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特刊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13年政府公报 > 2013年特刊

索 引 号:043000-10-2013-006025

分 类:公共服务白皮书专辑

发布机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3-04-17 00:00

名 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3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3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信息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2013-04-17 【字体: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政府绩效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13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明确了2013年度公共服务事项的目标及进度。现将白皮书予以公布,欢迎公众查阅,提供相关建议,积极予以监督。

  一、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监管和价格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制定和实施提高质量整体水平、标准化和计量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指导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三)按规定组织指导查处违反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价格监督检查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四)负责各类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责任。

  (五)依法承担对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责任;负责市场交易(含网络商品等虚拟交易)行为和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职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秩序;负责组织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监管体系;依法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及经纪活动;依法监督管理直销企业和直销人员及其直销活动,牵头打击传销违法行为;承担酒类市场监管职责;负责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承担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及餐饮、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按规定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工作。

  (七)承担商品和服务价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者和中介组织价格行为监督检查责任。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对价格、收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

  (八)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管理和指导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组织推进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的实施;监督管理质量体系与产品质量的认证行为。

  (九)承担产品、商品质量监督责任;管理产品、商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风险监控、监督抽查工作;依法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仲裁检验、鉴定工作。

  (十)按规定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组织指导消费维权工作,调解消费争议。

  (十一)承担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责任,查处合同违法行为;依法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依法监管拍卖行为。

  (十二)负责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执行国家计量制度;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组织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规范和监督商品量、市场计量行为和计量仲裁检定;依法监督管理质量检验机构、计量检定机构、计量器具校准机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他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事业和社会中介机构。

  (十三)负责管理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发布地方标准和特区技术规范;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的标准化工作;指导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监督标准的实施工作,监督管理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十四)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责任。组织监检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监测及气瓶充装等环节;监管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受理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组织调查处理有关特种设备投诉和事故。 

  (十五)承担知识产权保护责任;负责专利市场的规范和管理;组织实施专利优惠政策和措施;依法承担商标、特殊标志和著作权保护相关工作,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监督指导著作权贸易活动及著作权集体管理和代理机构工作。

  (十六)建立知识产权预警、维权援助机制;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宣传、推广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七)承办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2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12项重点工作纳入2012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所有目标均提前或如期完成。

  (一)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共培训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25250名,餐饮服务许可办结事项提前5天办结率达到97.3%;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一期工程上线试运行;加大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私宰肉”等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6810件;加强食品宣传培训工作,培训食品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食品经营者3086人次,编制印刷食品安全宣传资料80万余份,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月”等活动。

  (二)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定、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调查发布、质量月活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质量强市活动,修订实施《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组织推荐35个深圳产品获评2012年广东省名牌产品,抽检车用燃油质量420批次。

  (三)推动市人大审议通过并公布《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外商投资公司登记业务全面上网,实现了外商投资公司登记业务全部通过网上进行申请,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大通关”办理。

  (四)在无纸化年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网上年检系统,内、外资企业年检率分别为93.4%和93.5%,连续三年创新高。

  (五)编制发布2011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制定《深圳市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开办2012年专利代理人实务技能培训班,促进了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

  (六)组织完成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受理评审工作,举办11期公益性标准化知识培训班,累计培训2300余人次;深化深港检测认证交流合作,召开检测认证研讨会、开展人员互访和培训合作、加强深港检测认证行业资讯共享。

  (七)推动成立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的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众信中心”;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开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生态圈试点工作;电子商务非诉讼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初步建立,成功解决65起在线投诉。

  (八)开展深圳市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对12家市场进行考评验收,有效提高市场开办企业和经营户的诚信意识。

  (九)加强对平价商店(流动车)明码标价、诚信公约、经营承诺等相关公示方式的指导规范和监督检查;指导企业设立20个平价商店物价员岗位,组织培训200多名平价商店物价员;开展平价商店水电价格、停车收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等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十)组织开展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等行业的“名牌名标”企业建设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完善消费维权网络;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模式、调整管理结构、强化绩效考核、制定“四语”(语音、语气、语调、语速)服务标准等加强咨询举报申诉热线服务能力,热线全年人工接通率达93.13%;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咨询宣传服务活动,联合市绿色产业促进会、德国合作机构等专业公益性组织开展绿色、低碳消费品的检测及宣传服务活动。

  (十一)组织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及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按获证企业总数20%—30%的比例完成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的巡查,完成160家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制定发布《深圳市低碳管理与评审指南》。

  (十二)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查200家电梯维保单位,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

  三、2013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责任部门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民生实事)

目标:1.开展5期共500人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培训,培训考核食品企业主要管理岗位人员人数不少于5000名,三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少于15000名,全年餐饮服务许可办结事项提前5天办结率不低于85%;2.加强食品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黑名单制度,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企业等主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3.提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全年食品添加剂抽检1000批次以上,豆制品抽检150批次以上,鲜肉抽检600批次以上,企业使用生鲜乳、原料乳粉抽检批次不低于企业购入批次的15%。

第一季度:1.组织1期60人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开展检测数据处理培训工作;培训考核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主要管理岗位人员人数不少于1200名,三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少于3500名;

