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南山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砺志铸才训练营(第五期)在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举行。60余名南山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齐聚文理学校,共襄党建引领下的教育智慧与管理创新盛会。
共同展示协同、精致、活力、拼搏、开放的发展愿景
在签到仪式上,青年干部亲手制作个人胸卡,贴上代表自己教育愿景的关键词贴纸佩戴于胸前,并将代表自己小组颜色的海洋球投入“WL”签到框(WL,是“文理”“未来”“我来”的拼音缩写,也是Wish list的英文缩写),代表着“同聚文理、共创未来、主动作为”的愿景。随后,青年干部开启以“红色文化·‘亲’探秘”为起点的培训文理“校园游”,结合“纸笔课堂”技术,打卡图书馆、课程展、校园地标等,亲身体验并记录文理“初印象”。
开营仪式上,南山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吴坚实传达了区教育局对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视,并寄语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教育初心,勇于创新创造、激发教育活力,强化团队协作、凝聚发展合力,为南山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在“红色领航·‘启’新程”环节,文理集团党委书记刘世琦以《党建引领 擘画教育新篇》为题,从“党建铸魂”“党建赋能”和“党建领航”三个维度,阐释了文理集团如何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创新,以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作为南山区首个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首个成立党委书记工作室和首个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公办教育集团,文理集团展示了其在党建工作上先行先试和实干争先的态度。其中,集团“三新”赋能策略为:新机制通过党员积分制和教师学术积分制激发活力;新场域构建成长空间促进专业发展;新体系分层培养,精准对接教师需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在“红心向党”学生展演中,科创学校、文理一小武术队、文理二小合唱团则以武术表演和悠扬歌声,展现了学子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红色智慧·‘箐’对话”中,文理实验学校创校校长、文理实验学校(集团)首任校长吴希福与科创学校校长饶春平、文理一小校长罗毅廉、文理二小校长彭启波、文理学校校长齐倩楠聚焦“集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校一品· 协同创新”开展了圆桌论坛,由文理学校副校长韩静主持。校长们以智慧之光,照亮了文理集团协同、精致、活力、拼搏、开放的发展愿景。现场青年干部与校长们互动问答,从教育家精神、青年干部成长路径等角度畅所欲言,深挖协同创新与持续进步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通过创新工作增强团队链接度
下午,在以“红色赋能”为主题的攻坚坊活动中,参训干部分为六大组,围绕“教育家精神”“科学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分工协作,并以情景剧形式再现了学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思维导图、SWOT分析等工具来剖析案例中的核心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党建赋能的新策略和思路,展示了克服难题的具体方案。
评委们依据感染力、创新性、可行性、准确性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每个小组和个人打分。最终,在“共绘挑战”“策略研讨”“行动共策”三个环节评选出了18位最佳个人奖获得者以及两支最佳团队奖得主,并为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专家点评环节,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零一学院教育委员会委员张文增指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的热情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并在党建引领下实现教育的长远目标。深职大管理学院副教授牛莹芳就团队培养和建设提出建议:深入理解“为什么”从而激发内驱力,通过创新工作坊增强团队链接度,通过培养和互动获得职业成就感。南山区爱文学校高级顾问邬晓莉校长强调,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者需要具备4个关键素质:宽广的格局、勇气、共情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青年干部代表曹天心表示,本次训练营深化了她对党建引领教育的理解,明确了发展方向。青年干部要勇于梦想、持续学习,愿与大家一起为南山教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