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特刊2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11年政府公报 > 2011年特刊2

索 引 号:043000-10-2011-005343

分 类:公共服务白皮书专辑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1-06-14 00:00

名 称: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2011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2011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信息提供日期:2011-06-14 【字体:

  根据市政府五届二十七次常务会议和市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11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明确了公共服务事项的目标、进度及要求。现将白皮书予以公布,欢迎公众查阅,提供相关建议,积极予以监督。

  一、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口岸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拟订有关发展规划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承办一、二类口岸开放或关闭的报批工作并组织落实。

  (三)承担口岸“大通关”协调服务工作,配合推进口岸查验方式和监管模式改革。

  (四)负责协调落实往来深港澳之间的客运船舶、直通巴士和国际航班临时加班的口岸通关事项。

  (五)负责特区管理线自管口、临时口开设以及巡逻路、隔离铁丝网局部改移的报批工作。

  (六)承担协调维护口岸公共秩序和安全的责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口岸反恐和应急工作。

  (七)负责陆路口岸、特区管理线检查站物业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合理使用。

  (八)根据市政府的授权,组织实施深港口岸合作。

  (九)承办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0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2010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1.98亿人次,约占全国的52%,日均54.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5%;出入境车辆1561万辆次,约占全国的73%,日均4.3万辆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9%。海港口岸集装箱吞吐量2250.97万标准箱,比上年同期增长23.34%;进出口货物1.71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46%。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129.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91%;国际空运货物18.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5.36%。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3467.5亿美元,其中出口2041.8亿美元,增长26.01%;进口1425.7亿美元,增长31.77%。经二线各检查站进入特区人员4.9亿人次,进入特区车辆1.7亿辆次。

  (一)协调推进老口岸改造的各项工程和新口岸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1.完成了皇岗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部分项目。皇岗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市政道路部分已完成工程量的85%;一号人行天桥和三号人行天桥已竣工,二号人行天桥西面桩基和东二路已经完成施工;出境大厅装修已完成水电安装以及天花安装,地面瓷砖的铺设已完成,空调系统安装完毕,供配电线路设备正在安装;完成了车港城东场(停车场)地面施工,并进行了出境改造过渡性方案的论证。

  2.全力推进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规划许可等多项前期报批工作,完成了方案设计等招投标以及物探、周边给排水、供电管网的查明工作。3月份,经与香港相关部门和各查验单位协商,开通有限大客车班次往返深港文锦渡口岸,解决了部分居住在文锦渡口岸周边的香港居民出入境不方便的问题。5月底正式动工建设临时通关设施。此外,文锦渡口岸海关西段监管区扩容和入境货检场地改造,皇岗口岸海关货检出境大门改造等工程也完成了大部分前期工作。

  3.协调推进老口岸“穿衣戴帽”综合整治工程。按照市容提升办的行动计划要求,积极配合市建筑工务署对口岸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皇岗口岸完成了口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的报批及图纸设计,现进入施工图概算报批阶段;文锦渡口岸完成了口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报批,现工程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审批已经完成;罗湖口岸完成了口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的报批、图纸的设计及工程招标,现已完成工程量的90%,交通楼、旅检楼及查验单位建筑立面装饰已施工完成;沙头角口岸完成了口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的报批、图纸的设计及工程招标,联检楼前广场地面大理石铺装已完成,边检、海关货检查验通道顶棚工程已经完成,联检楼屋顶治漏、外墙外挂饰面已完成工程量的80%;福田口岸区域整体夜景灯光的配套和东广场两幢建筑的拆迁规划,正在开展项目立项前期准备工作。此外,皇岗和沙头角口岸供配电系统改造也得到顺利推进。

  4.继续抓好深圳湾、福田两个新口岸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深圳湾口岸综合服务楼和停车楼项目已获得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前期经费已到位,正在报市规划国土委进行项目选址。协调市交通运输委抓紧福田口岸综合楼的建设,妥善解决了在福田口岸北侧设置连廊及港铁接管地铁4号线运营的相关事宜。此外,深圳湾口岸还完成了部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的移交,旅检楼一、二层分层使用改造项目及深圳湾口岸二期配套项目建议书已报送市发改委立项。

  (二)海空港口岸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积极推进海港口岸对外开放,全力服务海港企业。积极协调港口各项查验监管设施和查验单位办公业务用房、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全力推进海港口岸对外开放的验收工作。为促进大铲湾码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在港区未正式通过验收前,延长国际航行船舶临时进靠的期限,保障该码头经营的连续性,确保了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两条南美集装箱班轮航线按企业计划开通。完成了友联船厂孖洲岛修船专用码头对外开放验收工作。8月6日,友联修船基地专用码头通过由省口岸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9月25日省政府批准该专用码头正式对外开放。我们还积极做好妈湾电厂自用燃煤码头对外开放的协调工作,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解决了进口煤船临时进靠和码头正式开放的相关问题。在我办的积极努力下,省政府批复了盐田港口岸集装箱码头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六个泊位(10#—15#)进行生产性试运行。此外,蛇口港区9#、10#泊位于3月9日投入生产性试运行。