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操作细则,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运行人员和经费;3.鲜肉抽检不少于150批次,生鲜乳、原料乳粉抽检比例不少于企业购入批次的15%,豆制品抽检不少于36批次;完成宝安分中心改造项目;完成龙岗分中心50%的工作量;完成龙华本部三号楼食品监测实验室改造工程招标工作及施工前期准备。

第二季度:1.开展节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工作,分2期组织220人左右的农产品配送企业、超市、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开展检测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考核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餐饮服务单位主要管理岗位人员人数不少于2400名,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少于7000名;

2.采集食品信用数据,启动信用档案建立工作,“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报送市政府审定;调整完善流通追溯系统和数据库,优化食品信息进入系统途径;3.鲜肉抽检不少于150批次,生鲜乳、原料乳粉抽检比例不少于企业购入批次的15%,豆制品抽检不少于36批次;完成龙岗分中心85%的工作量;完成龙华本部改造项目30%的工作量。

第三季度:1.组织1期100人左右的批发市场和配送企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培训;累计培训考核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主要管理岗位人员人数不少于3600名,三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少于11000名;2.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内外技术平台建设;开展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数据比对工作,人工稽核信息1500条,“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出台后,制定内部使用的程序性操作规范;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企业等主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工作;3.鲜肉抽检不少于150批次,生鲜乳、原料乳粉抽检比例不少于企业购入批次的15%,豆制品抽检不少于36批次;食品添加剂项目抽检不少于1000批次;完成龙岗分中心改造项目;完成龙华本部改造项目60%的工作量。

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民生实事)

第四季度:1.组织1期120人左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企业、集贸市场、超市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技术交流培训;全年培训考核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餐饮服务单位主要管理岗位人员人数不少于5000名,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少于15000名;全年餐饮服务许可办结事项提前5天办结率不低于85%;2.按规定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对食品流通追溯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二期工程计划,人工稽核信息1500条;3.鲜肉抽检不少于150批次,生鲜乳、原料乳粉抽检比例不少于企业购入批次的15%,豆制品抽检不少于36批次;完成龙华本部改造项目。

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

(二)扩大和深化诚信市场创建活动。

民生实事)

目标: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对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含集贸市场)开展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符合标准规范的授予“诚信市场”称号,通过创建活动,提高我市商品市场服务水平,规范市场行为。

第一季度:宣传、动员市场开办单位积极参与创建活动,8个分局全部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季度:组织按标准开展创建活动,通过严格执行创建标准,建立和强化商品市场严管氛围。

第三季度:定期开展督导。市局、分局两级建立督导组,每周开展督导不少于三天,帮助指导市场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四季度:组织对参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的市场进行验收,验收率达到100%。做好诚信市场创建总结工作。

市场规范管理处

(三)强化消费维权服务,推进消费维权体系建设。

民生实事)

目标:举办8场“3·15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万册,组建专家队伍开展专业化消费维权服务;组织专家对消费行业的霸王条款进行点评;组织消费者代表对食品、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企业服务情况调查并公布结果;以民生消费领域为重点,开展两大类100批次以上的商品和服务比较试验,发放10万册《欧洲旅游消费指导手册》;提高咨询举报申诉服务水平,建立并完善录音质检制度,加强知识库建设、业务知识梳理,完善组长辅导管理机制,加强人员培训。

第一季度:举办8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万册;分析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收集消费行业的霸王条款;选定比较试验对象,论证测试方案。

第二季度:完成发放宣传资料20万册;完成“霸王条款”的专家论证工作;组织电子商务行业的消费体察;开展比较试验抽样、检测。

第三季度:组织汽车专家小组、律师志愿团开展消费维权服务;公开点评“霸王条款”;组织食品行业的消费体察;选取一类民生消费产品开展商品和服务比较试验并发布结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导信息,并督促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完成《欧洲旅游消费指导手册》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咨询举报申诉中心市民体验日活动。

第四季度:组建电子商务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开展消费维权工作;组织旅游行业消费体察;确保全年咨询举报申诉热线接通率达92.5%以上;发布1大类商品和服务比较试验结果;编印发放10万册《欧洲旅游消费指导手册》,为到欧洲旅游的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消费指导信息。

咨询举报申诉中心市消委会办公室

(四)稳定市场物价,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

(民生实事)

目标:积极开展价格诚信建设,组织物价员业务培训;开展价格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稳定市场物价水平;检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情况;对全市教育机构收费、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情况进行检查。

第一季度:开展元旦春节节日市场价格及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减免优惠政策工作检查;在省物价局部署下,开展全市教育机构收费情况、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情况专项检查。

第二季度:在各大节日期间累计开展4次市场价格检查,调研走访企业3次,组织1期企业物价员业务知识培训;对价格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查处;在省物价局部署下,开展全市教育机构收费情况、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情况专项检查。

第三季度:继续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组织抽查;在省物价局部署下,开展全市教育机构收费情况、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情况专项检查。

第四季度:推动企业开展价格诚信建设;组织开展中秋、国庆期间节日市场价格检查;开展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检查;在省物价局部署下,开展全市教育机构收费情况、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情况专项检查;继续开展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减免优惠政策检查并对全年情况小结。

