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图片新闻

高交会:好事成双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11-15 12:2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昨天,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的布展人员正在精心布置展位。 

  今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抗击新冠疫情战犹酣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高交会,成为最引人瞩目的技术探照灯和产业风向标。

  “双舞台”首次亮相

  本届高交会办展采取“一展两馆多地”模式,同时启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这也是深圳办一场展会活动同时启用两大会展中心的一次尝试,让专业观众和市民观众共享这场集成果发布、产品展示、交易洽谈、论坛沙龙、投融资对接于一体的科技盛宴。

  自1999年高交会始办以来,从“出生”到“成长”,高交会见证了深圳乃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历程。今年,高交会更吸引了海内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5000家展商、逾8000个项目参展,为历届高交会展览面积最大的一次。

  “双展会”强劲启动

  高交会在疫情下寻新机,主动运用5G、超高清视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依靠互联网平台,举办线上展会,解决地域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困扰,通过“云会展”“云洽谈”开辟展览新境界,线上线下结合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高交会”。

  线下展会同样精彩。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置“专精特新”企业展、节水创新展、聚焦“20+8”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布局规划,全面凸显“中国硅谷”的创新实力和国际视野,带领参观者与未来的美好生活相遇。

  自疫情暴发以来,整个会展行业都受到严重影响,大型线下展会活动频频被打乱,高交会却从未缺席过每年年底这场与深圳的郑重约定。在此次“双展会”上,我们将看到“元宇宙”概念塑造的新办展方式,也见证高交会为疫情之下的世界经济振兴注入动力和信心。

  “双声道”融通全球

  高交会吸引了国内众多的参展商,也吸引了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匈牙利、日本、韩国、波兰、俄罗斯、拉脱维亚、瑞士、英国、美国、巴西等外国团组参展。德国巴伐利亚州展团自首届高交会以来从未缺席,已连续20多年组团参展,该展团负责人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德国与中国的合作正在加快取得实效,而高交会就是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的最佳平台。”与高交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还有俄罗斯教育科技部,此次将组织俄罗斯本土企业参展亮相。

  探索创新路径,深化国际合作,共赢科技未来。国际“老粉丝”如约而至,“新粉丝”纷至沓来。全球优势产业科技公司集中亮相,跨越全球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正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然选择。顶尖科技汇聚,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了澎湃动力,更彰显了中国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全球科技创新的合作之门越开越大。

  “双平台”烛照未来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高精尖科技盛会,一批体现“硬实力”的高科技产品,令高交会成为洞察市场新需求、行业发展新趋势的绝佳窗口。而今年高交会同期举行的2022西丽湖论坛等高品质专业论坛会议,集聚全球高端智力、碰撞思想火花,则彰显高交会的“软实力”。

  以科技丈量世界,以创新拥抱未来。高交会以展带会,以会促展,展会务实,论坛务虚,虚实结合,生动折射出了我国不断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更必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高交会出发,我们看到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探索。

转存图片

科技盛宴抢“鲜”看 智慧产品“炫”花眼

  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第24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如期而至。昨天,记者走进会展中心,提前“探营”,抢“鲜”体验VR、自动驾驶、无人机以及“会说话、能思考”的机器人等炫酷“黑科技”,感受这场“科技盛宴”带来的创新动力。

  酷炫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无人驾驶、元宇宙、智能穿戴、数字运动、工业机器人……作为高交会的“重头戏”——会展中心1号馆信息技术与产品展(简称IT展)是高交会规模最大的专业产品展,更是每年必逛展馆。

  走进馆内,记者立刻被各种技术、智慧产品“炫”花了眼,华为、大族激光、科大讯飞、平安科技、汉王、迈瑞医疗等企业携行业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人气产品亮相,其中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

  在1号馆人工智能展区,深圳科技企业音科思展出的一款智能辅听耳机引起记者注意。“通过音科思自研APP,在家里就可以完成精准测听,测听结果同步到耳机后,可以根据缺失的声音频段来生成不同的声音补充方案。” 正忙着最后确认布展细节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边演示便介绍,“该耳机嵌入了音科思自研专利仿脑听觉核心算法和智慧音频分离技术,可以模拟人脑对所听到声音的自然处理机制,配合智能语音处理算法,可实现复杂环境的智能降噪和更清晰的聆听沟通体验。”

