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19期(总第1199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21年政府公报 > 2021年第19期(总第1199期)

索 引 号: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发布日期:2021-05-20 15:50

名 称:深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信息提供日期:2021-05-20 【字体:

  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2021年4月23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9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4.01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90.44亿元,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1%。

图片3.png

图1  201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片4.png

  图2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表1  2020年分区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全市

27670.24

3.1

25.79

-3.1

10454.01

1.5

17190.44

4.2

福田区

4754.16

3.6

1.65

-24.3

341.21

-7.3

4411.30

4.6

罗湖区

2375.28

1.5

0.92

-22.2

146.75

-13.9

2227.61

2.8

盐田区

658.15

5.8

0.17

-25.2

82.34

-1.1

575.64

7.0

南山区

6502.22

5.1

1.18

50.2

2000.61

4.4

4500.43

5.6

宝安区

3846.87

2.0

0.44

-23.8

1858.35

2.1

1988.07

1.9

龙岗区

4744.49

1.1

0.99

20.1

3346.74

0.7

1396.76

2.4

龙华区

2492.86

3.0

0.51

55.5

1206.83

3.3

1285.52

2.7

坪山区

801.05

4.5

1.00

14.8

511.46

6.2

288.58

0.7

光明区

1100.77

5.7

2.18

-11.7

741.44

5.7

357.15

6.0

大鹏新区

340.35

0.2

1.20

37.1

200.52

-4.6

138.64

8.0

深汕特别

合作区

54.04

5.0

15.54

0.1

17.77

-6.0

20.74

19.9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27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893.45亿元,增长2.6%;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1601.03亿元,下降0.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1380.69亿元,增长1.8%;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227.04亿元,增长6.2%;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427.76亿元,增长2.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34.50亿元,下降0.2%;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08.25亿元,增长24.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2%。

图片5.png

  图3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

图片6.png

  图4  2016-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100)

  表2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价格指数(上年=100)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02.3

2.3

食品烟酒

107.9

7.9

#粮食

100.7

0.7

畜肉类

139.1

39.1

水产品

102.9

2.9

鲜菜

103.7

3.7

衣着

101.2

1.2

居住

99.0

-1.0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0.7

交通和通信

96.0

-4.0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6

2.6

医疗保健

99.8

-0.2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4.5

4.5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7.72亿元,下降8.2%。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93万亩,比上年下降8.0%,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3.72万亩,下降3.7%。水果播种面积5.96万亩,增长11.0%。全年蔬菜产量16.13万吨,增长2.7%;水果产量4.55万吨,增长26.0%。主要畜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202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肉猪出栏量

万头

5.57

-8.5

猪肉产量

万吨

0.39

-9.3

家禽饲养量

万只

192.85

-8.7

鲜牛奶产量

万吨

0.76

-17.4

禽蛋产量

万吨

0.15

0.0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56万吨,比上年下降10.4%。其中,海产品7.27万吨,下降10.8%;淡水产品0.29万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5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9.4%;股份制企业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

图片7.png

  图5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6.1%和72.5%。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0%;金属制品业增长0.6%;汽车制造业增长6.4%;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0.3%。

  表4  2020年分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全市

2.0

福田区

0.0

罗湖区

-16.5

盐田区

-3.2

南山区

4.6

宝安区

0.3

龙岗区

2.0

龙华区

2.0

坪山区

6.1

光明区

6.6

大鹏新区

-4.9

深汕特别合作区

-1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与上年持平。其中,出口交货值下降3.4%,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37.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5。

  表5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石墨及碳素制品

70687.53

18.7

服务机器人

万套

358.68

7.9

新能源汽车

109337

18.1

电子计算机整机

万台

3145.71

-4.8

服务器

万台

104.95

20.7

硬盘存储器

万台

378.71

-2.8

地面通信导航定向设备

2404

8.9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26079.22

13.8

彩色电视机

万台

5315.68

7.5

集成电路

亿块

304.77

-13.0

液晶显示屏

亿片

9.14

-19.3

智能手环

万台

576.96

-33.9

电子元件

亿只

3326.13

13.2

电工仪器仪表

万台

3076.47

1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7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01.33亿元,下降1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62.95亿元,下降4.0%;股份制企业1933.33亿元,增长9.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2.73亿元,增长14.3%。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13.26亿元,下降38.7%;制造业2420.48亿元,增长1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94.83亿元,下降3.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35元,减少0.4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上升0.57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56.0%,下降2.8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1.56万元/人,增长5.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46.6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77.69亿元,增长9.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11.71亿元,比上年下降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3.84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8.52亿元,下降20.4%;金融业增加值4189.63亿元,增长9.1%;房地产业增加值2573.95亿元,增长4.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084.35亿元,增长6.4%。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937.7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3%,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9.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8.1%。

