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概况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2023年度“习语润心田”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宣传贯彻活动,依托新区党校建设深圳首个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建立“每日法治金句”学法群,参与人数超8000人次,通过社区微信群、宣传大喇叭等形式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覆盖群众8万人次。赴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开展“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有力推动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工作。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选取部分主要负责人在新区党工委会议上现场述法。组织开展新区2023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三是做实做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印发《大鹏新区2023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要求,推动管委会常务会议学习《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4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二)高水平法律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新区立法调研。高质量开展《深圳经济特区大鹏新区条例》立法前调研,全面摸清新区现状、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增强立法针对性,赴珠海调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先进立法经验。二是加大规范性文件清理力度。修订《深圳市大鹏新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坚持应清尽清、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原则,动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持续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印发《大鹏新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工作指引》,动态调整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和听证事项目录。
(三)创新高效推进法治大鹏建设
一是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首次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培育纳入年度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在全区遴选推荐出8个法治政府建设优秀项目,其中“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护航‘两山’实践创新”项目成功入选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优秀项目。二是擦亮生态法治基地“金字招牌”。创新开展生态司法修复机制研究,推动建成集“生态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深圳市首个生态修复基地“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东涌红树林湿地园)”。联合深圳电视台制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动漫微视频,积极推动东涌(国家级)海洋生态法治公园建设工作,打造生态海洋法治宣教基地。
(四)着力优化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一是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今年4月、10月先后承办两期市级“场景式”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聚焦行政执法关切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6期行政执法“微课堂”。开展“大鹏新区行政执法辅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专题调研。二是优化涉企行政执法机制。印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建立“助企行”干部联络、涉企执法“动态感知”等六项机制,系统规范新区涉企执法和管理服务工作,强化民营企业法治保障。以包容审慎监管为主线,推出新区首档“直播式”执法行动栏目——大鹏山海“执”播间,已完成食品、燃气、生态环境等4场“直播式”联合执法行动。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制约力度。开展三轮法治督察、两轮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开展督办跟进。探索建立“政法+检察”联动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与法律监督衔接工作,实现执法司法监督由“单打独斗”向“协同高效”转变。
(五)全面提高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一是精细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联合新区各普法单位深入开展“法治护苗”未成年人保护宣讲、“一月一主题”“湾区少年与‘法’同行”系列普法等活动180余场,利用“平安大鹏”微信公众号开展“一天一案例”线上释法宣传,共推送“以案释法”案例200余篇,开展普法直播活动2场。在法治实践中培养锻炼117名“法律明白人”,策划“一月一亮点”活动。二是多元化发挥调解功能。在知识产权纠纷、建筑工地纠纷等重点领域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新区人民调解组织“七统一”建设,印发《大鹏新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手册》,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创新推广“网格+调解”模式,社区调解组织每周开展一次排查,办事处调解组织和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每月开展一次排查,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三是多举措优化社区矫正工作。加强“信息化核查+钉钉打卡+入户走访”管理。创新打造“司法社工+专职律师+法律明白人+志愿者”服务模式,以“每月一主题”教育为抓手,在法治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性教育培训。
(六)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拓宽公共法律服务渠道。推动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群众来访接待大厅,联合坪山公证处大鹏办证点推出老年人暖心办证举措,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20余件,为困难群体提供公益公证服务、上门服务,减免公证费近10万元。二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6场,制定一站式、清单式、流程式公共法律服务指引,编制发放《常见劳动纠纷法律咨询解答》《婚姻家事继承常见纠纷法律咨询解答》等宣传资料。三是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做好“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园区宣传活动,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援助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衔接机制。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规范和群众沟通的重点要点,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2023年,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力度需进一步增强、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创新和研究能力需继续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新区政法办公室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新区“一、二、三、四”发展思路,求创新、谋发展,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是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大鹏新区条例》立法。持续跟进《深圳经济特区大鹏新区条例》立法,按照法定程序和工作计划推进立法工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立法支持。全面清理新区规范性文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新区政策的稳定性和预期性。
二是继续推动法治领域改革创新。优化法治大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考量新区各单位实际,探索在部分指标上实行差异化考核,并鼓励各单位因地制宜承担不同的市级改革试点或调研工作,充分调动新区各单位参与法治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法治调研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区的工作举措。
三是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进一步谋划部署好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压实各单位“一把手”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积极推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善配套机制,优化工作方式,突出法治建设实效。
四是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持续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评议结果运用。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五是提升普法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聚焦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整合涉企法律资源,为园区、小微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更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打造新区特色品牌调解室,积极推进调解员等级评定、考核激励教育培训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