  2.加大协调力度,为UPS项目等空港口岸货运项目顺利投入运营提供服务。经多方努力,UPS亚太转运中心于去年2月8日顺利投入了生产性试运行,5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认真研究由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电子货运项目,召开介绍电子货运项目背景等相关主题会议,全力支持深圳机场推广电子货运,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召开协调会议,征求查验单位意见,推动了福永客运码头4月16日完成搬迁并投入运作,确保了机场航空油料码头于4月30日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

  3.做好增开蛇口水上客运航班协调工作。在我办的积极协调下,开通了深圳机场福永码头至澳门氹仔客运码头水上客运航班;协调落实了蛇口客运码头航班往返共116个航次的节假日客运船舶通关加班的相关工作;为第四届“中国杯”帆船赛、第四届深圳(大梅沙)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等海上运动项目的顺利举办做了大量的口岸相关协调工作。

  (三)推进二线新设检查站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

  一年来,我办加强对特区管理线及检查站站场的日常维护,联合查验和使用单位对查验设施进行了多次安全检查;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就二线新建检查站执勤用水、用电经费,以及南坪、南光检查站营区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向市政府提出了解决的意见,经市领导审批,形成了解决办法,明确了相关责任;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发挥“二线”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我办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特区一体化后改进执勤方式的意见。积极协调特检站和边防七支队,配合市交通运输委,对二线12个检查站及11个耕作口进行了道路交通环境提升改造;协调边防七支队、配合市人居环境委、城管局进行了二线“绿道网”的规划建设;重新启动了丹平检查站站场及营区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了背仔角检查站营区4号楼和5号楼的主体工程施工。

  (四)抓紧推进新口岸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

  莲塘口岸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在“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正在按双方确认的进度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市发改委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专家评审,并获得批复立项;积极协助做好龙华铁路口岸、广深港客运专线口岸和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研究论证工作,参与落马洲河套地区深港联合开发的相关工作;认真调研走访,提出了二类口岸整合的相关意见。在深港双方协商合作下,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有效的推进之中。

  (五)加强口岸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

  1.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口岸疏导工作。做好重大节假日的通关疏导工作,制定通关疏导方案,确保出入境高峰期不发生旅客拥挤和车辆堵塞。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按照处理口岸突发应急事件方案的要求,组织好有关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处理口岸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广州亚运会期间,我办按照亚组会的要求协调相关口岸单位做好各陆路口岸在亚运会期间的通关协调。9月10日,精心安排亚运会马术测试赛马匹从皇岗口岸通关,按照前期预案设置专用绿色通道,确保参会人员顺利过关。去年,我们还较好地完成了“高交会”、“文博会”等大型会议赛事的口岸通关协调工作。

  2.继续加强口岸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整治。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口岸及周边地区交通运输和治安秩序整治工作的力度,严厉打击两地牌、蓝牌车违法拉客现象,进一步净化口岸环境。结合老口岸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对口岸周边乱摆卖、拉客扰民等现象的清理整顿,有效打击了非法行为,保障了口岸运行的正常秩序。

  3.积极做好大运会前口岸相关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口岸查验单位,对大运会期间人员、交通工具的出入境检查和检验检疫等工作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继续深入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协调各口岸单位,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惠民的精细化服务举措,切实提高口岸查验效率,进一步打造“文明窗口”形象。各口岸查验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服务活动,大力培养和宣传文明服务典型,增强了口岸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我们还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口岸安全措施,努力为大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文明高效的城市窗口环境。

  三、2011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责任部门

(一)协调推进老口岸改造和新口岸规划,提高口岸通过能力。

目标:全力以赴推进皇岗、文锦渡两个老口岸改造工程和莲塘等新口岸前期工作,完成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口岸合作的目标任务。

进度:第一季度,完成皇岗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出境场地与市建筑工务署的移交工作;完成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临时查验场地原有建筑物拆除。

第二季度,皇岗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出境场地移交查验单位,协助安装调试查验设备;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开挖基础。

第三季度,协同配合市建筑工务署完成莲塘口岸(含跨境桥)方案设计竞赛;完成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桩基础施工。

第四季度,进行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总工程量的50%

注:口岸改造工程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施工,我办负责协调推进。

信息处

(二)做好出入旅客过境疏导工作,确保通关安全顺畅。

目标:严密组织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口岸通关疏导,确保口岸安全畅通。

进度:第一、二、三、四季度,做好口岸管理、协调、服务工作,重大节假日(春节、清明、复活节、五一、中秋、国庆、圣诞、元旦)期间与港方口岸部门和深圳口岸查验单位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重大节假日期间过境旅客及过境交通安排措施,确保口岸通关顺畅。

