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政府绩效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13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明确了2013年度公共服务事项的目标及进度。现将白皮书予以公布,欢迎公众查阅,提供相关建议,积极予以监督。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农业、畜牧业、渔业、海洋经济、工业、外经贸、商业、保税区、信息化、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起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组织拟订相关行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农业、畜牧业、渔业、海洋经济、工业、外经贸、商业的行业管理。
(三)按规定负责农业、畜牧业、渔业、海洋经济、工业、外经贸、商业、保税区、信息化相关业务资金和专项基金的申报、管理和使用。
(四)统筹协调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并监督实施,按分工负责产业用地管理;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参与组织实施国家、省有关科技重大专项;负责相关领域内的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五)指导农业现代化建设;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畜牧业相关监督管理;按规定负责农业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负责重大动物疫情控制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兽医制度;承担动物及动物产品防疫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责任;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
(六)承担海洋经济、渔业管理职责。承担统筹协调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工作;负责渔业资源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增殖、渔港建设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指导港澳流动渔民的管理协调,并与港澳有关部门建立联系。
(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承担牵头协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按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负责会展业管理。
(八)组织协调电力经济运行,依法实施电力行业管理和改革;组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清洁生产以及农业、工业、商业的能源节约和节能监察工作。
(九)承担组织实施重要物资的储备和市场供应的责任;负责粮食行政管理和盐业、药品流通管理。
(十)指导和管理进出口工作,组织实施有关进出口商品配额计划;管理加工贸易业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和管理服务贸易工作,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按规定办理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事宜,指导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产业损害调查工作。
(十一)指导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按权限核准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事项,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十二)负责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工作。指导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和开拓国际市场,依法管理和监督境外企业设立、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援助;负责牵头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
(十三)负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统筹、规划和申报工作;指导、协调保税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十四)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组织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的军转民工作,组织指导民用部门军品配套工作。
(十五)负责国内经济交流与协作,推动外溢型经济发展;负责对口支援、同富裕工程和扶持老区建设工作。
(十六)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推广信息化领域新技术、新标准;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按规定协调管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通信管线、机楼(站点)、公共通信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工作;指导协调无线电通信业务工作。
(十七)协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统筹建设全市党政机关信息网络、基础信息库等信息基础设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和管理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协调全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工作,协调推进全市电子政务流程优化工作;负责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责任。
(十八)承担渔业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准入管理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及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进出口管理。
(十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二十)承办市政府与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2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2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1.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明显呈现逐季回升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8亿元,同比增长16.5%,高出全市GDP增速6.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466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2713.6亿美元,增长10.5%,实现全国大中城市进出口总额第一和出口“二十连冠”;实际利用外资5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圆满完成省里下达指标任务,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5.6%;全年经核准新设境外投资企业(机构)543家,同比增长64.6%,核准协议投资总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5%;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770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全市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在全国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委公布的十项白皮书工作均圆满完成:
