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云巴1号线列车每列为4节编组,采用自动化无人驾驶技术。
乘客在云巴内观赏风景。
“太方便了,出了地铁站,就能换乘云巴,全程到家不用担心交通拥堵。”昨日,坪山居民喜迎两大出行“大礼”——地铁16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坪山云巴1号线开门迎客。“轨道上的坪山”迎来了内畅外联的新时代。
作为深圳市第一条云巴,为坪山区居民的通勤和出行,带来了便利和幸福感,也将对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更为这座未来之城,增添了一道充满科技元素的绿色交道风景线。
“来坪山,造未来”。当天,作为云巴开通彩蛋,富含坪山元素的坪山云巴主题专列、特色站点也随之上线,让乘客收获了更多惊喜。外观印着鲜明标语以及涂装红、黄、绿、蓝的列车车厢,错落有致的颜色拼图,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现代艺术气息,吸引了众多乘客拍照留念。新能源车、芯片等坪山主导产业的卡通LOGO,在简明线条的映衬下,也成为了云巴列车的外观装饰元素,让众多选择坪山的创新创业者觉得格外亲切。
“为了彰显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魅力,云巴车辆由设计大师沃尔夫冈·艾格与全球顶级设计团队联袂设计,外观时尚,线条简洁流畅。”深圳市东部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龙伟海说,除了高颜值,云巴还具有高安全和高智能的特性,列车具有四重安全保障,以及采用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全球首创秒级道岔,高度集成的综合调度,智能信息化系统。同时,云巴还实现了低能耗和低噪音运行,列车采用胶轮行走,行驶时与汽车的噪音相当,把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了最低。
业内专家认为,云巴系统运量虽小,但正因为“小巧灵活”,非常适合于主线的接驳线,能很好地完善轨道交通网,在产业和住宅密集的地方部署,不仅能畅通城市“微循环”,还能支撑会展和旅游产业。
记者从列车运行线路图上看到,云巴1号线贯穿坪山核心区,区内已形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集群。线路全长8.506公里,共设坪山高铁站、文化聚落站、综合保税区站、自然博物馆西站、比亚迪北站等11座车站,串联起坪山多个产业、商业和文旅胜地,同时与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深大城际、龙大城际、厦深高铁、深汕高铁接驳,形成了地铁+城际+高铁+云巴有机互补,将全面提升坪山的城区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
“深圳首条云巴是城市在治理交通拥堵、实现大小运量有机结合的先行先试,不只是简单的产品或系统解决方案,而是代表了深圳与比亚迪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看法和探索。”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云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3000多件专利,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和自主可控,将引领公共交通以科技之美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打造未来城市“样板间”,为促进坪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深圳首条云巴开通 畅通城市“微循环”
昨日上午,深圳首条云巴——坪山云巴1号线通车仪式举行,该线路全长约8.5公里,设11座车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钢出席活动并宣布开通。
坪山云巴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坪山高铁站,终点为比亚迪北站,全程采用高架敷设方式,共设11座车站。列车采用4编组型式,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时,线路途经坪山多个工业园区与住宅片区,其中坪山高铁站、坪山中心站、龙背站可实现与地铁14号线、16号线换乘,将进一步满足辖区产业通勤以及居民便捷出行需求。
记者获悉,云巴车辆采用电力驱动,作为一种小运量轨道交通,不仅具有高智能化、低能耗、低噪音、高安全等特点,还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自动休眠唤醒、自动出库、自动折返换端等技术。云巴车站设置人脸识别自助票务处理机,采用“生物识别+无感支付”,支持电子乘车码、二维码纸质单程票、深圳通等多种检票方式,起步价4公里(含)2元,单程最高票价3元。
作为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坪山云巴1号线的开通,将有效促进沿线各片区间的空间联系,推动各片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高铁、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接驳效率,畅通城市“微循环”,优化坪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