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沈镜莹老人,长年累月照顾公公、婆婆及卧病在床的母亲;
带着孩子援疆支教的韩世国夫妇,两年期满又决定再留一年;
身残志坚的李敏,创业成功后让数百名残友实现了自我价值……
7月18日下午,福田区2013年第二季度“福田好公民”评选活动落下帷幕,10位新鲜出炉的“福田好公民”亮相福田新闻中心。10位好公民中既有秉承一颗善心遵行传统美德的普通居民,也有创业有成回报社会的企业家。福田区文明办主任谢希说,“福田好公民”的评定标准并非简单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是同时包括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诸多方面,目的就是营造遵德尚礼、爱心潮涌的社会氛围,打造文明城区。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在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的平台之上,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度重视居民德育培养。福田区第六次党代会郑重提出“打造文明城区”目标,福田区委书记刘庆生将这一目标概括为:道德修养更为彰明,社会风貌昂扬向上,公职人员廉洁从政。评选“福田好公民”就是福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辖区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培育社会清风正气。
新雨旧知喜相逢,共话人间真善美
今年4月份,福田区第一季度好公民评出。为最大限度发挥道德榜样和文明风尚的正能量,福田区先后组织好公民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进行道德宣讲,在公交站台、地铁及公交车厢张贴、播放好公民宣传画(片)等,一时间,好公民评选活动及好公民本人的认可度、认知度在辖区不断提升,文明道德的正效应不断扩大。
本月初,福田好公民宣讲团赴福中社区道德讲堂宣讲,好公民代表黄翔被社区居民团团围住,要求签名、合影。“受宠若惊”的黄翔说,我可不是什么明星!可社区居民却说,我们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感人事迹,你就是我们身边的明星!把你的签名、合影拿回家,让家人、朋友看看,大家都向你学习,做好人好事。
而7月18日刚刚评出的好公民沈镜莹阿姨表示,媒体报道了她孝老爱亲的事迹后,自己经常被社区一些并不熟的人拉住,夸赞说“了不起”,希望自己能发挥道德教化作用,让更多的人融入到遵德尚礼的潮流中来。
7月18日的颁奖仪式也别开生面,由第一季度好公民为新评选出来的好公民颁奖。两个季度的好公民聚在一起,人间大爱真善美成为他们的共同话题。第二季度好公民、身残志坚的李敏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先后带动数百名残友就业、创业。第一季度好公民、莲花北助残组义工庄素芳拉着李敏的手说,现在很多人在物质面前失去了自我,心里总感到不满足、不快乐。你说重要的不在于挣了多少钱,而是让这么多残疾朋友找回了自信和自尊,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这让我非常感动。一旁的沈镜莹阿姨说,你最让我感动的是公司有那么多重度残疾朋友,现在残疾人就业很困难,需要更多你这样的爱心企业、爱心企业家。
关爱福田好公民,引领文明新风尚
好人有好报,政府送关爱。对于当选的福田好公民,福田区文明办不仅在辖区公交站点、住宅小区张贴他们的宣传画,扩散道德力量,同时还组织他们观看文艺精品演出、免费体检等。而7月18日的一个亮点——在寸土寸金的华强北竖起一面文明墙,上面喷绘好公民巨幅照片,组织好公民前往合影,让新老好公民们激动不已。
新当选的好公民李敏听说这面文明墙有企业欲花重金用来做商业广告,被政府婉言谢绝,内心一阵激动:“政府把我们看得比金钱更宝贵,我们更应该发挥榜样的力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弘扬爱心,传播文明,崇尚道德。”
在人来人往的华强北,在来去匆匆的人流中,这面长15米、高近3米的文明墙吸引了许多人驻足。一位急匆匆走过的年轻姑娘拉着同伴的手说:“快看,福田好公民耶。”在逐一看完介绍后姑娘表示:“个个都是好样的,都是好人哪!值得我们学习。”
福田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在福田好公民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心城区的文明风尚。而在人流如织的华强北竖起的这面文明墙,则能更大范围地传播道德文明的力量,发挥文明的引领作用,将崇德向善的光辉在福田无限扩散,带动更多的人融入到文明、正气、尚礼的队伍中来,汇涓流成大海,使文明新风尚在中心区恣意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