  物流业增加值27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469.27万吨,下降4.7%。货物运输周转量2015.25亿吨公里,下降10.1%。

  表6  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41469.27

-4.7

铁路

万吨

126.54

5.1

公路

万吨

32962.61

-5.0

水路

万吨

8243.38

-3.9

民航

万吨

136.74

17.1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015.25

-10.1

铁路

亿吨公里

1.47

10.5

公路

亿吨公里

438.16

-3.6

水路

亿吨公里

1551.46

-12.2

民航

亿吨公里

24.16

23.5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3739.72万人,比上年下降35.2%。旅客运输周转量787.50亿人公里,下降39.7%。

  表7  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13739.72

-35.2

铁路

万人次

4659.15

-46.7

公路

万人次

5105.11

-19.9

水路

万人次

160.46

-69.9

民航

万人次

3815.00

-31.5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787.50

-39.7

铁路

亿人公里

140.73

-43.9

公路

亿人公里

59.37

-55.2

水路

亿人公里

0.71

-69.7

民航

亿人公里

586.69

-36.3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6505.66万吨,比上年增长2.8%;集装箱吞吐量2654.77万标箱,增长3.0%,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294.50万标箱,下降0.5%。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6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6个。

  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3791.6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8.4%。年末国际客运航线62条。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58.89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280.33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85.5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67.89万辆。

图片8.png

  图6  2016-2020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7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邮政业务量(2010年价格)1792.61亿元,增长23.0%;电信业务量(2015年价格)2677.68亿元,增长2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0.8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682.07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5.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483.51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3.0%,民间投资增长14.5%,港澳台商经济投资下降17.7%,外商经济投资下降14.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4%。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3%。工业投资增长0.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5%。

图片9.png

  图7  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表8  2020年分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比上年增长(%)

非房地产开发投资

比上年增长(%)

全市

8.2

16.4

2.3

福田区

16.5

-0.1

31.8

罗湖区

10.2

56.2

-22.8

盐田区

12.8

30.6

1.4

南山区

-6.6

1.2

-12.7

宝安区

14.6

50.0

-1.6

龙岗区

0.0

-12.2

13.1

龙华区

14.6

31.0

-3.8

坪山区

6.0

5.8

6.1

光明区

27.6

57.3

16.3

大鹏新区

14.8

55.9

-1.7

深汕特别合作区

37.4

35.3

38.0

  表9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8.2

农、林、牧、渔业

74.4

采矿业

133.7

制造业

-5.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4

建筑业

-100.0

批发和零售业

-24.1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0.5

住宿和餐饮业

-26.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5

金融业

-4.6

房地产业

10.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5.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13.5

教育

66.6

卫生和社会工作

94.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0.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8.0

  表10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9661.44

21.3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4793.00

21.0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640.88

12.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41.00

12.3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929.16

12.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772.53

17.3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4.83亿元,比上年下降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683.56亿元,下降4.2%;餐饮收入额981.27亿元,下降12.6%。

图片10.png

  图8  201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表11  2020年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

8664.83

-5.2

福田区

2046.98

-7.0

罗湖区

1216.54

-5.6

盐田区

119.25

-3.3

南山区

1240.49

-6.3

宝安区

1289.75

-7.0

龙岗区

1270.14

-3.6

龙华区

1063.03

-1.8

坪山区

151.95

1.5

光明区

196.26

0.2

大鹏新区

42.29

-6.9

深汕特别合作区

28.16

-6.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6%,饮料类增长7.7%,烟酒类下降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9.3%,化妆品类下降11.8%,金银珠宝类增长5.4%,日用品类下降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6%,中西药品类增长14.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7%,家具类下降22.4%,通讯器材类下降14.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1.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1.2%,汽车类下降1.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总额16972.66亿元,增长1.5%;进口总额13529.86亿元,增长3.6%。出口总额连续二十八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表12  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30502.53

