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图片新闻

渔船归港避台风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8-25 11:3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汕特别合作区传达贯彻省、市防御台风“马鞍”会议精神,抓实抓细各项防御准备措施,确保“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图为鲘门渔港,大大小小的渔船有序进港避风。

转存图片

今日我市将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台了解到,台风“马鞍”(强热带风暴级)24日16时中心位于深圳东南3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预计未来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加强,可能于25日凌晨到中午在台山到吴川登陆,25日凌晨从我市西南方150-250公里的海面掠过。深圳市气象台于24日12时将全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

  气象专家表示,“马鞍”具有结构不对称、移动速度快、风雨分布不均的特点,对我市的影响以大风为主。24日夜间风力逐渐加大,25日全市平均风加大至7-9级,阵风陆地9-10级、沿海10-11级、海区和高地可达12级。26日白天风雨趋于减弱。24日夜间降雨渐趋频密,25日有暴雨局部大暴雨,主要降雨时段在24日夜间至25日白天,主要落区在东部地区及南部沿海。

  深圳市气象台提醒,25日至26日累积雨量大,城市内涝和道路积水风险高,市民应尽快远离河道、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尽量在室内暂避,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作业,绕开积水路段,注意出行安全。

“马鞍”马不停蹄 深圳防御台风

  受台风“马鞍”登陆广东影响,深圳迎来强风雨天气。记者从深圳市三防办获悉,昨日,我市已将全市防台风应急响应升至Ⅲ级,全市三防部门及各相关单位积极准备,抵御台风。

  此次台风“马鞍”登陆地点离深圳近,对我市影响较大,按照省委省政府、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圳市三防指挥部提前部署,组织各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抓紧抓实台风防御各项工作。连日来,市三防指挥部连续召开多次台风防御视频调度会积极部署,同时以“四不两直”方式检查南山、前海、宝安等区防台风工作落实情况,压紧压实一线三防工作责任。市三防办24日起,派出5个督导检查组,赴全市各区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风措施落实情况,强化重要部位巡查排查。

  记者从全市各区、各相关单位采访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从23日起,即开始按照市三防指挥部要求,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和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要求,积极开展防御工作,24小时值守,排查隐患,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截至发稿前,全市各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累计出动5万多人次对2166个在建工地、6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8宗重点防护水库、362条河道险工险段、65925个广告牌、939栋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检查。截至发稿前,全市风情雨情平稳,暂未收到灾情险情报告,城市整体运行平稳。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深圳最强降雨时段为25日,市三防办提醒全体市民加强台风防御准备,雨时注意远离河道、低洼易积水等危险区域,尽量在室内暂避,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作业;绕开积水路段,注意出行安全;妥善安放阳台、窗台以及室外的物品,避免高坠。此外,我市室内避难场所目前已全部开放,台风期间,市民如有需要,可前往就近室内应急避难场所避险,场所位置可通过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进行即时查询。

深圳电网1360人次拉网式排查隐患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

  8月23日9时40分,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启动防风防汛台风IV级应急响应,并于24日9时升级至Ⅲ级响应。目前,该局已累计组织1360人次对所辖电力设备设施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并对涉港涉核等重要站点及易涝站点等28个厂站开展专业巡视,电力设备均运行正常,未出现重大电力设备设施隐患。

  在电网运行方面,该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按照重要用户应急预案及时进行运行方式调整,累计取消或推迟停电计划154项,尽最大努力保持深圳电网全接线运行。在应急队伍和资源方面,该局已组织各级指挥中心保持联通状态,各级值班人员全部就位开展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19支共计2000余人的应急队伍、31台应急发电车以及配电变压器、电缆等各类应急抢修物资严阵以待,全面做好出动准备。在客户服务方面,应急响应期间该局持续密切关注电网运行、用户电力供应情况,95598客服热线24小时全天候响应客户需求,重点保障应急指挥机构、疫情防控重要场所、居民用户等的电力供应。

深圳水务重点排查水库河道等典型地点

  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全市水务系统积极应对、严阵以待,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确保度汛安全。

