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六届深圳知名品牌成果发布会在深举行。
自主创新,令深圳品牌扬名海内外。昨日,主题为“深圳品牌 共赢大湾区”的中国品牌日·深圳站暨第三届“深圳国际品牌周”活动在深圳启幕。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原副主任周俊明,市老领导厉有为等出席。
本届活动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导下,由深圳工业总会联合深圳十区(新区)政府等相关机构,在中国品牌日期间共同举办。据悉,深圳国际品牌周被纳入全国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序列,5月9日至15日,共举行两大主场、七大专场和十区(新区)特色主题活动,以此展示深圳品牌建设成果,探索品牌发展之路。
品牌成果发布是本届深圳国际品牌周的重头戏,“深圳知名品牌”和“国际信誉品牌”已成为深圳亮丽名片,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截至目前,“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评价活动已连续成功开展16届,共评选产生765个“深圳知名品牌”。据测算,仅占全市企业总数0.4‰的这765家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全市销售总额的45.91%、纳税额占39.23%、出口额占33.73%。其中华为等30个深圳知名品牌企业位列国际市场细分行业前三位;迈瑞等89个企业位列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这也使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持续19年开展品牌建设的城市。
同时,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已共同认定5届“国际信誉品牌”企业,先后有华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正威国际、中集集团、迈瑞、比亚迪、华讯方舟、大疆、航盛等29家企业品牌获评。这些企业已成为深圳乃至中国品牌的典范。
“深圳知名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欧洲一些商会和企业也把它看作是“中国优质品的符号”,不少企业更是主动申报,助力“深圳知名品牌”国际化。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按境外企业申报的有关程序,已审核认定INDITEX、ZARA等32个欧洲品牌为“深圳知名品牌·欧洲原产”;另有2家日本品牌被审核认定为“深圳知名品牌·日本原产”。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深圳国际品牌周全新升级、亮点纷呈:2019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发布、官方吉祥物“鹏鹏”正式亮相、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年度品牌人物”评选活动、成立“品牌实验室”、举办首届“国货推广节”、组织开展连锁行业峰会、十区(新区)依托产业优势开展特色活动等。
43个深圳品牌入围凸显高质量发展
在昨日举行的深圳国际品牌周大会上,Brand Finance2019年中国最有价值500强名单正式发布,43个深圳品牌入围,其中4个进入前10,凸显深圳不断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Brand Finance是全球知名品牌评估咨询机构,总部位于伦敦金融城,是全球唯一符合国际ISO国际标准的品牌价值评估和战略咨询公司,发布全球500强已有20多年的历史。
记者从榜单看到,十大最有价值品牌均来自北京和广东,深圳占据4席。同时,中国品牌总价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广东处于领跑;中国500强中有135个品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其中70个品牌来自广东,香港57个品牌,澳门8个品牌;增长最快的十大品牌中,有5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创新是深圳的灵魂。”Brand Finance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大卫·海格特别提到,40年前,深圳只是一个边陲小镇,根本没有什么品牌,而今有43个品牌进入中国最有价值500强。
大卫·海格分析说,中国最有价值500强增长最快的十大品牌,5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我们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价值数据分析发现,大湾区拥有非常强有力的科技品牌支撑,未来5年会有更多的大湾区品牌走向世界,成为真正世界级的科技品牌。”他说,深圳及广东科技行业品牌确实独树一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的自信心正在增强,特别是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品牌更好,而且性价比更高。他说,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心,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他们本土品牌的信心。“有这样强大的信心作为基础,能为中国品牌到海外地扎根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创新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日益强大。”大卫·海格表示,中国是世界工厂和创新的起源,全世界有很多品牌中国生产制造。“我们认为,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品牌要走出去,也需要像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一样能在中国生产,并且能在国外卖出高价。”他透露,“我们已研究华为多年,华为现在显然可以研发生产更好的手机,拥有更便宜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
“中国提出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大卫·海格说,从过去10年排行榜得到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具备跨越世界品牌快车道的基础,现在唯一需要做的是精准地把握国际规则,更好地构建自己的品牌。
深圳发布三项品牌培育管理地方标准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品牌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昨天透露,该局借助标准化手段,牵头编制《品牌培育指南》《品牌管理体系、要求及实施》《品牌价值评价》三项深圳地方标准,并正式获批发布。这些标准覆盖了品牌培育、管理、评价与改进的全过程,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品牌建设标准体系,为企业打造高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供了路径方法,为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品牌”助力。
深圳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培育出了一批享誉国际的知名品牌,但一直未形成品牌建设的标准体系。此次发布的三项标准独具地方创新性,与国际品牌评价标准化组织核心理念相接轨,融合深圳多年开展企业品牌培育和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三项标准从品牌培育、品牌管理体系化建设和品牌价值评价三方面,为企业搭建起全流程、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指导体系,填补了品牌标准的空缺。
《品牌培育指南》基于品牌培育的关键环节,为组织的品牌培育工作提供了涵盖培育基础、战略、过程管理、 品牌保护、绩效评价、改进与创新等全过程、一体化的指导,助力深圳企业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品牌管理体系、要求及实施》旨在为组织提供一套品牌管理体系建立、运营和持续提升的系统化思维和方法,引导组织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管理绩效和品牌竞争力。该标准指出:为建立、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设立品牌最高管理者。品牌最高管理者、品牌管理负责人应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指定,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品牌管理体系制度化和文件化,并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品牌管理的绩效、资源需求和改进需要;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品牌意识和体系化管理能力等。
《品牌价值评价》适用于企业自身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也可作为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评价的参考依据,目的在于发现差距和不足,提供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深圳去年商标申请量逾48万件
昨天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18年深圳商标申请量达48.18万件,同比增长22.6%。龙头企业持续攀登国际品牌价值链高端,全市有7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有6家企业进入Brand 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近几年,深圳持续打造产业集聚区域品牌竞争高地,去年新增光明钟表、坪山新能源汽车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全市共有7个区开展了品牌示范区建设工作,“一区一品”格局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