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16期(总第1048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18年政府公报 > 2018年第16期(总第1048期)

索 引 号:000000-10-2018-007969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发布日期:2018-04-28 11:09

名 称:深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信息提供日期:2018-04-28 【字体:

深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2018年4月17日

  2017年,深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全市经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52.8%;第二产业增加值9266.8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3.02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6%。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306.54亿元,增长9.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743.87亿元,增长13.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5302.47亿元,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183127元,增长4.0%,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23美元。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0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5.7%;物流业增加值2276.39亿元,增长9.8%;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29.75亿元,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59.69亿元,增长12.2%。

图1  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表1  2017年分区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全市

22438.39

8.8

18.54

52.8

9266.83

8.8

13153.02

8.8

福田区

3820.56

8.4

1.04

63.0

210.34

3.7

3609.18

8.7

罗湖区

2161.19

8.6

0.70

2.0

73.69

2.9

2086.79

8.8

盐田区

585.49

8.5

0.26

408.6

86.67

4.0

498.56

9.3

南山区

4601.50

9.1

1.77

-21.5

2044.95

6.9

2554.78

11.4

宝安区

3448.36

9.2

1.16

15.1

1796.45

9.4

1650.75

8.8

龙岗区

3858.62

9.8

0.91

165.8

2614.35

10.7

1243.37

7.8

龙华区

2130.16

8.8

0.19

6.0

1235.59

9.8

894.39

7.6

坪山区

605.06

12.1

1.19

64.0

435.37

13.2

168.51

9.1

光明新区

850.12

9.8

2.02

32.9

552.07

11.2

296.03

6.8

大鹏新区

330.02

6.8

0.94

-4.9

190.36

4.1

138.72

11.2

深汕特别合作区

47.32

17.9

8.36

38.5

27.01

11.9

11.94

18.1

  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40.9%。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59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互联网产业增加值1022.75亿元,增长23.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454.15亿元,增长15.1%;生物产业增加值295.94亿元,增长24.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676.40亿元,增长15.4%;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671.10亿元,增长12.7%;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

  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0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146.64亿元,增长30.5%;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639.64亿元,增长15.1%;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98.12亿元,增长19.5%。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34.72万人,增长11.3%,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户籍人口818.11万人,增长1.4%,占比重65.3%。全市各区人口分布见表2。

表2  2017年末分区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

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户籍人口

非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非户籍人口

全市

1252.83

434.72

818.11

4.6

11.3

1.4

福田区

156.12

103.87

52.25

4.0

8.9

-4.7

罗湖区

102.72

61.33

41.39

2.3

3.6

0.4

盐田区

23.72

7.49

16.23

4.7

12.5

1.6

南山区

142.46

89.44

53.02

5.0

10.4

-2.9

宝安区

314.90

53.84

261.06

4.4

12.8

2.8

龙岗区

227.89

65.31

162.58

6.3

20.8

1.4

龙华区

160.37

29.20

131.17

3.5

20.2

0.4

坪山区

42.80

6.49

36.31

4.9

18.4

2.8

光明新区

59.68

7.01

52.67

6.4

3.2

6.9

大鹏新区

14.61

3.94

10.67

3.7

0.3

5.0

深汕特别合作区

7.57

6.81

0.76

9.6

10.0

5.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8%。

图2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

图3  2013—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为100)

表3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4

食品烟酒

0.2

衣着

3.2

居住

0.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5

交通和通信

1.6

教育文化和娱乐

2.5

医疗保健

6.2

其他用品和服务

1.2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2654.89亿元,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94.70亿元,增长9.1%。

图4  2013—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31万亩,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3.76万亩,增长50.2%。水果播种面积7.00万亩,增长19.7%。全年蔬菜产量14.95万吨,增长33.1%;水果产量4.13万吨,增长8.7%。主要畜产品产量见表4。

表4  2017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肉猪出栏量

万头

6.96

77.6

猪肉产量

万吨

0.48

50.0

家禽饲养量

万只

59.03

15.0

鲜奶产量

万吨

0.95

11.8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29万吨,比上年下降11.9%。其中,海产品8.02万吨,下降11.5%;淡水产品0.27万吨,下降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7.6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9.18亿元,下降3.9%;集体企业增加值0.14亿元,下降4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859.01亿元,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175.22亿元,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531.86亿元,增长6.9%;重工业增加值6555.76亿元,增长9.9%。

图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分行业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五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7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541.77亿元,增长7.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28.05亿元,增长6.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24.12亿元,增长5.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243.80亿元,下降9.7%。

图6  2013—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表5  2017年分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

