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新业态“四维解纷”工作法,发布全省首个“无讼社区”创建标准,打造“1+3+N”小区治理模式,打造“啄木鸟”式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这是宝安区坚持多元共治,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12月15日,市委政法委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召开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宝安经验交流会,旨在交流经验、互学共鉴,促进各区共同提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近年来,立足人口总量大,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严重倒挂,各类人群的利益诉求复杂多样,社会治理难度大等区情,宝安区迎难而上、对症下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体制和技术方面加强创新,对超大型城区治理做出一系列有效的探索,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宝安模式。
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活水源头”。宝安区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配齐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解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等“五室一厅”,推动公检法司、网格等平安建设力量入驻,建立“社区发令,部门报到”机制,变“群众上访”为“部门下访”,通过更高效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打心眼里感到便利、满意。
“这些经验内容丰富,做法扎实,针对性强,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深圳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甘桂平出席会议并表示,此次经验交流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宝安区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实践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他指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深圳市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接下来,全市各政法战线要增强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新示范项目为突破口打造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圳范例”,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这既是对宝安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又是对政法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宝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以创新示范项目为突破口,打造线上线下“主阵地”,加强源头治理,创新重点领域纠纷防范化解“新方法”,更高效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枫桥经验”在宝安熠熠生辉。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智美·汇志创意产业园,调研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考察福永街道怀德社区综治中心以及福永街道社会治理实训基地。宝安区委政法委、福永街道办、宝安区人民法院作经验介绍。宝安区副区长柳丹,深圳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和各区委政法委(政法办)相关领导同志,宝安区各街道办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