一是加快社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全市共设立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内设研发机构22家,加工贸易ODM和OBM比重达56%,推动加工贸易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2026家。
二是牵头制定出台“稳定经贸发展33条”、《深圳市加快转型升级配套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料加工不停产转型以及促进电子商务、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召开“稳定经贸发展33条”政策宣讲会43场,到会的协会和企业3620家;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
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外国内知名展会,全年市财政拿出2900多万元对深圳企业参加政府和协会组团的国内展览给予资助,大力帮助企业抢抓订单,降低企业拓展市场成本,组织参加市外国内展会56场,参展企业2000多家,参展面积25000多平方米,涵盖电子、家居用品、通讯、服装、医疗器械、汽车等多个行业,达成意向性交易超过1000亿元。
四是强化政策引导,制定《2012年双转移工作计划》,推动共建7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服务配套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入园项目300个、投资额1080亿元。“双转移”迎检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继2010年之后再次被考评为全省产业转移优秀。全年向省内转移扩张的企业数超过3000家,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
五是挖掘本地消费潜力。推动《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落地工作,加大商贸流通业扶持,提升商贸流通业软硬件水平,促进各区提升各类商业旺区的基础设施,营造舒适便利的消费环境。举办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落实促进网络零售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发展网络零售实现“触电提质扩容”。
六是加强对粮食、食用油、猪肉、食盐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工作。制订《深圳市粮食储备承储管理考核办法》、《深圳市食盐储备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并加大对储备的检查,确保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七是编制《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智慧深圳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5年)》等指导性文件,统筹规划智慧深圳建设和城市信息化发展。
八是开展服务企业专项活动。牵头拟定市政府2012年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工作方案,由市政府领导、各区和市直部门领导对工业百强、出口大户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企业开展挂点服务。市领导挂点企业反映的涉及空间需求、公交完善、道路建设等的165个具体问题全部得到答复和处理,约70%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
九是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制定《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调动政府、协会(商会)等各方力量实施“百千万工程”:组织百家上市企业帮扶千家中小企业、百家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千亿、百家服务机构为千家中小企业上门服务、百家专业机构为千家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管理咨询服务、百项服务活动牵手万家中小企业。
十是强化全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推进集约化建设,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平台、基础信息资源库、数据中心等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资源平台,有效支撑了各区、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重点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全市电子政务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制定《深圳市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
三、2013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责任部门 |
(一)进一步提升我市猪肉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民生实事) |
目标:二、三、四号屠宰场建成投产。 第一季度:二、三号屠宰场建成投产。 第二季度:四号屠宰场主体工程竣工。 第三季度:四号屠宰场开始试运行。 第四季度:四号屠宰场正式投产。 |
市场处 |
(二)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
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发挥“深商e天下”作用,集聚更多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发展服务消费、虚拟消费等新兴业态。 第一季度: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报请市政府审议;举办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对“深商e天下”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和改版;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政策资助。 第二季度:赴罗湖、福田、南山各区及主要园区开展“深商e天下”企业对接会;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政策资助。 |
服务业处 |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责任部门 |
(二)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
第三季度:受理并评审出互联网新业态项目;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政策资助。 第四季度: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电子商务特色人才培训工作;完成罗湖、福田、南山及主要园区重点企业入驻“深商e天下”工作。 |
服务业处 |
(三)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
目标:制定《深圳市工业设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配套的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 第一季度:《深圳市工业设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报法制办审查,联合市财政委制定配套的操作规程;开展上年度红点、IF奖等获奖和培训项目申报。 第二季度:引进德国IF奖在深圳展示展览;召开工业设计政策宣讲会;发布第一批工业设计扶持项目申报指南;完成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申报。 第三季度:开展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和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申报工作,支持工业设计高端国际化发展;发布第二批工业设计扶持项目申报;开展深圳工业设计宣传推广,打造深圳工业设计品牌。 第四季度:开展优秀工业设计企业和优秀工业设计师认定;完成年度工业设计资助项目评审和计划下达。 |
