会过来买好放家里囤着。”李先生说。
在深圳机场、高铁站等交通场站,“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回湖南的老家过年,在坐高铁途中,我们会更注意佩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市民崔星表示。与往年相比,崔星的背包里多了一份健康的特产——口罩、免洗洁手液等。
健康元素也悄然“走上”市民的餐桌。“因为疫情,大家健康饮食也有了共识,以前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配上公筷公勺,还会迎来异样的眼光。现在,大家聚餐主动提议摆上公筷公勺,不摆上还会有点不习惯。”在福田上班的市民张女士说。在选择年夜饭的食材上,张女士也更注重荤素搭配,青菜、玉米等蔬菜也多了起来,而不是摆满一桌的大鱼大肉。
要年味不要烟味,过年不再“送烟”孝敬长辈,这种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对于新冠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吸烟跟不吸烟有区别吗?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研究表明,吸烟和二手烟会增加感染新冠的风险,感染后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风险也大幅增加。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第一时间攻击的器官就是肺部,烟民们长期吸烟导致肺部抵抗力弱,所以更“易感”。吸烟的时候,手指、卷烟频频与嘴唇接触,也增加了“手口传播”的可能性。
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韩铁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民的健康意识更强了,健康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由于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早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相关数据显示,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比往年少了。
“过一个健康的新年,市民在饮食和运动上,都有新变化。”韩铁光主任说,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并不可取,很多市民更青睐绿色蔬菜和水果。外出游玩时,要少聚集,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新冠疫情影响下,不少市民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健康运动新方式。“逛公园、爬山、健步走等运动方式,是市民春节假期的必选项目。其实,运动不局限于户外,市民在家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韩铁光主任表示。
大鹏所城年夜饭 省外游客预订多
舞草龙、逛庙会、赏花灯、赶个文创市集……大街小巷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处处洋溢的喜庆氛围,提醒着人们虎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日前,记者在大鹏半岛走街串巷,走访几大热门红色景区,寻找大鹏温情又浓郁的“年味”。
红色文化景点体验别样假期
“响应政府号召,我想尝试错峰出游,感受一边吃小火锅一边看海的惬意。”记者在沙鱼涌海滩见到了坐在沙滩石凳上煮小火锅的张路滨,他带着一个大纸箱,里面装着洗好的蔬菜和切好的肉类,石凳上的酒精小炉子用环保材料的挡板隔着,锅盖被不断冒出的热气上顶,他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26日才刚刚解封,“我在家隔离的时候,就想着出来后一定要感受下理想中的生活,就当出省旅游啦”。为不破坏生态环境,张路滨还将垃圾进行分类,他说离开时会随身带走。
在沙鱼涌的礁石滩上,9岁的谢泽磊带着小两岁的表弟,正满头大汗的寻找海蟹。他是生物、地理迷,对自然科学充满兴趣,但人文历史知识较薄弱,谢泽磊的父亲谢长寅带着他们兄弟俩,从葵涌红色记忆陈列馆沿着绿道一路攀登,来到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让孩子亲身接受这里红色文化的熏陶很有必要”,谢长寅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儿子铭记党的光辉历程。面对父亲的良苦用心,谢泽磊说自己很喜欢听讲解员讲红色历史故事,“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逆流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生物学家。”
带女友从成都到大鹏打卡
民间将军宴、一品窑鸡、大鹏濑粉仔、打米饼、元农年糕,还有春节餐桌上的“王炸”——大盆菜,这些平时鲜少能吃到的地方特色小吃,今年春节在大鹏所城几家深圳上榜餐厅都能吃到。老板娘梅姨兴奋地告诉记者,年夜饭早就预订已满,80%都是省外游客。
邹维兴带着女友从成都飞来深圳,第一个打卡点就是大鹏所城的年夜饭,可惜他们晚来一步,老板娘梅姨为了安慰远道而来的年轻小情侣,免费送了他们一只价值108元的一品窑鸡。“虽然没能如愿吃上广东特色的年夜饭,但我们的心好暖,大鹏阿姨人真热情!”邹维兴在大鹏所城订下民宿,准备用几天的时间逛新春灯会、庙会,观看大鹏特色的戏曲展演。
今年很多品种的花卖断货了
位于大鹏办事处王母社区的大鹏新市场,是大鹏新区设置的37个购花点里最集中的片区。记者站在市场外300米的路口发现,一辆辆小型货车满载着“年桔树”驶出,摊主刘志军笑嘻嘻地站在摊位前,给两位前来买花的大妈介绍“银柳”如何保养。
“这种兰花最适合送人,开得漂亮,品质纯”,第二家是整个市场人流最旺的摊位,记者询问摊主翟二妹生意如何,她说今年的花卖得比往年还好,很多品种早就断货了。像翟二妹这样赚的盆满钵满的摊主不在少数,记者发现不仅年花、年桔一如既往受热捧,围在春联摊位旁的居民群众也很多。一对山东籍的老夫妇今年从市区搬来大鹏养老,他们一口气买了六副对联,说要送给亲戚朋友,新年图个好彩头。
仙湖植物园:春节假期前三天闭园 初三起有序开放
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获悉,1月31日(除夕)早8时至2月3日(正月初三)早8时,仙湖植物园暂停对外开放,禁止工作以外的人员和车辆进入。2月3日(正月初三)早8时开始,仙湖植物园及弘法寺恢复有序开放,市民游客仍需按仙湖植物园日常预约制度,预约购票和凭健康码测温入园。晚6时至次日早8时为限制入园时间,禁止人员入园。
据介绍,自2月3日(正月初三)至2月6日(正月初六)08:00-18:00,仙湖植物园每日门票总量限定为1.5万张,每日票量有限,微信端售完即止。2月15日(元宵节)08:00-18:00,门票总量限定为1.5万张,票量有限,微信端售完即止。
市民游客可提前一天登录“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美丽深圳”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购买门票,其他平台网络购票将无法入园。仙湖植物园将采取实名制、分时段预约购票入园。网上预约成功者,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于预订时间段内验证入园,未在线预约购票和非预订时段将无法入园,请提前做好出行准备;春节门票仅可提前一天预约(入园日期前一自然日0点起售);一个手机号最多只可预订10张门票且每个身份证限预订每个日期门票一张,一次入园有效,若行程有变,可自行在线取消订单。成功预约的游客入园时绿色健康码、体温正常、有效证件三者缺一不可。
1月31日(除夕)至2月6日(正月初六),仙湖植物园园内巴士暂停运营。开园期间,室外专类园均开放(幽溪除外),园内科普展馆(苏铁园展馆、阴生园展馆、蝶谷幽兰展馆等)、缅栀书吧、蕨园(每周二、四、六10:00—16:00)均对外开放。
农贸市场春节假期基本不打烊
春节假期来了,买年货!买肉菜!做年夜饭!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说到买菜买肉,最近有市民问,“过年期间,深圳农贸市场不会都关门吧?”昨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春节期间,深圳市307家农贸市场初一至初七有一半以上的市场(183家)正常营业,其中休市的市场主要是初一当天休息,从初二开始,近8成的市场(241家)都将恢复营业,能够保证市民正常购菜需求。
节日期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强值班值守,继续落实农贸市场专人驻场制度,农贸市场实行围合管理;从业人员和顾客个人防护不松懈,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进场,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坚持涉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实行“七天两检”;坚持市场清洁消杀不放松,做好环境消杀和每日清洁通风消毒等工作,确保市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竭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