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福田水务防治并举让市民出行安全舒心

信息来源:福田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1-05-11 15:1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市政排水管网隐患检测现场。

莲科二路积水内涝点施工前后对比照片。

  深圳近日雷雨天气频繁,城区部分路段出现积水。不少福田居民发现,和往年相比,今年福田辖区内积水点大大减少,积水程度也大幅度减轻,并很快得到了缓解。此外,近期全区无一起涉水类地面坍塌险情发生。

  这是福田区水务局学党史、守初心、勇担当,从身边事做起,从细小事着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

  大力推进涉水类地面坍塌防治、开展道路积水排查整治、启动路面井盖问题专项整治……福田区水务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严防地陷“坑人”,消除积水“扰人”,杜绝井盖“害人”,让市民出行安全舒心,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给排水管做“全面体检”,“四早”举措严防地陷更安心

  无需封路,运用便捷的探地雷达沿排水管网走向两侧布设雷达测线,即可快速探明地面坍塌隐患及空间位置,还可对重大空洞进行钻孔内窥电视验证……这是福田区运用先进技术开展涉水类地面坍塌防治的工作现场。

  “本次检测工作是针对排水管上方路面,运用探地雷达(GPR)和闭路电视(CCTV)技术,通过爬行器在排水管道内检测作业,实现对排水管道内部的视频检测、管道结构及管道外部周边土体的雷达扫描,获取管渠内部缺陷破损、管渠外部周边土体松散及空洞塌陷等病害的综合数据。”项目实施单位华东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福田区水务局突出重点,精准施治,全面落实“四早”举措,有序推进水务系统地面坍塌防治工作:

  隐患“早发现”。开展市政管线及区管河道排查、市政及小区排水管渠监管、区管在建水务工程涉地面坍塌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会同市水务集团将管网检测频次由五年全覆盖提升至两年全覆盖,并利用雷达等先进技术增加管道外检环节,管道内检、外检双管齐下,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今年计划排查700公里市政管线,目前完成630公里,发现1300余处三、四级结构性隐患及2处较大空洞隐患,正按轻重缓急有序推进整治。

  问题“早应对”。按照“应换尽换、应修尽修”原则开展老旧、破损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工作,先易后难组织实施,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应急维修程序予以绿色审批。充分利用城区治理平台、微信工作群等,通过网格化全覆盖,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地面坍塌问题,切实做好水务类突发事件应对,2020年至今处置涉水类地面坍塌事件32起。

  风险“早预警”。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水务系统,将管网运行状态、日常工况等数据纳入系统管理,管网关键节点实现在线监控,让监测感知设备代替传统检测设备,让数据计算实现预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理,实现管网可视化、监管科技化、决策智能化,提高辖区市政及小区排水管渠的运维水平,确保管网健康、安全运行。

  事件“早处置”。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对市政及小区排水管渠维护质量监管,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内业检查、季度考核等工作,提高管渠运维质量。整合技术实力强、人员设备齐的专业单位,充实水务应急抢险队伍。修订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加强队伍培训演练,购置相应物资设备,提高水务类灾害事件的防御能力。

  给路面来个“大排查”,整治积水消除内涝更放心

  一场暴雨过后,路面无积水,街道上车行、步行井然有序。这是近日在福田中心区出现的一幕。

  “下雨天后路面整洁不积水,可以说是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吧。”家住福田雅颂居的居民余女士高兴地说。

  如何消除积水甚至内涝点、让居民在雨季清爽出行?

  凡事预则立。早在去年,福田区水务局就针对辖区道路积水内涝问题,牵头编制完成了《福田区道路积水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为什么会出现积水点?去年9月-10月,福田区水务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福田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市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市路桥集团等单位开展了辖区道路积水排查工作,共排查出道路积水点163处。分析原因,发现这些积水点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道路坡向不合理、道路与排水管网改造提升不同步、低洼处排水能力不足、立交桥涵洞处地势低洼、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不足等。

  如何消除积水点?按照工作方案,今年以来,福田区水务局再次组织各单位对全区329.86公里市政道路积水隐患区域进行新一轮的排查及整治,将前期已排查出的163处道路积水隐患点,按照“道路不平、雨水篦子淤堵、低洼易涝点”等类别,“对症下药”,在汛期(降雨)期间持续开展排查工作。排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按工作方案进行整治。

  截至2021年4月底,福田区已完成整治47处,116处正在整治中。其中,福田区水务局已完成香梅路片区内涝整治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开工实施信托花园、福民路南侧、益田路区政府、福强路交益田路路口内涝整治工程。据悉,这些积水点整治完成后,将被及时销号,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治理有效。

  给井盖做个“精管养”,少了“哐啷”补齐缺陷更舒心

  行走在福田区,很少听到车辆过后路面井盖的“哐啷”声,路面也很难发现残缺不全的“陷阱”式井盖。

  这是该区大力开展市政设施精细管养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日前,福田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召开井盖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该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共同研讨治理方法,大家走上街头,实地识别井盖类型及认定权属单位。

  去年以来,福田区水务局全力落实“四全”举措,率先开展路面井盖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摸排路面各类地下管线井盖安放情况并进行集中整治,制定了切实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井盖“精管养”,消除噪声污染,确保行走安全。

  责任单位“全动员”。福田区水务局牵头制定印发了《福田区井盖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各街道为主导,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将辖区内路面井盖纳入各社区网格员日常巡查范围。积极动员各地下管线运营管理单位或权属单位参与配合,建立街道、社区、地下管线运营管理单位多方长效沟通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置。

  井盖情况“全排查”。开展全区井盖问题大排查,重点排查路面井盖缺失、破损、松动、异响、凸起、下陷、铺设不规范等安全隐患问题,做到全覆盖、无盲点。对井盖类型、数量、问题类别等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每周小报、每月大报”的信息报送机制,营造“知己知彼、比学赶超”的氛围。

  井盖问题“全整治”。排查整治同步进行,按照“发现一个、整改一个”原则,借助“城区治理平台”,采取“网格员排查上报-指挥分拨中心分拨街道-街道接收分拨运营单位-运营单位接收整治-整治完成-社区自行验收-街道申报销号-水务局组织验收-验收通过、社区销号”形式推进,实现问题精准报送整改,构建福田区“发现问题、智慧分拨、处置督办、协调联运”全流程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井盖问题处置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治523处。

  井盖养护“全规范”。建立辖区路面井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各地下管线运营管理单位或权属单位借助“城区治理平台”,实施路面井盖“定期巡查-发现问题-迅速响应-快速处置”长效管理,安排专业队伍负责辖区路面井盖巡查养护,切实提升路面井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借力5G技术,赋能智慧井盖。当前,福田区水务局正会同市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引进“5G智能”等新技术智慧化新型井盖,打造水务井盖示范样板,构建智慧井盖监测管理系统,为推进物联网“智慧深圳”建设出力。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