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潮彩瓷器、满绣等非遗艺术,在襟江酒家听上几首韵味十足的粤曲,到“红色记忆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去年今日,活化修缮后的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开放迎客。
拥有近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被学者定位为“粤东首郡、港澳源头”,是深圳的“城市原点”。一年来,在南山区现代城市更新治理新路径的探索下,南头古城延续历史文脉,推进文化业态、展览、活动、居住升级等综合提升,焕发了新生的活力。据统计,一年来,南头古城每月平均到访人数约50万人次。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1周年的日子,也是南头古城焕新一周年的日子。南头古城作为深港历史之根、文化之源,肩负着打造鹏城魅力文化名片的使命。消息报记者日前来到古城实地探访,感受这一正在崛起的湾区文化新地标的魅力。
业态升级 融合传统和现代的特色文化街区
在位于深南大道边的古城南门广场,记者看到不少游人、市民在这里休憩。进入城门,修旧如旧的砖瓦、房檐与充满设计感的公共街区、展览空间交相辉映,市井气息与文化艺术、自然景致融为一体。
一年来,南头古城南北街、东西街相继完成改造并开放,成为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一个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的特色文化街区。
“以前来店铺的顾客基本都是居住在古城里的人,顾客群体相对单一,现在多数都是看着媒体的宣传报道慕名而来打卡的市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始于1995年的九街糖水店老板林海平说,南头古城焕新一周年之际,店铺推出了“古城生日快乐”纪念甜品,表达自己作为南头人的一份心意,“能够坚持初心,为街坊带来始终如一的古早味道,得益于南头古城这张深圳文化名片。”
记者看到,零售业态上,南头古城目前有40余家特色门店,其中不乏多家经营模式新颖的商业门店。餐饮业态也相比开街之初丰富了不少,实现了粤港澳经典老字号及传统特色餐饮品牌、新式人气品牌的“绝妙搭配”;在人文生活居所方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主导的“窄”酒店、“嘿哟音乐”首家线下实验基地“超级黑胶工厂” 等,营造出浓郁的文艺休闲格调。“古城非常有生活气息。”来自香港的青年创业代表庄淑玲告诉记者,古城的居民与外来的游客和谐相处共融。
蝶变重生后的古城也赢得了业内的肯定:今年4月,在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上,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项目获得“2020年度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典范”殊荣。 “古”与“今”的别样交融,正在书写着古城多彩的“现在进行时”。
创意不断 为丰厚历史底蕴增添更多色彩
南头古城焕新一年来,丰富的公共文化创意活动不间断,为其历史底蕴增添更多色彩。同时,古城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形成了红色文化品牌。
南头古城积极引入国内外一线文化展览、创意活动,与市民游客一起创造珍贵的城市记忆。2020南山戏剧节、艺穗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都在古城设置分会场。戏剧节期间,来自全国16个剧团的艺术家在古城献上71场精彩的户外演出;艺穗节期间,古城会场上演一场场艺术狂欢,17组艺术家、团队带来20个精彩节目。此外,读书月期间,南山多项重点阅读活动、全民阅读立体推广活动在古城举行,增添了文化艺术气息。
南头街道还深挖古城红色文化品牌内涵,设立了“红色记忆馆”“奋斗馆”,进一步涵养了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南头街道积极运用郑氏宗祠、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南山博物馆等红色资源,开展古城特色教育,实施南头城社区名村志文化工程,通过修编史志的形式来铭记过去、展望未来,为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更翔实的资料;开展第二届“古城杯”欢乐跑红色教育基地打卡活动,让党员干部实地感受古城发展的沧桑巨变;以“红色古城”为主题打造古城文化IP,制作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南头文创宣传品。另一方面,古城充分发挥作为南山区乃至深圳市党史学习“主阵地”的功能,建设了“红色记忆馆”“奋斗馆”,成为主题党日活动网红“打卡地”。此外,南头古城发挥了香港南头同乡会的纽带作用,加强了深港澳青年日常交流互动。
历史保护 古韵赋新声赓续文脉
作为粤港澳历史源头之一,改造之初,南头古城就力求尊重历史文脉,在历史古迹保护修复、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对古城进行活力更新。
走在古城街区,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东莞会馆、新安县衙、关帝庙、报德祠、信国公文氏祠等历史和文物建筑得到保护修缮和经营维护,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文士华宅、南头古城博物馆等推出多个常设展览;此外,古城还创新性将历史文化策展与科技艺术相融合,推出南头1820数字展厅、万化同源展馆等多个沉浸式数字展览,重现古城千年文化光辉。因此,市民游客对南头古城、深圳城市历史、深港文化认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市民向记者表示,“走进改造后的南头古城,感觉时间慢了下来,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旧时光的痕迹,也让我们引以为傲。”
这一年,南头古城斩获诸多殊荣。城市更新方面,获得由中国城市更新论坛颁发的“2020城市更新十大经典记忆奖”;古建筑保护方面,获得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不仅有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全国知名旅游门户网站上,“南头古城”关键词更是以黑马之势闯入深圳历史“深度游”排行前列,成为深圳一张古韵十足的活力名片。
未来再出发 打造智慧化生态古城
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南头古城改造工作,未来将走向何方?对此,万科南头古城项目负责人黄楠表示,古城的发展方向是多元、潮流化的,是“古中有新”的。“未来,古城将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古城,是一个聚集文化创意、潮流业态的古城,其不仅有历史,更有未来。” 南头古城的未来发展,将进行多元探索、多元共生,打造创意街区,让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人来到古城,都能爱上这里。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里,南山区相关单位就开始部署运用科技手段,围绕“民生需求+景区建设+文旅提升+服务提升”,启动“南头古城5G智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采用5G/VR/AI/WIFI6等新型技术,打造沉浸式、再现式、互动式数字化新体验,建设“文化+旅游+商业+社区”新业态,开展智慧化古城生态建设。未来,南头古城还将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为突破口,创造属于古城的发展新机遇。
南山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继续披荆斩棘、埋头苦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熔炼“古城精神”;在新征程上先行示范,探索一条现代城市更新治理的新路径,力争将南头古城打造成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岭南文化展示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港文化交流中心和创意设计街区”,为深圳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