8087.62

9.3

福田区

150.61

2.2

罗湖区

57.12

0.7

盐田区

71.68

2.6

南山区

1860.26

7.1

宝安区

1545.01

9.7

龙岗区

2240.65

12.0

龙华区

1134.47

12.0

坪山区

350.02

14.2

光明新区

441.89

13.2

大鹏新区

208.49

4.5

深汕特别合作区

27.41

1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977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出口交货值12591.91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42.3%。工业产品销售率97.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6。

表6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万信道

25976.27

-20.3

新能源汽车

万辆

3.43

-43.3

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

万部

385.23

81.0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30896.04

-5.1

民用无人机

万架

282.08

68.8

工业机器人

14512

74.4

电视接收机顶盒

万台

9526.11

27.5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亿只

142.98

12.9

集成电路

亿块

218.60

19.5

电子元件

亿只

1405.53

7.8

光纤

万千米

535.30

11.6

服务器

万台

64.41

-0.2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千瓦

99225.84

19.8

石墨及碳素制品

16738.32

10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114.7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2024.21亿元,增长13.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26万元/人,增长18.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5.73%,比上年提高25.0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96.5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9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图7  2013—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14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135.86亿元,增长21.6%;非房地产开发投资3011.46亿元,增长25.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355.83亿元,增长42.4%;民间投资2627.29亿元,增长22.5%;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682.72亿元,下降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1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第三产业投资4235.88亿元,增长23.4%。分行业看,工业投资915.89亿元,增长27.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2.97亿元,增长71.9%。

图8  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表7  2017年分区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

非房地产开发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

5147.32

23.8

2135.86

21.6

3011.46

25.4

福田区

374.51

24.8

239.40

32.6

135.10

13.1

罗湖区

228.98

24.2

98.80

6.3

130.18

42.3

盐田区

148.65

21.3

47.10

13.0

101.55

25.5

南山区

1096.76

23.5

457.94

30.7

638.82

18.8

宝安区

817.06

25.6

280.45

-4.1

536.61

49.9

龙岗区

946.69

24.0

428.99

14.6

517.70

32.9

龙华区

618.27

24.9

331.70

33.6

286.57

16.2

坪山区

377.66

26.8

134.48

59.1

243.18

14.0

光明新区

371.56

22.8

91.18

17.6

280.38

24.6

大鹏新区

77.66

5.2

20.82

48.6

56.84

-5.0

深汕特别合作区

89.51

11.5

4.99

3155.9

84.52

5.5

表8  2017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行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5147.32

23.8

  农、林、牧、渔业

0.21

-93.3

  采矿业

  制造业

795.94

25.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9.95

45.3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30.66

33.0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508.75

13.5

  住宿和餐饮业

7.83

-20.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91.83

-15.3

  金融业

57.18

-22.5

  房地产业

2602.40

24.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5.49

73.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3.39

2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13.09

42.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93

-36.8

  教育

91.51

28.5

  卫生和社会工作

56.63

48.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47

-37.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8.02

120.2

表9   2017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商品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5709.34

10.3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989.42

-2.9

商品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285.06

-41.8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83.79

-34.5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671.03

-8.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335.28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额680.91亿元,增长7.3%。

图9  201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表10  2017年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

6016.19

9.1

福田区

1817.51

9.2

罗湖区

1256.78

9.1

盐田区

77.39

8.9

南山区

803.87

9.1

宝安区

779.06

9.0

龙岗区

732.12

9.2

龙华区

287.80

9.2

坪山区

77.64

9.5

光明新区

120.31

9.0

大鹏新区

60.89

8.7

深汕特别合作区(9—12月)

2.81

4.7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148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批发销售总额26159.83亿元,增长10.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4%;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5.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5.9%;书报杂志类增长2.3%;日用品类增长13.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56.4%;通讯器材类增长7.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5%;金银珠宝类增长5.5%;汽车类下降1.3%。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80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出口总额16533.57亿元,增长5.5%;进口总额11477.89亿元,增长7.9%。出口总额连续25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表11  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28011.46

6.4

货物出口总额

16533.57

5.5

总额中:国有企业

1515.14

2.8

民营、集体及其它企业

8099.17

9.7

        “三资”企业

6919.26

1.4

总额中:一般贸易

7134.20

10.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61.12

-44.8

进料加工贸易

5697.36

4.8

其他贸易

3640.89

-0.6

总额中:机电产品

12537.58

1.7

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

7713.18

-3.6

货物进口总额

11477.89

7.9

总额中:国有企业

543.58

-1.7

民营、集体及其它企业

6168.25

15.2

“三资”企业

4766.06

0.7

总额中:一般贸易

5950.73

12.2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65.26

-44.8

进料加工贸易

3394.21

10.9

其他贸易

2067.69

-4.2

图10  2013—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表12  2017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香港