2.4

货物出口总额

16972.66

1.5

总额中:国有企业

1316.96

1.0

民营、集体及其他企业

9402.05

3.1

“三资”企业

6253.65

-0.7

总额中:一般贸易

8133.28

7.2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18.26

-49.6

进料加工贸易

5006.54

-11.1

其他贸易

3814.58

10.2

总额中:机电产品

13001.62

1.7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

8432.50

4.3

货物进口总额

13529.86

3.6

总额中:国有企业

504.99

9.9

民营、集体及其他企业

8759.45

8.0

“三资”企业

4265.43

-5.2

总额中:一般贸易

6840.96

4.2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15.95

-65.6

进料加工贸易

3205.17

-6.4

其他贸易

3467.77

14.4


图片1.png

  图9  2016-2020年货物出口和进口总额

  表13  202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中国香港

6031.17

-5.8

76.63

38.5

美国

2749.34

18.4

330.54

0.0

中国台湾

195.07

5.1

2785.87

9.6

韩国

289.20

-0.6

1272.28

6.7

日本

552.66

8.4

948.83

3.5

东盟

1542.25

2.6

3204.51

6.5

欧盟27国(不含英国)

2092.83

6.4

704.66

3.1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434个,比上年下降2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6.83亿美元,增长11.2%。

  表14  2020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增长速度

行业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总计

235.28

14.6

86.83

11.2

农、林、牧、渔业

0.40

-21.3

采矿业

0.24

制造业

20.58

35.4

4.31

-52.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1

2150.5

建筑业

1.86

-61.5

1.10

1103.3

批发和零售业

48.85

28.8

5.23

-4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98

-72.6

5.85

62.7

住宿和餐饮业

0.88

77.7

0.06

-63.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7.44

26.0

10.31

15.4

金融业

14.81

5.3

6.75

343.5

房地产业

31.87

325.5

3.01

-72.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0.83

-15.7

38.48

34.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5.11

-42.7

9.83

69.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07

41469.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16

2.3

0.04

-70.7

教育

0.38

-87.7

1.74

62046.4

卫生和社会工作

0.35

1575.4

0.01

-77.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26

125.1

0.12

30.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897.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020.54亿元,增长14.4%。

  表15  2020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及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01897.31

21.4

其中:住户存款

19031.88

16.6

非金融企业存款

48828.94

20.2

各项贷款余额

68020.54

14.4

其中:住户贷款

25507.05

13.8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40115.31

15.9

  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62.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0%。其中,股票成交金额122.84万亿元,增长68.2%;债券成交金额36.44万亿元,增长43.2%;基金成交金额2.87万亿元,增长24.3%。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34.19万亿元,增长44.0%。上市公司流通市值26.36万亿元,增长44.7%。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354家,比上年增加149家。上市股票2390只,增加148只。其中,A股2345只,增加150只;B股45只,减少2只。总发行股本22855.42亿股,增长6.2%;总流通股本18852.02亿股,增长8.9%。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453.51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363.37亿元,增长0.4%;人身险业务收入1090.14亿元,增长6.6%。各项赔付支出373.78亿元,增长2.7%。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199.65亿元,下降10.6%;人身险业务支出174.13亿元,增长23.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比上年增长3.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581元,下降5.9%。恩格尔系数为30.8%。

图片12.png

  图10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年末全市有1268.55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22.44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表16  2020年末全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

指标

参保人数(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268.55

4.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13

10.8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302.93

5.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05.63

2.9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222.44

4.8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1304.79

4.7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241.74

4.7

  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53个,比上年末增加6个,床位12147张,增长19.0%。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484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05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48.60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713所,比上年增加71所;毕业生54.41万人,招生66.23万人,在校学生242.16万人,分别增长5.7%、3.5%和4.3%。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881所,增加45所;在园幼儿55.97万人,增长2.7%。有小学347所,增加7所;在校学生109.12万人,增长2.1%。有普通中学435所,增加18所;在校学生51.76万人,增长8.4%。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3.62万人,增长20.3%。

