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5期(总第1098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19年政府公报 > 2019年第15期(总第1098期)

索 引 号:000000-10-2019-008404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发布日期:2019-04-29 15:23

名 称: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信息提供日期:2019-04-29 【字体:

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2019年4月19日

  2018年,深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9961.9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4237.94亿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8%。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090.59亿元,增长7.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6564.83亿元,增长1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131.20亿元,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9568元,增长3.2%,按2018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8647美元。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0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3.6%;物流业增加值2541.58亿元,增长9.4%;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1560.52亿元,增长6.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增长12.7%。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1  2018年分区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全市

24221.98

7.6

22.09

3.9

9961.95

9.3

14237.94

6.4

福田区

4018.26

7.4

1.63

-0.8

238.56

10.8

3778.07

7.1

罗湖区

2253.69

7.3

1.31

-27.3

81.65

2.2

2170.74

7.5

盐田区

612.76

7.1

0.14

-19.4

85.83

1.7

526.79

8.0

南山区

5018.36

4.5

1.07

8.7

2045.70

0.2

2971.59

9.1

宝安区

3612.18

8.7

1.36

30.9

1840.87

8.3

1769.94

9.0

龙岗区

4287.86

11.0

0.54

-2.7

2974.89

15.9

1312.43

0.8

龙华区

2401.82

10.3

0.30

-6.1

1438.76

16.2

962.76

2.1

坪山区

701.66

10.1

0.73

-19.9

450.95

6.1

249.98

20.6

光明区

920.59

7.3

1.74

23.9

588.51

7.7

330.34

6.3

大鹏新区

341.66

6.0

0.78

-8.7

187.85

0.8

153.02

13.4

深汕特别合作区

53.13

4.0

12.47

12.9

28.37

3.7

12.29

-2.2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772.02亿元,增长10.9%;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1240.73亿元,增长3.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1065.82亿元,增长10.7%;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990.73亿元,增长11.7%;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421.69亿元,下降11.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65.61亿元,增长8.6%;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298.58亿元,增长22.3%。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02.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83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54.70万人,增长4.6%,占常住人口比重34.9%;常住非户籍人口847.97万人,增长3.6%,占比重65.1%。全市各区人口分布见表2。

2  2018年末分区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

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户籍人口

非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常住户籍人口

常住非户籍人口

全市

1302.66

454.70

847.97

4.0

4.6

3.6

福田区

163.37

104.22

59.15

4.6

0.3

13.2

罗湖区

103.99

60.64

43.35

1.2

-1.1

4.7

盐田区

24.29

7.54

16.75

2.4

0.7

3.2

南山区

149.36

92.16

57.21

4.8

3.0

7.9

宝安区

325.78

57.29

268.49

3.5

6.4

2.8

龙岗区

238.64

72.78

165.86

4.7

11.4

2.0

龙华区

167.28

34.10

133.19

4.3

16.8

1.5

坪山区

44.63

7.40

37.22

4.3

14.0

2.5

光明区

62.50

7.74

54.76

4.7

10.5

4.0

大鹏新区

15.30

3.88

11.42

4.7

-1.5

7.0

深汕特别合作区

7.51

6.94

0.57

-0.7

2.0

-24.7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2%。

图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

图3  2014-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为100)

3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2.8

食品烟酒

3.2

衣着

0.4

居住

3.4

生活用品及服务

1.5

交通和通信

2.3

教育文化和娱乐

2.3

医疗保健

4.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9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3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2899.60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2.54亿元,下降6.8%。

图4  2014-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93万亩,比上年增长5.6%,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4.74万亩,增长7.1%。水果播种面积6.50万亩,下降31.6%。全年蔬菜产量15.87万吨,增长6.2%;水果产量4.15万吨,增长0.5%。主要畜产品产量见表4。

4  201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肉猪出栏量

万头

5.91

-15.7

猪肉产量

万吨

0.41

-32.8

家禽饲养量

万只

115.34

184.2

鲜牛奶产量

万吨

0.87

3.6

禽蛋产量

万吨

0.15

7.1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85万吨,比上年下降5.3%。其中,海产品7.57万吨,下降5.6%;淡水产品0.28万吨,增长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254.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21.4%;集体企业下降5.6%;股份制企业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2%。

图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2.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5.0%;通用设备制造业2.2%;金属制品业增长0.5%;汽车制造业增长12.4%;医药制造业增长25.0%。

图6  2014-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5  2018年分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全市

