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比较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近4年来,南山区和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德保县两地人民同心同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脱贫致富,让传统产业迸发出新活力,让特色产业发展蔚然成风。
打造芒果产业链做强芒果产业,借助每一链条实现就业等各类帮扶
田阳区是中国的芒果之乡,芒果种植面积超40万亩,是农民增收支柱产业。通过打造“种植+物流+加工+销售”芒果产业链,南山区帮扶田阳区做强传统芒果产业,并借助每一链条,实现就业等各类帮扶。
站在田阳区20万亩芒果生态示范区的一个山头上,记者看到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的芒果树。原田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唐敏红,曾经是南山派驻田阳的挂职干部,和扶贫干部们一起厘清了帮扶思路,即田阳芒果种植模式及技术已趋于成熟,南山区主要是提供技术、硬件支撑:援建芒果生态示范区内四通八达的自动化灌溉设备及单轨运输道路,让种植更加智能化;引进相关公司在芒果生态示范区内种植1000亩“圳品”芒果,提升芒果附加值。通过“圳品”认证的芒果,销售价格可提升10%-15%。记者获悉,芒果生态示范区鼓励和引导田阳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通过劳务就业、入股分红、返包管理的方式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务工人员收入约3000元/月,入股分红贫困户每年享受贷款本金10%的固定分红。
在顺丰白色芒果预处理中心,记者看到一台台包装、分拣自动化设备正在运行中,“这些设备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快件票均价格从14元降至8元,”田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挂职)张丽娜介绍说,深入调研后,南山区引进顺丰集团丰农科技有限公司,在田阳打造顺丰百色芒果预处理中心,完善芒果物流体系。
卖相好的商业芒果直接售往全国各地,品质稍逊的商业芒果会被送至果天下科技公司车间进行加工。“我们主营芒果干、芒果原浆等芒果加工产品,日均产量可达45吨。”果天下科技公司负责人周焱晶表示,将车间设在田阳,是一种双赢,“公司实现了原产地就近加工,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当地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其芒果销售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据悉,果天下科技公司由南山区引进,最多可吸纳1600人就业,目前已为1000多名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人均月收入可达4000元。
南山区和田阳区还合力搭建线上线下芒果销售平台,推动芒果销售全面开花。2019年田阳区芒果电商销售额达2.48亿元,今年上半年,预计芒果电商销售额达1亿元。在线下,南山区引进盒马鲜生、品道餐饮等企业与田阳本地企业签订消费扶贫合作框架协议,意向采购农产品金额达上亿元。
特色养殖业生态圈发展模式显现,引进央企发展生态养殖 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华润五丰(田阳)生态养殖供港基地(以下简称“供港基地”)位于田阳区五村镇的一个宽阔山谷之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4600亩,总共有11个项目,包含六大养殖集中区及三个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厂及粪污处理厂)、两个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技术研发中心)。
供港基地项目由南山区牵线搭桥引进,肉鸡、蛋鸡集中养殖区一期项目已于今年4月份竣工投产,为45名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5户是贫困户。田阳区政府办副主任、供港基地办主任黄卫告诉记者,供港基地项目由田阳区各类投资主体与华润五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项目建成后,双方按照出栏量结算养殖利润,各类投资主体每年获得5000万元以上的保底利润分配。同时,供港基地依托华润集团的央企优势,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田阳区内133个行政村(其中包括55个贫困村和77个非贫困村)整合资金入股供港基地,每年预计获得9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收益率达6.5%。
供港基地总经理黄学杰认为,供港基地的建设让特色养殖业生态圈发展模式显现。“农户除了获得分红及工资收入,还可将种植的玉米、玉米秆直接售卖给基地作为原材料,获得额外收入,三个加工厂和两个中心,也可以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摸索种植+养殖复合发展模式,建桑蚕产业园八村抱团赢发展
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叶,长势旺盛喜人,几位村民在桑田间正采叶忙。在桑田旁的蚕房内,蚕茧躺在蚕板上,等待破茧成蝶。这是记者在德保县那甲镇大章村集体经济桑蚕产业园(以下简称“桑蚕产业园”)看到的场景。
桑蚕产业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包含6个桑叶种植区和1个大型养殖集中区,由大章村联合其余7个非贫困村抱团建设,联合解决项目用地及资金问题。贫困村大章村利用其扶贫资金较多的优势,投入240余万元资金,其余7个村在投入175万元整合资金的基础上,利用其土地资源较多的优势,负责流转土地种植桑树。据悉,2019年桑蚕产业园养殖蚕茧10批次160张,总收入35.5万元。有近130户贫困户参与桑蚕产业园发展,200余人通过务工获得每天约100元的劳务收入。
那甲镇正在深入探索种植+养殖的复合模式,艾屯村第一书记李孙光告诉记者,艾屯村计划养殖以桑叶为饲料之一的牛羊。
桑蚕产业园只是南山区帮扶德保县发展桑蚕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悉,南山区共投入500万元建设2700亩标准桑蚕产业粤桂示范区,带动德保县桑蚕产业从2016年的3000亩发展到2019年的6.2万亩,推动桑蚕扶贫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