  全年全市普通本专科招生4.16万人,在校生11.00万人,毕业生2.23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11万人,在校生3.32万人,毕业生1.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招生1.08万人,在校研究生2.28万人,毕业生0.54万人。

  表17  2020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增长速度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绝对数

(万人)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万人)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万人)

比上年增长(%)

普通高等学校

5.24

37.7

13.62

20.3

2.80

8.1

成人高等学校

1.11

-27.0

3.32

-8.7

1.13

42.3

中等职业学校

1.25

-9.6

3.91

-0.8

1.21

-6.3

技工学校

1.48

3.4

4.27

5.4

0.79

-15.0

普通中学

19.32

11.0

51.76

8.4

14.20

6.8

普通初中

13.72

9.9

36.73

8.1

9.97

9.4

普通高中

5.60

13.9

15.03

9.3

4.23

1.3

小学

19.07

-6.5

109.12

2.1

15.07

7.7

特殊教育学校

343(人)

-19.1

1873(人)

28.1

132(人)

-41.1

工读学校

2(人)

-33.3

24(人)

-40.0

21(人)

10.5

幼儿园

18.71

4.1

55.97

2.7

19.20

3.3



图片2.png

  图11  2016-2020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8万人,比上年增长9.4%,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57.6万人,增长7.7%。年末全市各级创新载体268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124个,省级创新载体957个,市级创新载体1600个。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710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922.67万册(件),比上年增长7.6%。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55座,美术馆12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77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20.0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0.7%;国内过夜游客4878.75万人次,下降33.8%。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16.91万人次,下降88.0%;港澳同胞94.62万人次,下降78.5%;台湾同胞8.53万人次,下降79.8%。全年旅游外汇收入9.43亿美元,下降81.2%,国内旅游收入1318.72亿元,下降50.5%。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44.98%,比上年降低19.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4686个,比上年增加227个,其中医院14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2904张,增长22.6%,其中医院病床57672张,增长21.8%;卫生技术人员106261人,增长3.4%。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9001.8万人次,下降16.7%,其中处理急诊640.39万人次,下降16.2%;入院人次150.7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6.6%。

  全市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1.4%。其中优秀率为17.0%,良好率为40.7%,合格率为33.7%。

  十二、城市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水资源总量17.17亿立方米。全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21万立方米/日。全年公共供水总量17.75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4.94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居民家庭用水7.03亿立方米,增长1.0%。

  全年全市用电总量98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4.53亿千瓦时,增长6.6%;工业用电量491.60亿千瓦时,增长0.4%。

  年末公路总里程7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8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21310.53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8362辆,比上年下降0.6%。其中,公共汽车17004辆,下降0.6%;出租小汽车21358辆,下降0.7%。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3.80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1.1%。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422.6公里,增加106.6公里。轨道交通线路12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16.30亿人次,下降19.8%。

  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0.20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建成区绿地率37.4%。年末共有公园1206个,比上年增加116个,公园面积3.15万公顷,增长1.2%。年末排水管道长度16632.45公里。污水处理率98.1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27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07起,死亡264人。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和火灾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473起,死亡354人,直接经济损失7408.47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72起。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0.62人。

  注:1.本公报中2020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6-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已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

  4.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深圳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口径,与国家、广东省及内地城市有所不同。新兴产业增加值已剔除重复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5.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公报中龙岗区不含大鹏新区。

  7.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

  (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8.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深圳市县道网规划调整的函》(深交函〔2018〕238号)要求,取消我市范围内的县、乡道规划与县、乡道属性,原道路纳入市政道路体系管理。全市原县道250.31公里,乡道657.19公里从2018年开始,不纳入公路总里程统计。

  9.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部署,2014年起深圳全面实施一体化住户调查,调查样本数据汇总产生新口径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等收支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收支数据来自深圳市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证券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交通运输、港口生产、民用汽车保有量、物流业增加值数据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深圳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深圳市商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深圳海关;科学技术数据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教育数据来自深圳市教育局;文化、体育、出版、旅游数据来自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用电量数据来自深圳市供电局、蛇口供电公司;水资源、供水数据、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排水管道长度来自深圳市水务局;绿化覆盖率、公园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数据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低保、社区服务等数据来自深圳市民政局;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险、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收支数据、恩格尔系数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深圳市统计局。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