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温惠琴,标签:公益达人
事迹:福田区莲花北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常年以点滴爱心汇聚温情暖流。
作为义工站站长,她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作为支教老师,她全身心投入教学扶贫,提高山区学生成绩;作为子女,她视社区空巢老人为父母,照顾无微不至。她叫温惠琴,是万厦居业莲花北村管理处员工,一个常年以点滴爱心汇聚温情暖流的“微公益”达人。
带领义工走进千家万户
温惠琴,1975年出生于广东梅县,1997年9月加入义工,现在是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北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在深圳的义工圈里,温惠琴算得上是一个“名人”,这不仅仅在于她义工服务证背后以万小时计数的服务时间,更在于她在平常工作中付出的点滴努力和不断创新,带领义工走进了社区的千家万户。
2008年9月3日,温惠琴担任莲花北村义工站秘书长,负责义工站全面工作。为让义工站走出“困境”,她提出“务实、开拓”的服务思路,要求服务贴近生活,关注细节。为此,她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休息时间找居民、义工做服务调查。
通过前后3个多月时间的调研,她先后建立起工作制度、服务登记制度、激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义工站简讯》等。一系列制度开展实施后,得到了广大义工的支持,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如开展服务后登记确认、义工和服务对象的季度集体生日会、义工生病探望,终老送别等人文关怀,让一些“候鸟群”义工重新“上岗”。
社区红娘组织引媒体关注
2009年2月,温惠琴开拓了义教组和婚介组。义教组主要在暑期为社区孩子提供各类公益教学。婚介组经过成立运作,登记在册的征婚者由最初的6人增加至600多人,遍布珠三角。目前已有43对新人走进了婚姻殿堂,190多对处在交往中。小小的社区红娘组织除了吸引省市媒体报道之外,甚至还引来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莲花北义工站,是全市第一个社区义工站。19年来,莲花北社区登记义工由当初的9名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名。2010年7月,义工站被市义工联、市文明办推荐到全国志愿者联络总站作为深圳市义工代表单位。2012年8月,莲花北义工站创建为全市首个具有法人资质的社区志愿者协会。这里面都少不了温惠琴的一份辛劳。
姓名:王好雨,标签:高中生
事迹:发明可防涵洞“吃人”的报警系统,获国家专利
又到龙舟雨时节,每当暴雨侵袭深圳,人们总要担心出行安全。不过,有了“福田好公民”王好雨发明的涵洞水位报警系统,出行安全多了一道保障。
学以致用,发明涵洞水位报警系统
2013年,一场大暴雨导致广州的一家人在车内溺亡,深圳西丽一位女司机也因涵洞水位迅速上涨而不幸丧生。频发的“涵洞吃人”事故引起了王好雨的关注。在调研了广深两地的涵洞后,他发明出“改进型涵洞水位报警系统”,日前获得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王好雨在实验室演示了“涵洞水位报警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涵洞水位报警系统包括带线路的柱状透明水位显示柱、一个道闸及配套的文字显示屏。透明水位显示柱有两个刻度的浮标。王好雨抱着桶装水,用导管把水引入报警系统的水位柱,当水位慢慢上涨到第一个浮标位置时,文字屏变色,提示“水深危险”,但此时的水深不会威胁生命安全,道闸尚未启动;雨势加大,水位继续上涨,涨至第二浮标位置时,系统马上响起刺耳的警报声,道闸立刻降下来,文字屏显示“禁止通行”。当水位回落,下降到最低位置,警报解除,道闸恢复正常。
“道闸关闭时,汽车和行人无法进入涵洞,这样就能避免涵洞‘吃人’。”王好雨说。
“这是中学物理中的电路知识巧妙运用。”指导老师赵晓东说。王好雨也表示,原理并不复杂,“但需要反复试验并进行工业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痴迷工业设计,梦想成为工程师