9.5

福田区

10.5

罗湖区

-0.9

盐田区

-3.1

南山区

-3.2

宝安区

7.5

龙岗区

18.1

龙华区

18.0

坪山区

5.0

光明区

5.5

大鹏新区

-2.5

深汕特别合作区

4.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13.2%,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43.2%。工业产品销售率96.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6。

6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万信道

42427.60

63.5

新能源汽车

万辆

9.99

191.1

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

万部

541.85

33.2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30870.73

-15.3

民用无人机

万架

294.50

4.4

工业机器人

21283.00

34.0

电视接收机顶盒

万台

9861.67

-0.9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亿只

98.88

-30.9

集成电路

亿块

255.11

8.0

液晶显示屏

亿片

11.08

-11.6

电子元件

亿只

1591.17

7.7

光纤

万千米

1240.71

12.8

服务器

万台

89.19

35.5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千瓦

239361.49

33.6

石墨及碳素制品

12095.63

-3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174.4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利润总额2022.14亿元,下降4.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1.11万元/人,增长19.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3.73%,提高24.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2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71.02亿元,增长24.1%。

图7  2014-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6%;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6.7%;民间投资增长12.5%;港澳台商经济投资下降22.6%;外商经济投资增长30.3%。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4%。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1%。

图8  2014-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7  2018年分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比上年增长(%)

非房地产开发投资

比上年增长(%)

全市

20.6

23.6

18.4

福田区

24.1

11.1

47.2

罗湖区

22.9

25.8

20.7

盐田区

3.6

-13.4

11.6

南山区

21.6

26.6

18.1

宝安区  

30.3

35.7

27.4

龙岗区

18.7

29.2

10.0

龙华区

20.9

20.4

21.5

坪山区  

3.5

4.9

2.8

光明区

28.8

41.2

24.8

大鹏新区

11.8

-29.5

27.0

深汕特别合作区

-15.0

124.2

-24.4

8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20.6

农、林、牧、渔业

-34.9

采矿业

制造业

4.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4.2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39.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4.1

住宿和餐饮业

312.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9.7

金融业

19.8

房地产业

22.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0.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8.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88.8

教育

33.8

卫生和社会工作

14.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2.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2.2

9  2018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商品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6747.69

18.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450.31

15.4

商品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261.56

-8.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24.91

-32.0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722.01

7.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8.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424.38亿元,增长7.4%;餐饮收入额744.49亿元,增长8.4%。

图9  2014-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10  2018年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

6168.87

7.6

福田区

1824.75

7.4

罗湖区

1310.26

7.5

盐田区

81.45

8.5

南山区

810.40

7.3

宝安区

811.99

7.4

龙岗区

768.56

8.2

龙华区

276.27

7.7

坪山区 

81.13

7.7

光明区

127.38

9.1

大鹏新区

63.70

7.8

深汕特别合作区

12.97

7.3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3081.4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批发销售总额27658.51亿元,增长9.7%。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4.1%;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3.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3.2%;书报杂志类增长12.5%;日用品类增长8.5%;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8.7%;通讯器材类下降5.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7%;金银珠宝类下降2.5%;汽车类增长25.9%。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983.7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出口总额16274.69亿元,下降1.6%;进口总额13709.05亿元,增长19.4%。出口总额连续二十六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11  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29983.74

7.0

货物出口总额

16274.69

-1.6

总额中:国有企业

1233.37

-18.6

民营、集体及其它企业

8163.04

0.7

“三资”企业

6878.28

-0.6

总额中:一般贸易

7194.92

0.7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82.48

34.9

进料加工贸易

6300.15

10.6

其他贸易

2697.14

-25.9

总额中:机电产品

12792.96

2.5

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

8254.95

6.9

货物进口总额

13709.05

19.4

总额中:国有企业

411.14

-24.4

民营、集体及其它企业

7955.7

28.9

“三资”企业

5342.21

12.1

总额中:一般贸易

6678.49

12.1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89.35

36.9

进料加工贸易

4219.39

24.3

其他贸易

2721.82

31.7

图10  2014-2018年货物出口和进口总额

12  201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香港

6758.33

4.0

49.46

-8.9

美国

2383.94

-5.8

380.29

-2.6

台湾

143.86

8.7

2596.09

22.0

韩国

260.44

-10.3

1374.04

22.6

日本

483.73

-0.4

981.73

8.9

东盟

1330.3

-10.8

2984.65

35.7

欧盟28

2064.51

-3.4

651.18

6.3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4834个,比上年增长119.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2.03亿美元,增长10.8%。

