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卫计委正式发布2014年全市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福田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4家参评医院,全部获评医疗质量A级单位。这是继2013年福田区全部区属参评医院获评A级后,福田卫计系统再获殊荣。2014年福田区卫计局严格把控医疗服务质量,培育重点学科,合作办医提水平,强化科研促发展,并成功运作医联体有效缓解看病难,让辖区居民享受到中心城区高水平医疗服务。
抓制度保质量
福田医疗质量全市第一
2月4日,深圳市卫计委正式发布2014年度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全市共有116家医院参评,33家医院被评为A级。此次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中,全市 25家获评A级区属医院中福田区占4席,4家参评区属医院以85分以上的得分,高质量获评A级单位。同时,这也是福田在全市十区连续两年创下的纪录,无论 A级入围比率还是绝对数量,在全市各区均名列第一。
2014年是福田区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的一年,福田区卫计局严格落实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局-院-科”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制定出《2014年度福田卫生计生系统工作白皮书》,从行政绩效、业务绩效和经济绩效三大方面,将质量提升落到实处。定期组织召开医政工作专题研讨、局领导带队现场督导、年终全面质量评估等形式,加强质量管理督导,多管齐下。区卫计局在全市率先成立10个区级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充分发挥各质控中心的专家质控功能,开展院际专业督导等方式促进不同医院、相同专科之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优质化,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学科协同发展。
福田区卫计局高度重视医学重点学科培育扶持,2014年修订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确定了第三轮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其中重点专科13个(含市级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2个。对各重点学科及其依托单位,每年拨付1500万元的建设经费予以扶持,带动了全系统医学学科整体水平上新台阶。其中,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深圳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等,更是发挥了学科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合作办医提水平
医联体缓解看病难
紧抓医疗质量同时,福田区卫计局大力支持区属医院提升医疗水平,鼓励百花齐放,通过合作办医取长补短、强化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2014年,区卫计局合计向区属五家医院拨付植入式合作办医经费共1150万元。区人民医院在深化与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合作的基础上,寻求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开展植入式合作,强化人才储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区中医院与成功创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引进各地名中医打造“福田名中医馆”成效显著;区妇幼保健院与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合作取得新成效。在区卫计局鼓励下,各医疗单位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2014年累计申报各级项目共计391项,全区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5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6项、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71项。
应对看病难问题,区卫计局积极推进区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抱团运作和协同发展。医联体由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2014年8月起正式运作。
首批纳入区属公立医院及其社康中心,随后逐步扩充成员单位,计划将涵盖辖区社会办医疗机构。福田医联体的成功运作,有效缓解辖区居民看病难问题,初步建成无缝对接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区属医疗资源的整体共享。通过医联体预约的病人均能享受牵头医院的绿色服务通道,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实现了在社康、基层医院就能预约高水平专家,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