价格监督检查分局

(五)提高企业登记效率,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民生实事)

目标: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全面实施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发照,实现各商事主体类型均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

第一季度:正式实施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登记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第二季度:研究、开发电子营业执照及电子档案的登记注册系统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

第三季度:研究开发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登记系统并制定实施制度。着手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开发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

第四季度:全面实施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发照,实现各商事主体类型均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

注册分局

(六)推动深圳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在全国大中城市保持领先地位;累计拥有注册商标数量21万件,中国驰名商标110件;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800件以上。

第一季度:研究制定版权兴业基地管理指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行县区级执法队伍办理部分专利案件。

第二季度: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月活动;探索在我市集中流通领域试点推行“知识产权授权经营管理制度”;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半年累计400件以上

第三季度: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新能源、生物和互联网产业的专利资助、专利池建设、专利预警与分析。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家、深圳专利奖25项;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累计600件以上。

第四季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8100件,每百万人口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850件;累计拥有注册商标数量21万件,中国驰名商标110件;举办1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业务培训;年度累计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培训50场(次)以上;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年度累计800件以上,年结案率达95%以上。

知识产权促进处

知识产权保护处

(七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着力建设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目标:编制完成《深圳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编制市场监管法规评估梳理报告;推进消费维权申诉举报平台建设。

第一季度:做好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统筹小组对我市2012工作的年度考核。

第二季度:编制《深圳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开展消费维权申诉举报平台建设前期调研;建立完善法人(机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

第三季度:编制《深圳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消费维权申诉举报平台建设思路。

第四季度:完成《深圳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做好省年终考核迎检,编制市场监管法规的评估梳理报告。

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统筹小组办公室

(八)提升标准化公共服务能力,开展民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目标:通过开展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和科学技术奖(标准奖)奖励工作,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跟进公共财政支付的邮政网点、计生中心、集贸市场、平价商店四个民生领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提高民生计量服务水平。 

第一季度:启动科学技术奖(标准奖)和标准化战略资助申报受理工作,启动地方技术标准文件立项申报;加强宣传,启动公共财政支付的民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第二季度:下达地方技术标准文件立项计划;完成科学技术奖(标准奖)评审;重点推进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强检工作,市场衡器强检不少于10000台件。

第三季度:完成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评审;重点推进邮政网点计量器具强检工作,邮政称强检数不少于800台件。

第四季度:举办6期公益性标准化培训班;重点推进计生中心、平价商店计量器具强检工作,计生中心强检器具不少于350台件,平价商店衡器强检不少于1500台件。

标准化处计量处

(九)实施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基础支撑工程。

目标: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试点工作,制定电子商务有关标准、规范,强化电子商务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第一季度:电子商务监管平台试运行,主要功能模块上线。

第二季度:全面梳理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标准、规范,开展基础研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第三季度:制定完善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标准规范。

第四季度:实现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身份在线查验服务、电子商务市场信息规范管理及在线监测服务、规范化安全电子交易凭证信息管理与服务、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法律维权服务。

电子商务监督管理处

(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认证监督管理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目标:构建区域产品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群众生活质量;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及管理体系认证监管,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提高认证有效性,以认证技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第一季度:发布全年拟开展的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重点产商品监督抽查目录;组织第三方核查机构开展第三批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完成500家企业碳排放核查。

质量监督管理处

(认证监督管理处)

(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认证监督管理,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季度:对全市生产、流通领域的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车用燃油、家具涂料等健康安全类产商品组织累计不少于600批次质量监督抽查,发布结果通报及消费指引;启动2013年度深圳市长质量奖申报;制定管理体系认证与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下发2013年检查任务;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全年工作方案,部署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工作任务。

第三季度:组织申报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验收。

第四季度:全年对全市生产、流通领域的通信设备、电气产品、消防产品、车用燃油等健康安全类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少于1300批次,发布结果通报及消费指引;发布2012年度深圳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组织完成2013年度深圳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全年累计完成100家管理体系认证与食品农产品认证获证企业、200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的监督检查。

质量监督管理处

(认证监督管理处)

(十一)推进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目标:制订与《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相配套的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探索推进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第一季度:推进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第二季度:制订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

第三季度:优化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业务流程。

第四季度:探索推进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企业登记管理处

(十二)加强电梯安全监察

目标:服务民生,提升电梯安全质量水平,完成400台电梯安全质量抽查工作;向社会公布不合格单位名单。

第一季度:确定2013年度第一批电梯质量监督抽查单位名单。

第二季度:开展2013年度第一批电梯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查200家电梯,公告第一批电梯质量抽查结果。

第三季度:确定2013年度第二批电梯质量监督抽查单位名单。

第四季度:开展2013年度第二批电梯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查200家电梯,公告第二批电梯质量抽查结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四、公众参与及监督渠道

  公众可选择以下方式,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登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www.szscjg.gov.cn),访问网上咨询、网上建议等栏目。

  (二)发送电子邮件至xxgk@szaic.gov.cn

  (三)拨打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举报申诉电话:12315、12358、12365、12330。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