  8月23日,深圳市水务局举办全市水务系统防汛防台演练,全市各区(新区)水务局,市水务局局属各水管单位、各流域管理中心以及市水务集团、各区排水公司全数参与,选取大中型水库溢洪道闸室附近、河道管理范围内等典型地点,检验防汛防台准备和防御能力。

  8月24日上午,为防御台风“马鞍”,观澜河流域管理中心组织管养单位兵分两队,对前段时间发现的9个隐患点实行逐一排查,落实防汛工作的“七个到位”,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8月23日至24日,光明区组织全覆盖检查辖区河道、水库及水务设施台风安全防御情况,重点检查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落实情况、大凼水改迁入茅洲河河口段施工现场等重要点位风险防范情况,以及大凼水库泄洪通道等防洪排涝设施安全运行情况。

南山区1500余名抢险人员保持应急状态

  昨天中午,南山区升级为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全区各部门严阵以待,采取各项防风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两日来,南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按照“三个联系”工作机制带队下沉一线检查防台风重点风险隐患部位,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南山区严格落实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的工作要求,自22日起组织各级各类三防责任人开展在建工地、临时板房、危险边坡、老旧危房、地质灾害隐患点、倾斜树木、广告牌、高空阳台风险隐患排查,紧盯各类风险隐患。

  及时开展人员转移,南山要求各街道、各部门及时转移危险区域、老旧危房及户外施工人员,协调开放全区中小学、文体场馆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启动联合值守机制,南山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岗在位,南山区三防指挥部领导在区管理服务中心坐镇指挥,主要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联合值守,各街道分管领导在街道指挥中心联合值守。

  同时,全区6万余件防汛防台物资准备就绪,90支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共计1500余名抢险人员保持应急状态,海事部门13艘应急拖轮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处置海上突发险情。

深圳地铁24小时值守 配备应急物资


地铁站务员对车站内的防洪器材进行检查。

  记者昨日从深圳地铁集团采访了解到,深圳地铁连日来从运营站点、车辆检修等多个方面提前做好防风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市民乘车安全和轨道交通运营生产安全。

  24日中午,记者在深圳湾公园地铁站采访看到,为防止雨水从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或者车辆段停车场涌入车站或隧道,地铁站里配置了防汛沙袋、防水阻燃布、防滑垫、大扫帚、抢险水泵、发电机等防汛物资,用于即时防洪堵漏。该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站里已经按照应急响应级别,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对相关防汛安全重点部位和项目开展了全面排查,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和风险点。

  深圳地铁运营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深圳地铁已经第一时间启动台风应急防御专项工作,包括全面检测车站、区间、场段等场所的排水系统功能,确保设备正常、排水正常;核查各类应急物资数量及状态,确保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各专业应急抢险队核查应急抢险车辆、抢险物资状态。

南澳办事处加固60余个浮桶8个锚地


南澳办事处积极做好台风应急处置工作。 

  昨日,南澳办事处各社区“第一书记”及其他处级干部下沉一线巡查风险隐患、指导防灾物资准备和应急避难场所布置工作;南澳三防各成员单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排查水库、河道、海堤、管网、水闸、沙滩等,全力组织海陆各片区台风防御工作。

  为做好海上防御工作,南澳迅速组织船舶回港避风、人员上岸避险。当前,辖区包含渔船在内的873艘各类海上船舶已全部完成吊装上岸和回港避险安置工作,作业人员也已上岸避险。同时,为防止台风对海防设施的损害,南澳在畲吓湾、东山湾海防围合点,共出动5艘快艇对围合点浮筒进行加固,累计加固60余个浮桶及8个锚地。且所有景区沙滩、登山口也已关闭,并发布通告请游客切勿前往,尽快远离海岸线。

  在应急救援和群众避险方面,南澳辖区内的9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均已开放,并紧急补充和储备一批毛毯、棉被等保暖物资。同时,应急部门对各类防汛器材、物资和相关装备进行全面清查和技术维修,确保关键时刻“上得去、救得下、保得住”。

深圳海警局遇海上突发险情拨打95110

  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预计今晚至明日靠近广东中西部沿岸,根据此次台风特点,深圳海警局及时启动防台应急预案,加强部署,全力抵御“马鞍”侵袭。

