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下午,在宝安区招商大会新桥东专场活动上,包括海克斯康、江苏鱼跃医疗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31家优质企业成功签约,大批优质企业落户新桥东,总投资超370亿元。作为深圳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投资550亿元,3年内将释放产业空间228万平方米,未来可带动周边9.6平方公里制造业片区滚动提升。
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球馆,宝安企业洲明科技两块LED计分屏向球场观众传递精彩比赛画面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宝安制造”的创新实力。
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促发展。2022年以来,宝安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引擎。
培育创新主体 增强发展动能
新安街道甲岸科技园内,专注于半导体封测设备和精密微电子设备的深圳市德沃先进自动化有限公司(下称“德沃”)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打破进口设备垄断,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宝安3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德沃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有7000多家。这个数量约占深圳市总量的1/3,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区级第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1.6倍,是粤港澳大湾区的15倍。
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庞大基数中,宝安还孕育出1168家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数量全国区县第一;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0家,数量全省区县第一;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4家,数量深圳第一。
这里面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影石Insta360,去年9月作为唯一一家深圳企业代表亮相全国双创周。该公司创办于2015年,主要从事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目前,已经推出了十几款全景相机产品,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位列行业第一,打破了国外影像巨头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
得益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优势,宝安也被外界冠以国高企业“第一区”、专精特新“第一区”的美誉。一些国高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发展更显“第一”的韧性,如国高企业古瑞瓦特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大逆变器厂商,正在冲刺港交所IPO;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乾行达的铝蜂窝材料用在了复兴号列车和20多颗卫星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鼎阳科技是全球极少数可同时研发生产四大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主力产品的企业,产品应用于通信、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去年,位于宝安汇智研发中心的“专精特新总部基地”揭牌。包括深圳市中冀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28个优质单位签约入驻,扎根宝安发展。该总部基地也成为深圳首个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产业特色的总部群落。
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持续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为宝安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2022年,宝安建立5652家国高企业培育库和7000家中小企业培育库,“双库联动”推动国高企业认定通过率全市第一,实现国高企业总数突破7000家,连续六年保持全国县区第一。全区11家单位获10项省科技进步奖,占全市1/5。
建强平台载体 激发创新活力
中科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是宝安首家应用型基础研究机构,自2019年落地以来,该院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捷报频传。去年,该院与企业合作、共同孵化的“半导体封装热界面材料项目”取得了新突破,产品性能达到预定指标,工艺参数基本稳定,未来将正式量产。据悉,该产品是解决芯片散热问题的关键,此种材料被海外公司垄断长达20多年。
这是宝安区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宝安区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出实招、破藩篱,整合配置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推动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发展不断推进。
2022年11月15日,在第二十四届高交会上,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牵手”两个重量级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就概念验证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宝安与高校院所在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基地、投资孵化方面深度融合。
2022年12月21日,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深圳湾区中小企业国际创新交流中心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深圳宝安-北理工集成电路与电子创新发展中心,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工作,赋能宝安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个签约,足以证明宝安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高质量创新平台的决心。除此之外,宝安还依据自身实际与发展现状,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实验室经济”,重点推动企业以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共建的模式,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创新平台,让技术走出实验室再造企业生产力、转出产业化动能,形成了“6个90%”的创新特点: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如: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携手飞扬集团专注新材料领域,实现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
当前,宝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机构覆盖率达68%。建成各类企业创新平台540个,其中市级以上平台数达380个,推动80家重点企业纳入创新平台培育库,开展市科技攻关项目53项,总数全市第二。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16.54亿元,同比增长16.8%,总量全市第三,增速全市第二,R&D强度达4.9%。
做强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去年6月,深圳正式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宝安重点布局了“17+2”产业集群,出台了发展壮大战新产业集群方案,将重点打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6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方阵。
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宝安产业集群发展便传来好消息。2022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公示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国共有100个产业集群上榜,深圳市2个,宝安区锂电池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为其中之一。
当前,宝安区产值或营业收入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5个,其中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2个集群产值达2000亿元,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安全节能环保3个集群产值过千亿元。500亿元级产业集群2个,分别为: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
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可从中一窥宝安如何落实产业集群发展部署。一方面,宝安以培育“17+2”现代产业集群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构建“4+N”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园区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平台的带动作用,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赋能、“双轮驱动”新格局。到2025年,宝安将力争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超1万亿元的“小目标”。另一方面,宝安重点推动全市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业主方、委托运营方、产业服务方等集体智慧共同打造,吸引20家左右产业链核心企业入驻。去年年高交会期间首次发布《宝安区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场进行全市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10亿元。积极争取空天产业基金纳入“20+8”第二批产业基金并落地宝安,完成亚太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卫星轻量化蜂窝板应用示范项目等空天技术产业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
全方位创新服务 优化创新生态
树大可参天,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趋繁盛,得益于优良的生态。
2022年11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宝安预选赛暨第九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层层选拔,54个企业和团队斩获宝创赛大奖,26个项目斩获深创赛行业决赛大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今年是大赛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名项目有661个。”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宝创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宝安,为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创业动能。
宝安不仅通过打造品牌赛事,为双创企业和团队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还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优链工程,加快构建涵盖技术平台、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全链条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吸引优秀团队项目来宝安创新创业,为他们的持续成长保驾护航。
2022年,宝安新认定桃花源品牌园区29个,新增创新发展空间190万平方米,目前共有117个桃花源品牌园区,为企业提供产业空间1000多万平方米空间,吸引9351家企业入驻,包括专精特新企业208家,国高企业1380家。用好空间招引好企业,科技桃花源入驻企业达600家,区外迁入企业115家,新注册成立89家。与此同时,宝安对88家科技桃花源开展2021年度园区考核工作,引导更多园区企业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预计将新增2家以上国家级孵化器。
去年7月,宝安首次举办了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国家级母基金掌门人、金融机构LP、国内外创投机构的代表会聚一堂,论坛围绕当前热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主题,着力打造“LP+创投机构+实体企业”全链条沟通交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高峰论坛将长期落户宝安,定期举行,这透露出宝安作为产业大区,以产业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打造产融合作示范区的愿望和决心。以2022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为契机,宝安区向社会发布金融“四个一”工作体系,包括:一套政策,宝安区支持金融业发展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一个基金,将宝安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全面升级为湾区(宝安)产融合作发展基金;一个联盟,发起设立湾区(宝安)产融合作联盟;一个论坛,将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打造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由政府主办的聚焦LP的专业化国际化金融论坛。此外,去年以来,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多次举办线上科技金融对接活动,累计吸引参会企业达450多家,近100家科技企业与银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累计意向授信金额超3亿元。
无独有偶,2022年12月21日,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在宝安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评价说,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收获了三项第一的亮眼成绩。他说,把论坛长期放在宝安来办,非常契合APEC论坛的主题和发展方向。
国际化、高端化的论坛永久落户,让宝安的产业发展朝着创新和未来奔赴,并向世界展现了开放共享的时代机遇,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在此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