6489.68

-5.8

54.32

-23.0

美国

2531.53

20.2

390.42

-5.1

日本

485.88

9.0

901.39

1.6

欧盟28

2136.25

9.4

612.63

12.2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757个,比上年增长63.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01亿美元,增长9.9%。

表13  2017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增长速度

行业

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实际外资金额(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总计

3683974

-29.4

740126

9.9

农、林、牧、渔业

72941

2725.0

5

制造业

183435

6.6

95539

97.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7

建筑业

8733

-53.1

1525

797.1

批发和零售业

560473

47.8

109316

99.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2376

901.3

11041

-10.1

住宿和餐饮业

4610

-86.6

754

33.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67195

438.4

19727

-44.9

金融业

1400925

-58.0

88726

-17.1

房地产业

106256

-62.3

204094

6.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22466

25.8

160434

-23.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7858

35.6

48787

351.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8

-68.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936

64.8

44

-79.1

教育

2214

754.8

13

卫生和社会工作

783

244.9

12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48

-82.5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2269.28万吨,比上年增长3.5%。货物运输周转量2302.53亿吨公里,增长2.5%。

表14  201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32269.28

3.5

  铁路

万吨

70.66

-2.1

  公路

万吨

23952.51

0.7

  水运

万吨

8147.49

13.0

  民航

万吨

98.62

5.3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302.53

2.5

  铁路

亿吨公里

0.74

10.5

公路

亿吨公里

383.07

4.1

水运

亿吨公里

1903.75

2.1

民航

亿吨公里

14.97

6.3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8142.24万人,比上年增长6.7%。旅客运输周转量1092.39亿人公里,增长6.4%。

表15  201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18142.24

6.7

铁路

万人

7041.89

6.4

公路

万人

6001.05

7.5

水运

万人

466.40

2.7

民航

万人

4632.90

6.4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092.39

6.4

铁路

亿人公里

210.16

4.3

公路

亿人公里

123.63

6.0

水运

亿人公里

2.14

7.0

民航

亿人公里

756.46

7.0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4136.28万吨,比上年增长12.7%;集装箱吞吐量2520.87万标箱,增长5.1%,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277.89万标箱,增长3.1%。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5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4个。

  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456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年末机场通航城市161个,通航国家17个。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21.4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75.73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84.6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69.92万辆。

图11  2013—2017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价格)1645.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邮政业务量901.81亿元,增长35.3%;电信业务量743.74亿元,增长82.8%。全年邮政函件业务量2.21亿件,增长4.5%;国内快递业务量6219.21万件,增长83.4%,快递业务收入24.77亿元,增长1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8.3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679.20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3.10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81.00万户。

  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6021.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其中入境游客1207.01万人次,增长3.1%;国内游客4814.98万人次,增长6.4%。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177.56万人次,增长5.5%;港澳同胞988.20万人次,增长2.6%;台湾同胞41.25万人次,增长4.0%。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9.86亿美元,增长5.5%。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9.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2.42亿人次;入出境交通工具1586.50万辆(艘)次。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69668.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46329.33亿元,增长14.3%。

表16  2017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

指标

金额(亿元)

比年初增加额(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

69668.31

5785.63

其中:住户存款

11159.78

403.69

      非金融企业存款

33014.86

4998.61

各项贷款余额

46329.33

5802.42

其中:住户贷款

17647.27

2511.82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26238.60

3180.45

  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814333.31亿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股票成交金额616855.01亿元,下降20.5%,A股总成交金额616433.07亿元,下降20.5%,B股总成交金额421.94亿元,下降15.9%;企业债券成交金额48.33亿元,下降48.5%;国债成交金额137.48亿元,增长269.1%。总成交股数43981.53亿股,下降11.7%。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235761.26亿元,增长5.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67932.47亿元,增长9.5%。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89家,比上年增加219家。上市股票2127只,增加219只,其中,A股2078只,增加219只;B股49只。总发行股本18458.32亿股,增长15.1%;总流通股本13925.42亿股,增长18.4%。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0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82.31亿元,增长18.9%;人身险业务收入747.44亿元,增长25.2%。各项赔付支出257.13亿元,增长17.7%。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141.96亿元,增长18.7%;人身险业务支出115.17亿元,增长16.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38.00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320.12元,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6%。恩格尔系数为30.0%。

图12  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年末全市有1133.53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89.49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表17  2017年末全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