  8月22日至24日间,深圳海警局警力下沉,深入辖区港岙口、码头、渔船排等地,着重加强在“深中通道”等来往船只密集处的巡逻防控。

  该局表示,将持续关注台风动态信息,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最大限度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圳海警局提醒广大群众朋友,如在海上遇到突发险情,请及时拨打95110海上报警电话。

深圳气象局监测暴雨发布预警信息

  目前,深圳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早在23日下午,福田区香梅路一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在微信群里向业主发布了防范台风“马鞍”的信息,提醒业主在台风期间居家或外出的相关注意事项。该中心的服务主管王先生表示,能够发出提前防范短信给业主,关键还在于气象部门及时面向公众发出的台风预警预报服务信息。

  据统计,截至24日16时,深圳市气象局共发布气象信息快报3期,暴雨监测专报7期,向市三防指挥部、市区各级防灾责任部门、防灾责任人发布信息共56条,1小时1次在决策群滚动发布台风动态和实况,该消息同步更新公众服务信息,全市2万多块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显示台风最新定位和预报信息,每十分钟一次将最新预警预报信息走电视字幕一次。

南海东部油田开启“台风作业”模式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组织员工有序撤离海上作业平台。

  为应对台风“马鞍”来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应对,目前已动员直升机230架次,撤离全部海上设施4100余名员工。南海东部恩平油田开启远程无人化生产控制模式。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迅速启动台风应急响应,向各作业单位以及联防联控单位发出防台预警,严控海上作业人数,暂停吊装、舷外等重大高风险作业,做好设备绑扎固定、密封包裹等防风防雨准备工作。在深圳中海油大厦生产指挥中心,公司领导带班指挥,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机制,实时跟踪台风动态,统筹部署工作。在南海东部恩平油田,技术团队模拟台风期间生产运行状况,对阀门控制、仪表信号传输等多方面进行调试。目前,恩平油田海上人员已经全部撤离,海上生产系统全面切换至台风控制模式。

多处建筑工地有序撤离施工人员

  我市建筑工地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记者昨天现场采访获悉,自昨日下午开始,全市建筑工地全面停工,组织施工人员有序撤离并进行妥善安置。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中建五局华富村棚改项目工地看到,工地现场已经停工,项目部正组织施工人员撤离。项目部副经理王楷介绍说,在防台风措施上,项目部分别从人员、材料、设备等三方面进行应急管理,从严从实确保生命安全和现场安全,坚决执行人员应转尽转。

  中建二局华南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各项目迅速响应防台部署,全面开启台风防御工作。各项目立即停止一切施工作业。记者获悉,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启用5辆大巴车接送人员转移,项目780余人全部转移到盐田区政府指定防台风避难点。

深圳海事局 海上客货运码头停止作业

  截至24日14时,深圳海事局共提醒辖区1630艘船舶落实防台措施,组织投入防台值班力量140人次,开展现场巡查195人次,出动车辆37辆次,出动船艇25艘次,巡航时间110小时,巡航里程500海里,核查船舶275艘次。累计发送各类预警信息6000余条。

  另外记者了解到,全市所有海上客货运码头已停止作业,做好了各项防台风措施。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在24日上午11点59分停止所有闸口交提柜服务,并提醒司机不要在闸口外道路排队等候。

安全提示

  1.路上遇到狂风时,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周边情况。刮狂风时,路边的树枝、车辆,都可能是危险来源。如果感觉控制不住车辆,立即找安全地方停车。

  2.高速行驶雨势变大时,合理地利用灯光,有效保证自己的车被其他车辆看到。雨天在高速上行驶,勿滥用双闪灯。

  3.行车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4.行车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5.行车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6.路遇积水路段,如积水超过轮胎的一半,便不要再冒险涉水,以免发生机械事故。如水不深,先停下来,观察其他涉水车辆是否通行顺畅,来判断地面是否有深坑或障碍物。涉水时,注意与前后车辆拉开距离。涉水后不要立即快速行驶,避免刹车片溅水后刹车不灵。

  7.台风期间,汽车最好停放在室内停车场。如必须停在路边,则不要贴近露天广告牌和外墙挂有不稳定杂物的楼房旁。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