陆路一处

陆路二处

(三)协调推进口岸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优化口岸环境迎接大运会的召开。

目标:深圳大运会召开前,对全市主要老口岸进行环境美化和综合整治,提升口岸整体形象。

进度:第一季度,完成罗湖、沙头角口岸环境综合整治立面工程;完成皇岗、文锦渡口岸环境综合整治施工招投标。

第二季度,皇岗、文锦渡口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施工。

第三季度,7月底前完成皇岗口岸旅检大楼立面整治工作和文锦渡口岸建筑立面整治。

注:口岸环境整治工程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施工,我办负责协调推进。

陆路一处

(四)加强协调沟通,做好为查验单位的服务工作。

目标:及时为口岸查验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为口岸查验服务提供保障。

进度:第一、二季度,加强与口岸各查验单位的协调沟通,适时协调解决口岸有关问题。

第三、四季度,走访口岸各查验单位,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努力为查验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秘书处

(五)完善口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口岸通关环境,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好的口岸服务。

进度:第一季度,完成深圳湾口岸旅检大楼分层改造工程的立项审批工作。

第二季度,做好深圳湾、皇岗口岸景观工程的协调工作。

第三、四季度,完成深圳湾口岸旅检大楼分层使用改造工程。

陆路二处

(六)协调查验单位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和措施。

目标:通过改进口岸查验模式,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口岸服务。

进度: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深入相关企业,了解进出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向查验单位反映,并协调推动查验单位出台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扶持企业进出口便利通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深圳外贸和经济发展。

陆路一处

陆路二处

海空港处

(七)全力推进大运会口岸相关协调工作,为大运会圆满召开提供优质的口岸服务保障。

目标:集中力量做好大运会期间的口岸通关协调工作,提升口岸文明服务水平,确保深圳口岸实现市委市政府“平安大运”的目标。

进度:第一季度,建立和完善大运会期间口岸协调机制,拟订工作方案;加强口岸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

第二季度,督促落实皇岗、深圳湾和机场口岸景观工程和综合环境提升工程的实施;协调推动各口岸查验单位开展口岸服务提升活动。

第三季度,全力以赴做好大运会期间口岸通关协调工作。

秘书处

陆路一处

陆路二处

海空港处

(八)全面推动海港口岸对外开放验收工作。

目标:继续推动海港口岸对外开放验收的相关准备,为海港企业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进度:第一季度,成立深圳港口岸大铲湾港区对外开放验收工作小组,并召开工作小组会议研究相关问题。

第二季度,协调大铲湾港区相关企业和查验单位完善各项查验设施,满足口岸监管需求。

第三季度,做好预验收前的准备工作,争取省口岸办牵头组织对大铲湾口岸对外开放进行验收。

第四季度,争取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大铲湾港区对外开放正式验收申请,全力推动海关总署尽快组织正式验收。

注:口岸各项查验和监管设施由港口、码头公司负责。

海空港处

(九)加强对二线关和特区管理线的监管,协调推进特区一体化的相关工作。

目标:继续做好特区二线场地设施的维护,按照“特区一体化”的要求,研究和调整二线管理模式。

进度:第一、二季度,对二线关的查验设施、场地进行全面调研,根据查验、管理单位的要求,拟制维护方案;协调市交通运输委、特检站,做好南光检查站工程移交工作;协调市交通运输委、特检站、边防七支队,对特区管理线公路道口减速坡进行全面改造;到市际卡口联勤点了解联勤的方式、性质、任务,掌握二线边防部队在执勤中的需求。

第三、四季度,根据审批方案,拨付维护经费,组织维修、改造并验收;对市际卡口执勤点查验设施的管理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促进二线在深圳大运安保中发挥积极作用。第四季度完成特检站背仔角营区配套工程建设。

注:新检查站相关设施由建设单位负责。

特管线处

信息处

(十)协调落实口岸通关加班工作。

目标:协调口岸查验和营运单位在客流高峰期增加班次,满足口岸出入境旅客的需求。

进度:第一、二、三、四季度,协调落实重大节假日(清明、复活节、五一、中秋、国庆、圣诞节、元旦、春节)深港澳间客运船舶、直通巴士和国际航班临时加班的口岸通关工作。

陆路一处

陆路二处

海空港处

  四、公众参与

  公众可选择以下方式,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登陆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网站(www.szka.gov.cn),了解相关信息,通过网上投诉渠道反馈意见建议。

  (二)发送邮件至电子邮箱:szskab@yahoo.cn

  (三)拨打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电话:83394325。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