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大鹏新区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环境管理科 信息提供日期:2023-12-15 19:0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3年,我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第一议题”制度,在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上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2次,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行动、有效成果。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习语天天读・金句日日新”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贯活动,利用工作群等形式每日推送“习语金句”,推动全局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截至10月31日,共推送“习语金句”126次。

  (三)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职常态化

  紧抓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领导带头学法纳入年度学法普法工作方案,利用局长办公会等会议,组织学习《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生态环境领域新制修法律法规3次。组织全局处级及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积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为企业解决环保急事。开展“1+8+20”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行动,护航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推进有机工业废水委托水质净化厂处理试点工作,组织签订食品、啤酒等多个行业生产的废水委托处理协议,企业每年可节省130余万费用。二是为新区办好发展实事。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可豁免90%以上环评项目审批。全市率先出台“十优十差”评选办法,打造高质量绿色工地。三是为公众讲好生态故事。启动“守护红树林”募捐,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为红树林保护修复“打call助力”;组织2万余人次参与“世界环境日”投票,选出8处“生态大鹏”最美打卡点,获CCTV、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的点赞。

  三、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2023年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规定(2023修订)》有关要求,优化我局重大行政执法决策工作规则,依法依规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实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度。

  (二)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局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法制工作,在执法案件办理、行政审批以及各项日常法制工作中提供法律意见或建议,提高规范依法行政水平。截至10月31日,法律顾问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疑难事项、修订制度、合同审核等出具书面法律意见97份。

  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力度

  以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着力化解民生诉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及“宁静城市”建设攻坚战,针对减污降碳、臭氧污染防治、工业VOCs治理、柴油车监管、排污口整治、土壤涉重金属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处置、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建设项目管理、排污许可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执法“利剑七号”行动,对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予以查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截至10月31日,出动4029人次,检查工业、三产、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约1783家次。立案侦查环境违法案件30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宗,累计罚款52万元。

  (二)持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印发《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生态环境执法计划》,按照行政执法类型,制定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从日常执法、专项执法、移动执法应用、优化执法方式等10个方面制定任务目标,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非使用终端不执法”的要求,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开展执法检查必须使用移动执法系统记录检查情况。督促执法人员外出开展执法检查必须使用执法记录仪,做好执法过程全记录。

  (三)不断创新行政执法方式

  始终坚持科技引领、精准执法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执法效能。一是首创通过无人机建立近岸海域每日全覆盖巡查机制,探索海洋生态监管新路径。截至10月31日,已开展无人机巡查飞行281天,执行飞行巡查任务1972次,完成海水采样100次,飞行巡查及采样总时长69020分钟。通过监管飞行巡查,共发现海岸带垃圾、海面油污和水色异常等疑似污染情况58次。二是借助卫星遥感解译识别辖区内的生态破坏行为,充分发挥了卫星遥感高精度、覆盖范围广的技术优势,找出问题区域,通过无人机和现场检查方式开展辖区生态环保行政执法事项技术核查,以科技之翼为辖区生态保驾护航。三是采用“远程喊停+现场执法+无人机”多维监管手段,融入工地扬尘噪音防控,以科技赋能健全工地治理体系。四是利用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系统“远程视频执法”功能,进行危险废物规范化执法检查,加强VOCs工况、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企业用水用电等进行研判,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落实执政为民和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建立“执法送法普法”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科学、全面、精细助企提升。一是制定“两图两清单一指引”。形成企业信息图、产污治污信息图悬挂在全区重点排污单位,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和企业正负面清单放至重点排污企业;建立新区建设项目环保事项全过程指引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咨询服务。二是开展环境管理培训10余次。邀请专家开展企业环保管理规范、应急管理、风险隐患排查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邀请专家现场“把脉问诊”40余次。针对企业存在的疑难杂症,执法人员协同环保专家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提出整改方案,跟进整改过程,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四是联合新区应急部门开展直播式执法。在深圳广电集团《深法君》栏目直播间进行全程直播,开展企业“线上+线下”体检,充分发挥网络监督和“直播执法”的宣传示范效应,打造“谁执法谁普法”宣传新模式,增强群众的执法参与感。

  五、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章立制化解信访矛盾,推进社会维稳。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环境信访维稳保障工作方案》,信访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有关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机制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件均得到有效处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和纠纷,确保突出风险滚动排查到位,重大个案防范处置到位,重点人员教育稳控到位。今年以来,未发生涉生态环境规模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总体形势平稳。

  六、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自觉接受法院司法监督、检察监督。截至10月31日,我局无行政诉讼案件,未收到司法建议书。收到检察建议书2份,均已按时按要求回复。

  (二)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合并重复检查任务,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落实“综合查一次”要求,杜绝选择性执法。推行行政执法承诺书制度,强化外部监督,防范行政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廉洁、不文明,执法人员对执法对象现场检查,发放深圳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执法承诺书。截至10月31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68家次,发放执法承诺书299份。

  (三)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根据政务公开有关要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信息信用“双公示”等工作,按质按量及时将污染源监管信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有关信息进行公示公开。截至10月31日,公开20家重点排污单位基本信息,17家企业环境应急信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52家次。公示行政许可决定66宗,行政处罚决定19宗,“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68家次。

  (四)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按要求开展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制定简略版信用修复指引,并及时更新,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给当事人,做到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指导。截至10月31日,共修复13宗行政处罚信息。二是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对大鹏新区22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均为环保良好企业。三是贯彻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动大鹏新区相关企事业单位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七、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一)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通过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学法普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深度融合业务开展与生态环境普法工作。将有关工作纳入月度督办、季度督办,按时总结,有序推进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一是紧抓“执法人员”这一“关键多数”,坚持用理论学习“武装”执法人员思想头脑,在局长办公会、执法工作会集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业务和党建深度融合。二是常态化开展内部执法规范化培训,通过执法专题讲座、实战基地培训等方式,深入解读执法业务要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法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截至10月31日,累计组织执法业务培训16次。三是积极参加市司法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全局执法人员在线学习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完成60学时的学习要求并通过配套考试。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在执法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提高依法行政水准。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广东省行政检查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程序执行能力与监管,切实维护程序正当,确保行政执法全过程依法依规。二是不断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执法质量与规范性,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持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常态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机制,有层次、有重点地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开展指导培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行政执法水平。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