王好雨的父母、外公、爷爷都是工厂的技术人员。他从小就喜欢拆装模型和机器,自称四五岁就跑到工厂捣鼓。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初中时,王好雨就读的景秀中学开设了《学会创新》课,鼓励学生搞发明。现在所在的福田中学更是主打科技创新牌,这次在深圳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拿下4个一等奖,王好雨说自己挺幸运。从初中起,他就拿了不少科技创新奖项。“发明创造就是把想法落实的过程,一定得脚踏实地。”王好雨颇有感触。
调研时,他发现很多涵洞都非常偏僻。“在广州事故发生地附近,我问居民涵洞在哪里,连在那边住了15年的老伯都说不知道。可以想象一旦发生事故,被困司机很难求助,多么可怕!”当地交警告诉王好雨,碰到暴雨,只能采取24小时监控的办法防止事故发生,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有人丧命。而在深圳,西丽发生事故后,有关部门只好把道路封闭起来,这又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在调研中,王好雨还实地测量水位,记录了大量数据。
“不断有想法,不断改进。”这是王好雨发明的过程。从去年9月到现在,他常常脑子里灵光一现,就跑到实验室或者跑去跟老师交流,每天都得捣鼓一两个小时。
不久前,王好雨的报警系统升级到了“2.0版”。他发现系统用电推动需要人维护,于是利用机械原理,让道闸可以在浮力下自己落下。下一步,他希望做到让报警感应至最近的交警部门,“得知有人被困,交警可以迅速过去救援。”
姓名:周建 标签:来深建设者
事迹:自学完成专科、本科学历,从保安蜕变为油站经理,被评为“深圳百名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
15年前高中毕业,周建只身来到深圳,此后自学完成了专科、本科学历,从保安、加油员到油站经理一路晋升,从劳务工转成正式工,被评为“深圳百名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通过招调入户成为一名真正的“深圳人”。
年轻就要敢于突破
保安是周建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后,虽然升任保安队长,但不满足于现状的他毅然辞掉工作,去油站当了一名加油员。“朋友都说我不安分,偏和自己较劲,”周建笑着说,“如果年轻时不较劲,那要青春何用?”
突破自我的信念让周建走到哪里都能抓住机会,干出成绩。2002年,深圳石油组建站长培训站,他被选中调到鹏星源油站,从员工做到总班长;2003年,公司组织后备站长竞聘,他通过重重考试进入后备站长人才库;2005年他被公司抽调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夺得全省第一。
2005年底,他这个后备站长终于有机会上岗了。在全深圳面积最小的油站,周建说服股东投资完成了油站改造,用4年时间把小站打造成了万吨站,年小额配送量一千吨以上,业绩跃居片区第一。后来他又调到了皇岗高速加油站,年底油站获得销售公司颁发的“优秀服务质量窗口”。2013年公司开展98号促销活动,该站的销量由每月3万升上涨到9万升,成为全省第一。非油品由每月24万元上涨到32万元,润滑油由1500公斤上涨到3500公斤。
由于皇岗高速加油站客户群体的特点,许多货车的环保标准都必须达到欧Ⅳ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必须在车辆中添加汽车尾气处理液(俗称车用尿素)。得到这一信息后,周建积极与公司协商,引进车用尿素这一新产品。刚开始并不好销售,周建与多家港资企业联系,高峰时期一个月销售约300桶。油站的客户大多是香港人,为了让顾客有亲切感,在周建的倡导下,广东话成了油站的“第二官方语言”。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我打篮球时,他在上课。我和朋友在KTV唱歌时,他在准备考试。就这样一年一年,他从专科学到了本科。”朋友李禹说起周建的“逆袭之旅”时,不由得流露出了钦佩之情。
周建自学完成专科、本科学历,学习时间都是在工作间隙中挤出来的。他说:“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周建爱书,他家里的书架上满满当当全是书。经史子集,种类齐全,军事、经济、农业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他都乐意涉及。他也喜欢喝茶,“虽然不太懂茶道,但是我十分享受喝茶时恬静的心态”。刚过而立之年的周建,已经在深圳安家立业,有温馨美满的家庭和聪明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