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向沃森(中)介绍生物谷和国家基因库建设情况。
昨日上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身兼五国科学院士、被誉为“DNA之父”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在其89岁生日前一天到访大鹏新区考察生物谷和国家基因库建设。沃森在考察后表示,深圳国际生物谷可以复制美国冷泉港模式。
在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临时展馆沙盘前,沃森神情专注地听取大鹏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勇等人的介绍。随后,沃森向新区工作人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包括华大基因在生物谷核心区投资建设的规模,国家基因库的位置,以及滨海生态科学小城建成后的人口规模等等。
按照行程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四次提醒沃森该启程前往国家基因库参观,但沃森两手背在身后久久凝视着沙盘陷入沉思。他表示,生物谷的规划吸引了他,这里的面积是美国冷泉港的数倍。他正在思考冷泉港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与深圳生物谷的合作方式等。临行前,沃森提出希望得到一份生物谷核心区规划手册,带回去认真研究。
随后,沃森一行来到国家基因库,听取了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关于中国国家基因库的建设、运作情况和华大基因发展和研究成果等介绍,并对中国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表示赞赏。
考察结束时,展厅内想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工作人员送上了基因库为沃森定制的生日蛋糕,在大家的祝愿歌声中,沃森切下了一小块儿蛋糕放入口中。此前,工作人员做了一碗长寿面,为沃森提前过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日。
詹姆斯·沃森:与智慧城市共同引领“绿色淘金热”
“生命科学界的爱因斯坦”“DNA之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这无数光环背后的詹姆斯·沃森有着一颗永远不变的初心:独立思考。昨日,首次造访深圳的他发表了众多独立思考的见解,当下真正的黄金是能够带来健康生活的绿色科技和生命科学,深圳的成功在于不断发现新的“黄金”,引领一股“绿色淘金热”。沃森期待联合中美研发力量,在中国成立“沃森生命科学中心”,通过精准医学在中国研发出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
与智者交朋友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沃森的人生理念是什么呢?他多次提到了一个观点:“你要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我年轻的时候,只想看更多的书籍并跟聪明人打交道,因为你能学到很多”。
如今,我们的时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跨越空间的沟通成本在下降,却有更多人喜欢在某一个地区扎堆,例如硅谷,其原因是全球化和高技术使得人变聪明的回报增大。而与智者在一起,人们会变得更智慧。
“年轻人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突破传统思维,而不是一味地循规蹈矩。”沃森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最缺乏的是英雄式的人物,可以引领更多人去创新去改革,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都是这样敢于颠覆传统并创造全新商业理念的智者。
在剑桥大学,沃森遇到了很多智者,其中包括他的好搭档克里克,二人联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对我而言有着巨大的、正面的影响。”沃森说。
与智慧城市谈合作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淘金热,如今,真正的黄金其实是绿色科技,是生命科学。”沃森认为像电动汽车、生物制药这类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加清洁的环境和健康身体的事物,才是真正的黄金,而一座聪明的城市唯有领先于其他城市发现更多这样的绿色“黄金”,才能引领未来。
谈及深圳,沃森认为,深圳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吸引到很多智者,他们互相教育,互相聘用,让深圳在较短时间里成为一座智慧城市,高科技财富孵化效应在这里随处可见,这种人际网络有一种魔力,形成像“硅谷”一样社会资本集中和科技人才聚集的社区。
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沃森说,研究如何治愈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关注点。1953年,沃森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人们通过他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更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与传递途径,“生命的秘密”逐渐被揭开,“生命是个很复杂的有机体,实验中只有一个细胞的设计和合成。”沃森说,“对基因的加深了解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疾病、治愈疾病。”
近年来,深圳生物产业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的“深圳优势”充分显现。而沃森的愿景是联合中美两国的生命科技研发力量,在中国成立“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打造一个生命科技研发和转化中心,“希望能够在中国研发出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我们正在努力让癌症治疗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人们痛苦更少。”
DNA双螺旋结构:解开“生命之谜”
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男,1928年4月6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同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丹麦科学院、慕尼黑国际科学院等多个科学院院士。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包括中心法则),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破解“生命之谜”的大门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是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三大科学发现,是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层次。在沃森等人的推动下,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10多年里成功得以实施,人类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基因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