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龙田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龙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和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龙田街道召开党工委会议、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党员干部“集体学”,专题党课“专门学”,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名党员干部,做到学习全覆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坚持学用结合,推进基层治理,努力为龙田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组织召开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依法治街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员干部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认真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和要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办事,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整合各方资源,以综治中心为依托,统筹做好街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解决一批重大疑难复杂问题。2023年,街道化解了历史遗留问题4宗,破解了影响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强化组织领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建立依法行政工作格局。龙田街道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中心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工委、办事处统筹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街道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社区法治政府工作机构的建立,形成高效实行、保障有力的常态格局,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023年,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6次,研究部署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听取专题汇报12次,指导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二是带头学法用法,提高队伍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问题,征地拆迁、行政执法和信访维稳等街道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和法律框架内稳步有序推进。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推动党员干部学法的常态化和制度化,重点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用法制度和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不断创新学法形式,增强学法用法的效果。今年,街道共组织干部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培训5次,参加学习人数约216人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宣传,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对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有更高的认识,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聚焦“八五”普法,打造法治宣传新阵地。今年,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指导建设龙田社区法治公园和街道禁毒科普教育基地,全力推进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和禁毒示范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同时,依托法治阵地的辐射作用,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家庭、劳动法和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
四是强化矛盾调处,营造和谐稳定法治环境。龙田街道切实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矛盾纠纷化解推进会,研究讨论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案,重点推进疑难积案的攻坚工作,全年共走访接访42次。同时在街道各小区推动开展“民情下午茶”活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社区两委委员等与小区群众以茶会友、共商民生,就业主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营造了良好又务实的服务氛围,增强了居民的积极性、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构筑基层治理新蓝图。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推动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开等工作,加强规范执法、严格依法执法,2023年行政处罚共计109宗,其中简易程序案件8宗,普通案件101宗,维护了辖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二是创新“人大+法院”“人大+检察”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发挥“人大+法院”优势,建立坪山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龙田街道联系点,采取“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方式,融合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司法定纷止争的职能作用,推动在化解纠纷、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上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基层诉源治理新格局,并在今年成功调解一起涉及72名清洁工的劳资纠纷,解决了困扰他们两年的烦“薪”事。强化“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机制,以坪山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联系点为支点,创造性地联合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力量,凝聚起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的合力,开展了多起违法建筑执法拆除活动、环境整治行动,成功拆除了多处阻碍市政道路建设的违法建筑,打通城市“堵点”,铺就幸福“民生路”。同时清理了多处违法侵占国有土地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设施,破解了征地拆迁掣肘难题。
三是拓宽普法深度广度,开展法律“五进”活动。为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龙田街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五进”活动,全年共开展了40余场以维护国家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禁毒、婚姻家庭、安全生产、人民调解、法律援助、防范诈骗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派发宣传资料50000余份。
四是强化法治细胞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结合街道社区一中心四室的“1+4”服务模式,强化阵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功能。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现已经建设了法治文化公园2个,禁毒科普教育基地1个。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发挥阵地的教育作用,着力提高辖区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抓好示范创建,积极培育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龙田街道对照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规范文件,完善社区法治建设。目前,老坑社区和龙田社区已成功申报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五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诉源治理模式。龙田街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推广“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三端五防线”诉源治理模式,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抓中端、治微病”“抓末端、治已病”。探索形成“前端源头减量、中端提质增速、末端息诉罢访”的梯度性高效能治理机制,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办理向主动源头防范、由管理到治理、再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收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良好效果。《中国改革报》对该模式作专题报道推广经验做法。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不足及原因
龙田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支持指导下,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深入全面贯彻落实,辖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不断加强,街道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普法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普法教育工作抓得不够紧,致使普法工作措施不够到位和具体。另外,普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深度、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学法用法、法治实践上下功夫不够。个别部门学法用法没有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法治教育尚不能满足法治实践的需要,执法人员解决问题的法治思维需要在执法工作中牢固树立。
(三)执法案件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执法案件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审查还需加大力度。
(四)信访积案需加大化解力度。目前,街道尚有2宗信访积案待解决,街道将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调处矛盾纠纷的合力,尽快化解上述案件。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分析依法治街工作形势,有效提高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街道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二)完善预防和化解矛盾争议的机制。坚持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工作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期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增强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法治龙田”建设。
(三)健全行政执法机制。加强执法业务培训,规范执法用语和执法流程,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开展“大练兵”,不断强化执法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文明规范的执法铁军。
(四)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创新普法工作理念,扎实推进普法工作,组织街道普法成员单位和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到基层群众中进行普法宣传,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宣传月”、“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创新普法工作形式和方法,广开渠道、创新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