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心用情用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推进湾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高质量融合发展,在今年暑假,盐田区妇联积极发挥“联”字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协同各方力量,扎实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年盐田区暑期儿童关爱服务。
服务聚集儿童思想引领、安全守护、研学议事及家庭教育等主题,累计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暑期儿童关爱服务230场次,辖区受益儿童万余人次。
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
“做义工很有意义,比在家窝着玩手机要强,能和同学一起帮助有需要的弟弟妹妹,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我们感到很开心……”义工小鹏在志愿服务实践营后这样分享。“童在盐田 义路童行”志愿服务实践营作为暑期关爱服务之一,累计参与义工91人次。
“透过电影《建军大业》,看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悲壮场面。刻骨铭心历史画面,告诉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担起少年责任……”今年10岁的晓帅在“童心向党 赓续传统”红色经典电影观赏营中说,每逢暑期,盐田区妇女儿童之家成为自己学习成长好去处,目前已经看完了《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影片,用“光影”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
“我家2岁的小孙女改变很大,学了国学、节气、生肖等传统知识,更礼貌了,也不怕生了,敢去认识其他小朋友,比外面花四五万的早教机构课程收获还要大。”在国学早期教育课结束后,依辰的奶奶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分享说,现在孩子比较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希望接下来“优优宝宝”空间有更多“传承好经典 弘扬好家风”活动,让更多家庭受益。
沉浸式体验,筑牢安全防线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包含六大保护分别……”“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呢?”作为市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盐田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又迎来了一批批儿童参观学习。在这里学习“约法三章”“法当有常”古代法治故事,援法断罪、罚当其罪平等观念,学习反邪教知识,思考如何反校园欺凌,在沉浸互动式中,“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根植遵纪守法、文明向善“安全种子”。
“不要吸毒,这会让皮肤腐烂、传染艾滋病,家破人亡,孩子也会有童年心理阴影。”饶珺雯在参访盐田区禁毒宣传教育基地时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年,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很有必要,为了健康,我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炎炎夏季,游泳是儿童避暑玩耍主要方式,而防范溺水则是重中之重。今年暑期,盐田区妇联组织20户深港家庭在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水上大队盐田站体验学习。在“蓝朋友”带领下,进行试穿消防服、试射消防枪、观摩水上救援等项目,还学习了“戏水安全自救”“发现溺水如何救人”等实用方法。
“网络世界大冒险,安全第一不掉队”。当前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现象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引导儿童文明上网,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为此,盐田区妇联协同区委网信办组织“新时代好少年”、来深建设者子女,开展暑期的儿童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开设辨识网络安全病毒、防范电信诈骗等课程,并商量拟定合理使用手机契约。
要确保生命的安全,儿童还需全面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以及掌握应急技巧。
在福田区香蜜湖社区安全教育中心,儿童“如饥似渴”学习居家消防、交通旅游、防震减灾、应急逃生等知识技能,这极大开拓了儿童安全视野。
此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性教育不可缺失,而且显得越发的重要。辖区20名深港儿童在盐田区妇女儿童之家,通过“课程学习+游戏互动”形式,逐步正确认识身体隐私部位、懂得预防性侵害及遭遇性侵害如何做,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防护能力。
研学+议事,赋能儿童参与
“我志愿加入盐田区儿童议事会,积极关注公共事务和基层治理发展……认真履行职责,代表广大儿童,积极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为实现湾区高质量发展与儿童友好双向奔赴而努力。”在“童眼看湾区 守护伴成长”2023盐田区暑期儿童研学营上,成立以“9名儿童议事员+2名成人支助者+2名专业顾问”为主体的盐田区儿童议事会。
据悉,本次研学营共11节,聚焦暑期儿童安全,运用“研学+议事”沉浸式模式,通过“寓教于乐”研学课程,开展儿童参与、议事讨论、户外调研等技能培训,赋能儿童参与,引发对湾区安全的观察与思考。在结营仪式上,儿童议事员透过“一米高度”,先后作了《童声童议:商场公共安全无小事》、《童言童语:社区消防通道不容“添堵”》议事成果分享。
“我喜欢研学营互助氛围,收获满满‘圳’能量,尤其是学会了运用议事技巧参与公共事务。”作为“优秀营员”代表的朱依涵分享道。通过本次活动,积极倾听儿童声音,联动多方力量,探索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基层治理可行方式,为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儿童智慧。
强化家教指导,科学护苗成长
暑期是亲子游玩欢乐高峰期,也是亲子冲突易发期。盐田区妇联作为承担家庭教育日常事务主体之一,创新工作举措,首次成功申报2023年盐田区“民生微实事”区示范项目。积极指导19个社区家长学校,先后发布提升服务清单,培育一支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通过开展“家长寻计”沙龙、家庭教育巡回课堂等20余场次服务,将政策法规、文明家风、家庭赋能等服务融入社区,为广大家长“充电赋能”,引导家长依法带娃。
此外,还开展了“童心筑梦 共育新人”心理健康家教营、“科学育儿 幸福家庭”妈宝公益课堂等服务活动,引导家长科学带娃,切实构建“推门可见、服务可感”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
据介绍,今年暑期,在沙头角街道实施的“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项目,聚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辅导,“线上督导+线下介入”危机干预等服务,已累计接案40宗,其中有80%以上个案问题都涉及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培育一支“妇联执委+心理咨询师+社工+最美家庭”巾帼服务队,提供心理沙龙、义诊测评、团体督导活动6场次。
区妇联将继续延伸工作触角,推动妇女儿童家庭事业与盐田高质量发展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