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教育领域 > 我要看

南山区举办第五届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信息来源:南山区教育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4-07-04 15:2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由南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工会联合举办的南山区第五届青年教师演讲大赛决赛在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山海学校举行,从全区选拔的25位选手着眼立德树人、课堂改革等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自我成长过程,演绎了“躬耕、实干”的教育情怀。南头中学谭晓梅等10名教师获评“十佳演讲教师”(特等奖),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山海学校李念等15名教师获一等奖。

  历时2个月全区3000教师参与

  活动于5月正式启动,历时2个月,参与教师3000余人,覆盖学前、小学、中学、高中学段,教师学科背景涉及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地理、思政、劳动、艺术、体育、历史、心理、书法等。初赛先产生校级“十佳演讲教师”,区级复赛以校园为单位,经过5轮复赛,25名选手晋级全区总决赛。评委由高校教授、教育专家、区人大代表、媒体记者组成,根据选手现场4分钟演讲,结合内容、语言表述、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南山区青年教师演讲大赛活动至今举办5届,今年,为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不断增强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干争先姿态投身南山教育“520”扩优提质行动,南山区以“躬耕教坛守初心 实干争先写青春”作为本届演讲比赛的主题。

  本次大赛评委、特级教师、深圳市督学工作室主持人禹明认为,今年大赛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演讲队伍扩大。本届比赛有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的3000多名青年教师参与,涉及12个学科;第二,演讲内容多样化。除了德育、班主任等内容,还涉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人工智能、科学教育、心理教育、体艺教育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全方位展示了近两年来南山课程改革成果。三是演讲高度的提升。演讲者以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教育先锋城区为己任,坚持五育并举,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育立场案例真实,讲述师生共生共长故事

  决赛现场,选手们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和协同育人中的实践探索和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荔林小学科学教师胡新笑从小事做起,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的重要使命,用实际行动回应“钱学森之问”,她以深圳湾红树林为基点,用项目式学习做抓手,引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南头中学历史老师谭晓梅尝试用南中校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百年南中的历史中感受中国教育的变迁。她的课堂出现了许多深圳乡土印记——南中校园里的金生楼、清朝新安县的迁界与复界、鸦片战争中的振威将军赖恩爵、东江纵队的抗日事迹……这些乡土资源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宏大历史的距离,更让家国情怀深深地在学生心中扎根。

  “个人奖状再多,也是小奖状,学生的进步再小,也是我人生的大奖状。”在收获成长的同时,青年教师更有意识地成就学生。荔香学校赵明明老师5年收获27张教学奖状,但她更在意学生成长,把每一次学生活动当作教学契机来谋划,举办百词大战、诗词比赛、讲故事大赛,终于,收获了学生的第一部探险小说、冰心文学奖的一张张奖状……

  前海港湾小学体育老师吴建鹏怀着“培育体魄强健的人”这一朴素理念,不放弃班上一个“小胖墩”“小豆芽”。两年来,其任教班级体测优良率从56%升至89%,更有班级体测优良率达100%。

  与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向南瑞峰幼儿园顾若煜老师潜心钻研幼教之道,尝试用儿童的视角去和孩子们相处,倾听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陪他们自由自在地游戏。

  白芒小学教师唐诗发现班上内向、不善言辞的王诺一,只要在操场跳绳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她鼓励王诺一加入学校跳绳队,专门录制视频和校长一起说服学生父亲支持孩子的梦想。在科学训练下,今年,学校跳绳队在全国跳绳联赛中夺得41 枚金牌,7月,将代表中国队赴日本参加亚洲跳绳锦标赛,那个曾在榕树下默默跳绳的孩子,已经走向世界。

  从疑惑到探索、从反思到转变、从实践到觉醒

  青年教师通常怀揣青春梦想,踌躇满志,可真正走近学生时,才知什么是一地鸡毛……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从学生到师者、从疑惑到探索、从反思到转变、从实践到觉醒的全过程。

  后海小学心理教师奚源浩展示了自己的一次“挫败”,当目睹一名前来咨访学生小臂上密密麻麻的刀痕时,他深感纵有满腹专业训练却无力施展……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拯救者,所能做的就是陪伴与守望。

  丽湖学校刘玮鸣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设计制作一条小船”真实任务带学生探究船的奥秘。学生一下被激活,当材质各异的小船在教学楼的水缸里扬帆时,刘老师惊觉:原来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走出书本狭小天地的自在、拥抱真实世界的畅快、在探究中成长的美妙!

  南海中学林丹燕是新手班主任,一开始采取零食、奖状、刮刮乐等方式管理班级,问题却越来越多,反思后她深知“哄”的方式不是真正的教育。她开始研究学生,学生不交作业是因为效率低,就用“两周半计划”教他们如何管理时间;集会纪律差是凝聚力不够,自己苦练三步上篮,和学生驰骋球场;合唱比赛陪学生一遍遍练习……

  “AI时代,我和学生将何去何从?”南头城学校沈盼老师经过两年实践,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扎实的能力、开阔的视野、饮水思源的品德和赓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信。这才是能伴随学生持续成长的动因。

  “25位选手能够立足于教育立场,有真实的故事,有生动的细节,有对教育深刻的理解,青年教师用故事呈现了自身成长过程。”大赛评委、深圳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点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人事教授委员会委员张祥云教授认为,演讲体现了南山教育工作者“生命在场,影响在场生命”。

  南山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科院院长陈坚表示,新课程改革正走进深水区,教与学方式亟待进一步优化;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希望青年教师以教育家精神做引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全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断探索课改新理念、新方法,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704150251.jpg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