13  201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增长速度

行业

合同外资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

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

比上年

增长(%)

总计

2824526

-23.3

820301

10.8

农、林、牧、渔业

813

-98.9

3

-40.0

采矿业

266

制造业

160580

-12.5

174025

82.2

 

行业

合同外资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

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

比上年

增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488

5728.6

建筑业

10845

24.2

811

-46.8

批发和零售业

505296

-9.8

89680

-18.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2297

802.2

48859

342.5

住宿和餐饮业

5078

23.8

243

-67.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83570

31.7

41542

110.6

金融业

173872

-87.6

77900

-12.2

房地产业

78104

-26.5

164843

-19.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81241

8.1

204015

27.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14096

8.2

17066

-65.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83

1739.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748

-1.9

482

995.5

教育

2700

22.0

4

-69.2

卫生和社会工作

916

17.0

-1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103

149.5

82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2763.63万吨,比上年增长1.5%。货物运输周转量2173.97亿吨公里,下降5.6%。

14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32763.63

1.5

   铁路

万吨

69.58

-1.5

   公路

万吨

24609.70

2.7

   水运

万吨

7975.98

-2.1

   民航

万吨

108.37

9.9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173.97

-5.6

   铁路

亿吨公里

0.82

10.8

公路

亿吨公里

391.89

2.3

水运

亿吨公里

1764.35

-7.3

民航

亿吨公里

16.91

13.0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9872.47万人,比上年增长9.5%。旅客运输周转量1180.52亿人公里,增长8.1%。

15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19872.47

9.5

铁路

万人

8196.81

16.4

公路

万人

6135.79

2.2

水运

万人

518.01

11.1

民航

万人

5021.86

8.4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180.52

8.1

铁路

亿人公里

235.64

12.1

公路

亿人公里

126.75

2.5

水运

亿人公里

2.28

6.5

民航

亿人公里

815.85

7.9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126.71万吨,比上年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2573.59万标箱,增长2.1%,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313.07万标箱,增长2.8%。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5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5个。

  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4934.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年末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城市45个,通航国家24个。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36.6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65.4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82.8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66.21万辆。

图11  2014-2018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5年价格)2772.31亿元,比上年增长67.1%。其中,邮政业务量(2010年价格)1149.97亿元,增长25.6%;电信业务量1622.34亿元,增长11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9.8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77.60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0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903.70万户。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220.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国内过夜游客5187.71万人次,增长7.7%。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172.96万人次,下降2.6%;港澳同胞1009.39万人次,增长2.1%;台湾同胞37.86万人次,下降8.2%。全年旅游外汇收入51.18亿美元,增长2.6%。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9.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2.52亿人次;入出境交通工具1510.60万辆次。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72550.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52539.79亿元,增长13.4%。

16  2018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年初增加数(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

72550.36

2738.17

其中:住户存款

13810.06

2510.05

        非金融企业存款

34898.69

1976.06

各项贷款余额

52539.79

6087.19

其中:住户贷款

19942.95

2295.68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29916.02

3564.67

  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735738.87亿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股票成交金额499774.39亿元,下降19.0%,A股总成交金额499527.90亿元,下降19.0%,B股总成交金额246.49亿元,下降41.6%;债券成交金额204911.35亿元,增长15.4%。总成交股数44802.60亿股,增长1.9%。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65409.02亿元,下降29.8%。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21095.45亿元,下降27.9%。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134家,比上年增加45家。上市股票2172只,增加45只。其中,A股2124只,增加46只;B股48只。总发行股本19872.07亿股,增长7.7%;总流通股本15550.33亿股,增长11.7%。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19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344.20亿元,增长21.9%;人身险业务收入847.32亿元,增长13.4%。各项赔付支出364.76亿元,增长41.9%。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227.92亿元,增长60.6%;人身险业务支出136.84亿元,增长18.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3.60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535.02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恩格尔系数为29.2%。

图12  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年末全市有1157.00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27.36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17  2018年末全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

指标

参保人数(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157.00

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0.78

-1.6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195.25

3.8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71.67

10.8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127.36

3.5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1202.62

3.6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140.38

3.6

  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45个,比上年末增加10个,床位数9497张,增长15.2%;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数8875个,增长1.0%。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数624张。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13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052.37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551所,比上年增加114所;毕业生50.02万人,招生63.63万人,在校学生220.92万人,分别增长9.3%、5.9%和6.1%。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771所,增加88所;在园幼儿52.42万人,增长3.8%。有小学344所,增加2所;在校学生102.80万人,增长6.6%。有普通中学390所,增加22所;在校学生44.80万人,增长7.3%。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10.38万人,增长7.4%。