指标

参保人数(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133.53

10.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0.79

6.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151.01

5.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45.10

23.3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089.49

6.2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1160.57

6.4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100.68

1.6

  其中:异地劳务工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

926.83

-0.6

  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35个,床位数8247张,比上年末增长15.9%。社会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数600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数5126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64.42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437所,比上年增加127所;毕业生45.77万人,招生60.08万人,在校学生208.27万人,分别增长3.5%、8.6%和6.3%。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683所,增加104所;在园幼儿50.50万人,增长9.0%。有小学342所,增加5所;在校学生96.45万人,增长5.9%。有普通中学368所,增加16所;在校学生41.76万人,增长5.3%。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在校学生9.67万人,增长5.2%。

  全年全市普通本专科招生2.56万人,在校生8.06万人,毕业生2.09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0.89万人,在校生2.14万人,毕业生0.4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招生0.58万人,在校研究生1.61万人,毕业生0.43万人。

表18  2017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增长速度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万人

比上年增长(%)

万人

比上年增长(%)

万人

比上年增长(%)

普通高等学校

3.14

10.1

9.67

5.2

2.53

-0.8

中等职业学校

1.30

-6.9

3.92

-1.1

1.22

6.6

技工学校

1.07

2.0

3.49

0.71

-7.8

普通中学

15.24

6.1

41.76

5.3

11.96

-1.4

初中

10.88

7.7

29.05

6.7

8.03

-3.4

高中

4.36

2.3

12.71

2.3

3.94

3.0

小学

18.15

4.4

96.45

5.9

11.99

8.1

工读特校

0.02

34.7

0.11

10.5

0.01

26.7

幼儿园

20.25

16.4

50.50

9.0

16.86

9.0

图13  2013—2017年各类教育在校生人数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3.80万人,比上年增长6.7%,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46.50万人,增长6.9%。全年新增各级创新载体189个。新增创新载体中,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141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孵化器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8个。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7.71万件和9.43万件,分别增长21.9%和25.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03万件和1.89万件,分别增长7.0%和7.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5万件,增长4.1%。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632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070万册(件),比上年增长5.4%。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47座,美术馆11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市电影放映企业数226个,增长20.2%;电影发行企业数3个。全年报纸出版印数26147万份;杂志737万册;图书1639万册。

  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3492个,比上年增加153个,其中医院135个,增加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3868张,增长5.7%,其中医院病床39899张,增长4.7%。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8.53万人,增长8.2%。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8705.44万人次,下降9.3%,其中处理急诊746.37万人次。入院人次150.73万人次,增长8.9%。病床使用率84.8%。

  全市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2%。其中,优秀率为12.5%,良好率为42.1%,合格率为37.4%。

  十二、城市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包括自备水源)709万立方米/日,全年用水总量20.17亿立方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4.56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7.32亿立方米。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0%。

  全年全市用电总量884.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0.92亿千瓦时,增长4.6%。

  年末等级公路里程1633.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0.01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20894.45公里。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5809辆,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公共汽车17430辆,增长12.6%;的士18379辆,增长3.0%。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20.25亿人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296.72公里,增加11.72公里,轨道交通线路9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16.55亿人次,增长27.6%。

  全市建成区面积925.2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0.19万公顷。年末共有公园942个,比上年增加21个,公园面积2.20万公顷。城市污水处理率9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亿元本地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率为0.0137人/亿元。

  注:1.本公报所列2017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3—2016年数据为年报数。

  2.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分行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数据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计入数,增速按同口径计算;2013—2016年数据不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

  3.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13—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已作研发支出纳入调整。

  4.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深汕特别合作区仅含9—12月份数据。

  5.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收入增速按同口径计算。

  6.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深圳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口径,与国家、广东省及内地城市有所不同。新兴产业合计数已剔除重复计算,分项产业未剔重。

  7.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8.公报中宝安区不含光明新区,龙岗区不含大鹏新区。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从2016年开始实施事故统计改革,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方式均发生变化,我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均转换为可比口径后计算。

  10.建成区面积根据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一上”结果统计,最终以年末基础库统计结果为准。

  11.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部署,2014年起深圳全面实施一体化住户调查,调查样本数据汇总产生新口径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等收支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收支数据来自深圳市财政委员会;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证券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交通运输、港口生产、民用汽车保有量、物流业增加值数据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邮政业务数据来自深圳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口岸出入境数据来自深圳市口岸办;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进出口数据来自深圳海关;旅游数据来自深圳文体旅游局;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数据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利数据来自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数据来自深圳市教育局;文化、体育、出版数据来自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用电量数据来自深圳市供电局、蛇口供电公司;供水数据来自深圳市水务局;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数据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环境数据来自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低保、社区服务等数据来自深圳市民政局;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险、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收支数据、恩格尔系数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深圳市统计局。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