  当前,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产品走在科技潮流前端,酷炫的新产品不仅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还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健康生活体验。本届高交会,云鲸智能展出最新一代产品——“会思考”的扫拖一体机器人。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自研的“污水识别系统”使得机器人能感知洗拖布后的污水成分,从而判断“拖布有多脏”“地面有多脏”,再作出“拖布洗多久”“要不要再拖一次”等决策,实现面向不同区域的自适应清洁。

  记者注意到,被誉为国际IT行业和技术“风向标”的高交会IT展,今年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生活四大亮点主题展区,集中重点展示芯片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元宇宙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信息安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技术与产品。

  低碳环保成为重要关键词

  如何通过环保节能理念、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到2号馆环保与能源展看看,也许能找到满意答案。

  记者在2号馆看到,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展团展示的深圳污染防治攻坚战所取得的成果及其配套技术、设备,成为高交会的靓丽风景线之一,这里还聚集了中电建、清研环境、广汇源等多家环保领域内代表企业,带来各自的人气产品和治污技术。

  对一直关注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的参观者来说,2号馆的建筑科技创新展可以一次看个够。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包括国内外装配式技术、近零能耗建筑、智慧建造、绿色施工、绿建规划设计、绿色建材、绿色运营等在内的建筑科创企业,充分展示近年来其创新研发的最新技术与产品应用实例。

  记者注意到,建筑科技创新展区内的“绿色之家”很吸睛,通过集成绿色建筑先进技术与产品,模拟绿色建筑实景,向观众直观展示绿色建筑中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引导老百姓感知绿色生活理念,了解绿色建筑价值。

  绿色环保成为本届高交会的关键词。2号馆的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为今年首次设立,着重展示了我国当前节水产品、公共管网漏损控制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交流各领域、各场景下的最佳节水实践。

宝安展区: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摩拳擦掌”

  第24届高交会将于11月15日-19日在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设福田展区、宝安展区两大展区和多个分会场。昨日,记者在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宝安展区看到,各参展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高交会这个重要的科创舞台上,展现企业的科技“硬核实力”。

  本届高交会,宝安展区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引入了大量的合作资源,围绕宝安区“20+8”产业布局设置了技术性强、专业面广的展会内容。“宝安展区主要是专业型企业,这里有11个专业展,包含电子科技类、环保类、能源类、物联网类等,全面展示绿色低碳、新能源、智慧网联、数字经济、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了高交会对相关产业单位的品牌号召力和对科创领域专业观众的吸引力。”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果服务部部长熊欣介绍说。

  据了解,宝安展区将以约3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超大规模惊艳亮相,参展企业约3000家,其中央企、500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外资和行业龙头企业合计达1370家。参展企业在展会现场将带来630项科研产品和170项首发技术。此外,宝安展区展会共设9个产业细分领域专题展区和1场综合性高规格论坛。

科研产业展:前沿技术探照未来“脑洞大开”

  前沿技术探照未来,在高交会就能看到未来生活的样子。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一滴血测衰老、神经调控让大脑更强更聪明……本届高交会,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称“SIAT”)携超250个项目以“为发展而谋,科研产业一体化推进”为主题亮相深圳会展中心4号馆。

  作为高交会的“老面孔”,SIAT本次共有超250个项目、超600人参展。展示项目以“20+8”产业创新成果为重点,涵盖合成生物、脑科学、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机器人、大数据、生物医药、碳中和、新一代信息集群、“率先杯”九大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产业协同生态等一体化展示,以五个“精”为亮点,为实现绿色中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智慧中国、智造中国贡献“先进”方案。

  在4号馆,你可以看到人脑功能强化的新技术。深圳先进院蔚鹏飞团队基于神经调控干预技术,研发可穿戴的脑功能强化系统,目标是提升人脑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并且能够改善负面情绪。

  对科学家而言,二氧化碳也能变废为宝。4号馆内,深圳先进院团队将展示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化学品或粮食进行再循环,催生出独立于传统石油化工产业的碳循环经济圈的最新成果。

  一滴血能够测衰老指标。深圳先进院团队将展示世界首台便携式NAD+检测仪,用户只需自取一滴血液,就能测出血液中人体“衰老指标”NAD+的含量。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