技术处 |
(四)大力发展都市时尚型产业,推动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产业高端化,打造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 |
目标:开展品牌培育政策研究和绩效评价;支持20家以上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家具等领域企业开展高端品牌推广,打造一批高端知名品牌。 第一季度:开展品牌培育政策和绩效评价研究,对品牌培育政策和效果进行评价。 第二季度:发布品牌培育推广项目申报指南;支持钟表行业举办国际钟表展,开展品牌创新设计,展示推广深圳钟表品牌。 第三季度:支持服装行业举办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发布秀和时装秀,展示国际时尚顶尖潮流;完成品牌培育推广项目审核。 第四季度:支持黄金珠宝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品牌巡展和品牌发布;完成品牌培育推广项目计划下达。 |
技术处 |
(五)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国际竞争力。 |
目标:支持推进一批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树立典型标杆,加快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取设立市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加大市财政对两化融合的支持力度;争取我市有1个以上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并获得国家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的扶持。 第一季度:完成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编制、发布,项目的受理等工作;研究国务院、工信部等有关文件,探讨我市建议设立市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增加资金规模的可行性。 第二季度:完成项目的初审、评审、现场考察等工作;与市财政委沟通、向市政府汇报增加资金规模事宜;根据工信部的工作部署,组织、辅导我市企业向工信部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项目。 第三季度:完成项目的专项审计、资金计划安排等工作。 第四季度:完成与市财政委的项目会审、项目公示、资金计划下达、合同签订、资金划拨等工作。 |
信息化处 |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责任部门 |
(六)抓住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机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外溢,扩大经济发展腹地。 |
目标:组织企业参加20场以上市外国内综合性展会;依托有关行业协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协助内地有关省市到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 第一季度:组织企业参加1-2场市外国内综合性展会;协助内地有关省市到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1-2场。 第二季度:累计组织企业参加市外国内综合性展会10-12场;协助内地有关省市到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1-2场。 第三季度:累计组织企业参加18-20场市外国内综合性展会;协助内地有关省市到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3-4场;支持有关行业协会与内地相关省市合作举办一场产业对接会。 第四季度:累计组织企业参加2-3场市外国内综合性展会;协助内地有关省市到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1-2场。 |
经协处 |
(七)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
目标:完善民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打造公共服务立体网络。加大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新增100家拟上市备案企业。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规模,本年度新增培训民营企业家300人以上。 第一季度:进一步优化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总体方案,上报国家工信部、财政部;举办1场上市专题培训,新增20家备案企业;开展企业家培育调研工作,完成年度培育计划的制定。 第二季度:指导制定平台网络呼叫中心、在线服务系统、公享数据中心等重点建设内容招标方案;举办2场上市专题培训,新增20家备案企业;与相关高校研究制定本年度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招生简章;累计实现4家企业挂牌上市。 第三季度:会同市财政委制定国家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落实中央财政资金下达;指导“1+15”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基础建设。举办2场上市专题培训,新增30家备案企业;开展企业家班招生录取工作,录取企业家300人以上;启动上年度企业家培育资助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累计实现6家企业挂牌上市。 第四季度:全面开展平台网络建设,实现平台网络首批联通建设目标;举办1场上市专题培训,新增30家备案企业;10月底前,完成上年度企业家培育资助计划资金下达工作;累计实现10家企业挂牌上市。 |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八)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稳定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
目标:制定新兴市场开拓计划。 第一季度:组织企业前往东盟地区举办系列经贸活动,推进越南经贸合作区工作。 第二季度:组织企业参加累计完成3场在新兴市场举办的境外重点展览,举办配套经贸交流活动。 第三季度:组织企业在新兴市场举办的境外重点展览,举办配套经贸交流活动,累计完成6场。 第四季度:组织企业参加累计完成8场在新兴市场举办的境外重点展览,举办配套经贸交流活动。 |
外经处 |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责任部门 |
(九)以“一城一园”为重点,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认真完成对口支援西藏、帮扶贵州和省内相关地区等任务。 |
目标:积极完成国家安排相关帮扶任务。 第一季度:认真做好“一城一园”等援疆项目开春动工前的准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将帮扶资金列入本年度市区财政预算。 第二季度:提请召开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援疆工作会议审议本年度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计划。 第三季度:提请召开市对口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本年度对口帮扶贵州和省内相关地区项目资金计划。 第四季度:总结检查本年度各项工作,申报下年度扶持项目资金预算。 |
对口办 |
(十)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家庭宽带普及率和无线宽带覆盖率。 |
目标:光纤入户增加到100万户。 第一季度:光纤入户增加到75万户。 第二季度:光纤入户增加到80万户。 第三季度:光纤入户增加到90万户。 第四季度:光纤入户增加到100万户。 |
信息化处 |
公众可选择以下方式,对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登录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http://www.szjmxxw.gov.cn)访问网上对话、公众留言、意见征求、投诉举报等栏目。
(二)发送电子邮件至webmaster@szjmxxw.gov.cn
(三)拨打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申诉举报电话: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