  全年全市普通本专科招生2.71万人,在校生8.62万人,毕业生2.31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25万人,在校生2.70万人,毕业生0.7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招生0.65万人,在校研究生1.76万人,毕业生0.49万人。

18  2018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增长速度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绝对数

(万人)

比上年

增长(%)

绝对数

(万人)

比上年

增长(%)

绝对数(万人)

比上年

增长(%)

普通高等学校

3.37

7.2

10.38

7.4

2.79

10.5

成人高等学校

1.28

40.1

2.80

18.6

0.77

59.5

中等职业学校

1.29

-1.0

3.89

-0.8

1.27

4.4

技工学校

1.27

18.9

3.71

6.4

0.81

14.0

普通中学

16.41

7.7

44.80

7.3

12.41

3.7

普通初中

11.81

8.5

31.69

9.1

8.28

3.1

普通高中

4.60

5.7

13.11

3.2

4.13

5.0

小学

20.63

13.7

102.80

6.6

13.04

8.7

特殊教育学校

195(人)

4.3

1187(人)

13.1

91(人)

-15.0

工读特校

10(人)

-80.0

32(人)

-59.0

50(人)

138.1

幼儿园

19.37

-4.4

52.42

3.8

18.91

12.2

图13  2014-2018年各类教育在校生人数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6.60万人,比上年增长8.3%,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50.90万人,增长9.5 %。全年新增各级创新载体189个。新增创新载体中,重点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165个。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2.86万件和14.02万件,分别增长29.1%和48.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7.00万件和2.13万件,分别增长16.1%和12.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1万件,减少11.6%。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650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295.80万册(件),比上年增长5.3%。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50座,美术馆11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市电影放映企业数286个,增长14.4%;电影发行企业数3个。

  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3806个,比上年增加314个,其中医院139个,增加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551张,增长8.4%,其中医院病床43569张,增长9.2%。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9.37万人,增长9.8%。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9985.87万人次,增长0.3%,其中处理急诊673.83万人次。入院人次162.03万人次,增长7.4%。病床使用率84.0%。

  全市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89.7%。其中,优秀率为11.9%,良好率为38.7%,合格率为39.1%。

  十二、城市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00.4万立方米/日,全年用水总量20.33亿立方米。公共供水总量17.95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5.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7%;居民家庭用水6.57亿立方米,增长3.0%。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0%。

  全年全市用电总量917.2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8.39亿千瓦时,下降1.9%;工业用电量490.77亿千瓦时,增长1.9%。

  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726.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7.16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21259.09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8728辆,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公共汽车17177辆,下降1.5%;出租小汽车21551辆,增长17.3%。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20.17亿人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296.72公里,轨道交通线路9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18.87亿人次,增长14.0%。桥梁数3173座。

  全市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0.18万公顷。年末共有公园973个,比上年增加31个,公园面积3.10万公顷,增长41.0%。城市污水处理率9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8403.7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率为0.0125人/亿元。生产安全事故362起,比上年下降9.0%;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和火灾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551起,下降17.4%。

  注:1.本公报所列2018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4-2017年数据为年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14-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已作研发支出纳入调整。

  3.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深圳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口径,与国家、广东省及内地城市有所不同。新兴产业增加值已剔除重复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公报中龙岗区不含大鹏新区。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从2016年开始实施事故统计改革,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方式均发生变化,我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均转换为可比口径后计算。

  7.建成区面积根据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一上”结果统计,最终以年末基础库统计结果为准。

  8.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深圳市县道网规划调整的函》(深交函〔2018〕238号)要求,取消我市范围内的县、乡道规划与县、乡道属性,原道路纳入市政道路体系管理。全市原县道250.31公里,乡道657.19公里从2018年开始,不纳入公路总里程统计。

  9.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部署,2014年起深圳全面实施一体化住户调查,调查样本数据汇总产生新口径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等收支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收支数据来自深圳市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证券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交通运输、港口生产、民用汽车保有量、物流业增加值数据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深圳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口岸出入境数据来自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深圳市商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深圳海关;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数据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利数据来自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深圳市教育局;文化、体育、出版、旅游数据来自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用电量数据来自深圳市供电局、蛇口供电公司;供水数据来自深圳市水务局;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数据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成区面积数据来自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低保、社区服务等数据来自深圳市民政局;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险、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收支数据、恩格尔系数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深圳市统计局。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