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创建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改革创新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我局高效高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领导班子履职能力。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理论学习,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将宪法和法律学习纳入到党组会议题,专题部署全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部署全局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营造学法的良好氛围。成立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自带头抓法律学习,组织全体公务员在广东省学法考试平台参加民法典专题学考暨2020年度学法考试工作,全局43人参考,参与率及优秀率均100%。同时加强党建引领,创新性地将普法工作与党建结合,采用党课的形式邀请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开展民法典专题、宪法专题讲座,为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购买并发放了139本民法典,推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行政执法、行政服务、法律服务落实法治精神。
二、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政府履职效能
(一)开展政务改革,优化政府服务。一是积极推进秒批制度。利用智能服务平台,选取了16个事项,编制了一批“秒批”事项清单,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比对、核验申请信息,实现基于标准化规则的系统自动审批,目前已于智慧福田手机APP上线运行;二是试行信用审批制度。通过对接国家和深圳信用平台,对作出信用承诺的申请人进行信息比对,未发现其有较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曾作出虚假承诺的,依申请予以秒批(无人工干预审批)、容缺后补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等便利服务,信用承诺履约情况记入其政务服务信用记录,我局选取了四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试点;三是开展四免优化服务。开展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专项工作,逐个事项推动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网络实名核验、双向物流寄递、网上缴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应用尽用”,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目前,我局选取了20%的政务服务事项开展试点。
(二)利用科技手段,规范执法流程。今年上线“福田文体执法”APP,提前在APP内录入我局监管的网吧、演出、旅游等16个行业,2196家企业及场所、20个常用法律法规等基本信息,直连公安部刷脸应用、执法双向动态沟通,实现文化系统执法全国两大首创,全面提高执法效率,推进执法检查标准化、规范化和案号管理等各项执法项目数字化全方位管理,全面落实执法人员和管理对象的主体责任,实现实时管理,进一步解决动态市场静态化管理等问题。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证照分离。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按照市局清单列明的改革方式、具体改革举措、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等工作要求,缩短审批时限,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网吧和娱乐场所审批取消总量限制和布局要求,取消网吧计算机台数限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资金信用证明。“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乙种)审批”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酒店星级证明等材料。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的申请材料,不要求申请人提交,逐项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正式印发。
(四)以人为本,创新推出线上调解。针对因疫情引起的大量旅游投诉案件,全市首创“线上调解”智慧维权方式,出台旅游投诉规范处理流程,安排专员跟进投诉核实调解,通过微信、QQ、邮件、APP、视频等方式线上解决旅游纠纷投诉,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维权成本。
(五)文体同行,创新普法宣传工作。依托我局主办多场次的各类文体活动,创造性地设置普法宣传环节,将普法宣传从传统单一的执法市场推向群众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宣传与文体活动融汇结合,使普法工作更具实用性、趣味性和效果性,宣传覆盖人群达到20万人次。
三、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编制执法规范化制度。组建专业团队编制我局执法操作内部指引,对我局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进行全过程梳理,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明确从受理到结案各个工作环节的期限、操作要点、审批流程等事项,确保执法过程合法、规范、完整,严格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规范政务审批流程。一是优化审批系统,实现与省、市两级权责清单对接。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系统,完善5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的内容,实现省、市、区三级政务服务“十统一”,所有事项均可实现全流程网办,进一步简化材料清单,百分之百实施容缺制度;二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全面、集中、细化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常见问题、咨询渠道、监督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确保服务全过程公开透明;三是通过广东省执法公示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办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今年通过福田文体执法APP系统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10次,共检查企业62家,其中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次,配合参与跨部门联合抽查3次,减少“执法扰企”、“多头重复执法”等现象,既保证了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减少了对企业检查的随意性,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
四、疫情防控工作狠抓落实,助力企业高质发展
(一)迅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全市率先出台文化娱乐场所、影院及演艺场所等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开放指引,通过幸福福田、福田文体通等公众号以及行业管理微信群等多种有效途径及时向民众及所有相关企业发布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其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二)制定“福企”系列政策。制定《深圳市福田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十一条》“生产经营支持”及《深圳市福田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新十条》“文化旅游业稳企支持”、“经营拓展支持”等条款,针对文化、体育、旅游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行社、电影院、演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等企业,给予专项补贴支持,扶持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三)修订文化产业系列支持政策。全面修订《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建筑装饰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时尚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新制定出台《深圳市福田区支持车公庙片区时尚产业空间供给侧发展若干措施》,对文化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予以支持,特别在企业经营拓展、文创专业楼宇打造、数字文化行业发展、网络视频创作、打造低成本产业空间等领域新增了相关支持条款,推动产业聚集,降低企业发展成本,鼓励新兴行业发展。
五、2020年法治工作计划
(一)推进文化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文化市场治理能力。围绕队伍建设和执法业务两个核心,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文化执法app,不断加强文化执法工作的标准化、智慧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水平。
(二)打造文化普法品牌,在创新普法形式上下功夫。依托我局文体活动阵地,在文艺活动和体育赛事中融入普法元素,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普法品牌。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