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清晨,宝安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内,87岁的林伯蹒跚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身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迅速上前,老人呼吸沉重急促、眉头紧蹙。“阿叔,别急,我陪您去呼吸科。”志愿者全程陪着老人从挂号处辗转于五楼诊室、一楼CT室和治疗室,直到正午时分。当林伯把这段经历细细讲给家人听,一家人深受感动,特地写来感谢信。
这是宝安区暖医助老行动的一个缩影,也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落脚点,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力量、精准靶向发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
打造一体化服务模式 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题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始终聚焦老年群体就医的难点、堵点,系统构建了“诊前预约—诊中陪护—诊后回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便利与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有需要的老人。
在门诊一线,助老设备触手可及:老花镜、助听器、轮椅等随时供老人取用。“惠老”志愿服务岗与“老人优先窗口”的设立,让志愿者能及时为老人提供预约挂号、导诊咨询、操作自助机等“一对一”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预约“爱心轮椅”和陪诊代办。自2024年启动以来,仅一对一老年人陪诊就医服务便惠及3500余人次,用扎实行动化解了“数字鸿沟”与“行动不便”带来的焦虑。
从医院到社区延伸服务 构建长效关怀机制
既要立足当下解决难题,更要着眼长远建立机制。宝安区将助老志愿服务延伸至诊后,由专业医护志愿者团队对出院老人进行电话回访,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支持。同时,携手社区、养老机构等力量,全年开展老年人专题健康宣教202场次,覆盖超2万人次,让科学健康观念在社区扎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失能、独居、重病等特殊老年群体,服务更显人性化:为长期住院老人提供爱心义剪1240人次;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开展上门护理志愿服务150余人次;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安宁疗护;链接手语资源,帮助9名听障老人跨越就诊沟通障碍。这些举措将“为民办实事”的触角延伸至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在宝安区各大医院门诊大厅里,志愿者的身影已成为流动的风景线。他们用耐心化解茫然,用陪伴消解焦虑。这些平凡的日常守护,正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具象表达。该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助老志愿服务,增设个性化服务,让老年患者在就医路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温度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