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教育领域 > 我要看

榜榜有名丨首批市级名单公布,坪山4所学校(园)入选!

信息来源:坪山区教育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5-03-14 14:0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开展了首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示范校(园)”评选,坪山区中山中学、外国语文源学校、天峦湖幼儿园、心海幼儿园四所校(园)凭借创新的协同育人模式、扎实的校家社共育实践,成功获评首批示范校(园)。

  坪山四所获评学校、幼儿园,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发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中山中学

图1.jpg

图1

  中山中学秉承“玉德教育”办学理念,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实施两大策略,建立三个平台,打造四大活动,协同五方主体,共同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

图2.jpg

图2

  学校构建纵向党政领导体系与横向“党员三示范”体系,强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立德树人。健全“齐心琢玉”校家社育人机制,形成调研报告,开发“一主三辅”菜单式家长课程,引入育人动力。

图3.png

图3

  学校建设家长学校、“小坪宝”工作室、家庭教育导师团三支队伍。开展“青春三礼”、家长课程、亲子互动、社会实践四大活动。协同“德育、法治、安全、科学、健康”五方育人,副校长从多方面助力学生成长,形成协同育人聚能环。

图4.jpg

图4

外国语文源学校

图5.jpg

图5

  外国语文源学校秉持“为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融・教育”为办学理念,指引学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广阔世界。

  学校的校家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基于“文通古今,源究万物”的校训,以立足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从家庭和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以学校为桥梁搭建新型协作育人体系。

图6.png

图6

  学校首创需求导向型模式,以“文源不倒翁”为框架,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资源系统,衍生“文汇”文化与“源究”实践课程,满足各方需求。

图7.png

图7

  学校整合校家社三方资源,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委员会。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设置多部门与岗位,采用三级管理流程,平衡各方利益,凝聚协同合力。充分利用周边生态、社区资源开发多样课程;作为医教协同试点校,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依托“12355校园心灵驿站”帮扶有需要的学子;参与省教科院与中山大学联合项目,改善学生情绪与亲子关系,持续开展家校活动,搭建沟通桥梁。

图8.png

图8

天峦湖幼儿园

图9.jpg

图9

  天峦湖幼儿园以“和美教育”为办园理念,秉承“亦山亦水、天人合一,亦仁亦智、优育美好”的办园宗旨,致力于培养具备“会仁爱相处、会探究求知、会健康生活,有良好习惯、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的“三会三有”新质儿童。园所以“1+4”五方协同共育的教育模式,积极创新探索协同共育的新途径与方法,辐射幼儿、家长及社会。

图10.jpg

图10

  园所举办亲子阅读、“和美悦听”栏目等活动,与家庭教育指导结合,加深园家情感,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活力。开启“园社联动”计划,与社区、物业紧密合作,组织幼儿参与社区亲子活动、环保宣传等社会实践,在多个社区开展爱心义卖,拓宽幼儿成长路径。

图11.jpg

图11

  园所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指引,成立家长资源库、社区义工库、企业智囊库等协同育人。

图12.jpg

图12

心海幼儿园

图13.png

图13

  心海幼儿园以“孩子的乐园、家长的学园、教师的家园”为办园目标,秉承“缘于爱、精于心、简于行”的办园思想,努力躬行“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园所以党建为引领,借助多方资源,以幼儿园为主导,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同心圆式协同工作机制。

图14.jpg

图14

  园所构建“1+5+N”管理模式,推行“1+1”领跑计划,打造专职队伍,吸纳外部智囊团,提升育人队伍素质。秉持“四位一体”理念,开展家长助教、家园共构等活动,形成协同育人生态网络,从多维度促进幼儿成长,增进家园社联系。

图15.jpg

图15

  园所探索三方共育途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拓展幼儿教育资源与空间;借助外部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助力教师成长。课题研究结题并形成推广成果,出版丛书,立项多个区级课题;积极开展帮扶,承担交流互访,组织区域教研,为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图16.jpg

图16

  (信息员:曾九妹)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