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18期(总第652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09年政府公报 > 2009年第18期(总第652期)

索 引 号:000000-10-2009-004571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09-05-26 00:00

名 称: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信息来源: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信息提供日期:2009-05-26 【字体: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年度责任目标白皮书完成情况已统计完毕,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已制订完成。现一并予以公布,欢迎公众查阅,提供有关建议,积极给予监督。

  一、本部门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本市质量技术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并组织实施;负责质量技术监督的行政执法工作。

  (二)制定和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协调行业和专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三)管理和指导全市质量工作;组织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等国家重大质量政策;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负责组织、协调本市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的推荐审核工作;组织实施质量奖励制度;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推进重大工程设备的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或参与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监管质量体系与产品质量的认证行为;负责维修行业的质量监督。

  (四)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本市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督;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和卫生监管;组织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负责防伪技术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负责生产领域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含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及日化品的质量监督。

  (五)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全市标准化工作;制定全市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发布地方标准和特区技术规范;指导和协调我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并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协调《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的地方通报和咨询工作。

  (六)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执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量值传递和溯源;组织建立和管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行工业计量现代化,对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能力进行考核;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

  (七)起草、拟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依法监管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工作;调查处理有关特种设备投诉和事故。

  (八)组织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组织、协调全市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

  (九)依法监督管理质量检验机构、计量检定机构、计量器具校准机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他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事业和社会中介机构。

  (十)管理和指导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组织实施相关专业职业资格工作;管理局直属和派出机构;指导相关学会、协会工作。

  (十一)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沟通对话机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十二)承办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08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回头查”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质量监管。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回头查”,针对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产品,继续开展对家具、玩具等八类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食品生产小作坊整治任务。除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建档抽查外,全年共对1233家企业建立质量监管档案,抽查了647家企业生产827批次产品,建档率和抽查覆盖率均达到100%,进一步健全了长效机制,巩固了专项整治成果。

  (二)强化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食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1%。一是全面加强了日常监管等“六项制度”,建立了动态电子质量档案实施分类监管,强化证后监管。二是创新监管手段,制订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约谈工作指引(试行)》并实施,约谈企业近100家次,完善了加严检验、比对检验等制度并加以实施。三是高质量完成奥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点、线、面”监管到位,对供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212天,实现我市供奥食品质量100%合格。四是强力推进了豆制品、河粉等28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市场准入,全市豆制品抽查合格率达77%。

  (三)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实现全市12.9万台套特种设备和206.9万只气瓶的安全运行。一是开展了三次特种设备百日安全隐患大排查和奥运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271宗,建立隐患台账,落实隐患封闭销号等制度。二是加大了《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安全要求及评价》推广力度,完成了100家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价。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四方责任”得以有效落实。四是全国首创的《深圳市电梯生产单位违章扣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组织制订工业锅炉等四套应急救援分预案,并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四是办理安装、修理和改造施工告知16120台,核发作业人员证15531个,复审换证14681个,启动相关设备使用登记,集中开展了曳引式简易电梯等专项整治。

  (四)积极推进实施了以质取胜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升深圳国际竞争力的意见》,建立了100家名牌后备库,全年累计申报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2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新增27个,累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104个。受理12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评选出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两家获奖企业。全市五区继续开展了区长质量奖评定工作,推动卓越绩效管理试点等工作,我市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编制了《2007年深圳市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五)有效推进了《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提请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并发布实施,组织制订配套操作规程。完善了标准化战略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完成第二届市标准化专家库组建工作。开展中小企业标准宣贯培训班11期,培训983家企业1733人次。推动高校设置了标准化选修课程、招收标准化工程硕士,设立了标准化工程师制度及企业标准联盟机制。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创建20家标准与研发同步企业,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数841项,推荐了5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申请承担全国TC/SC秘书处工作。盐田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顺利推进,并通过了国家中期评估。

  (六)推进了节能减排工作。推动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试点城市能源计量工作开展,加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计量器具配备、检定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开展了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集中采集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国家标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贯彻实施,对264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基础监督检查并提出了整改要求,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制订了《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年锅炉节能工作方案》,对180台2吨以上蒸汽、燃煤、燃气锅炉进行运行能效普查,培训2499名锅炉作业人员,推进64台锅炉技术改造,召开了示范企业现场推广会。

  (七)法规制修订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牵头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豆制品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地方政府规章,积极推进《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组织制定了《深圳市体系认证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工作的意见》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具体行政处罚标准(试行)》,将自由裁量权工作推向深入。

  (八)推进打假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省打假警示市场顺利解除警示,2008年省打假警示市场取得阶段性整治成效。一是全面履行市打假办职责,做好省打假警示市场整治、文明城市打假迎检等工作,确保未出现“一票否决”。二是建立完善了稽查执法信息定期通报制度、执法联动机制和执法协作长效机制,加强稽查执法统计分析、交流沟通和跟踪督办。三是在检查考核各区政府落实打假责任制工作中探索引入了社会监督机制。四是以涉及健康安全、消费者反映强烈等产品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建材等20余次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五是建立了与公安机关案件移送协作机制,畅通移送渠道,实现深度打击。

  (九)开展了认证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了全市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对纳入2008年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范围的玩具等产品开展调查摸底、执法检查等工作,对生产企业普查建档133家,开展玩具产品3C认证专项执法检查,立案18宗。对体系认证市场展开“大清理”,检查了认证机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19家,抽查300家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完成认证监管、维修行业监管系统开发并投入使用。

  按2008年度责任目标白皮书计划,市质监局无未完成事项。

  三、2009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一)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打造“一个平台”,组织开展“服务年”活动。

  1—1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入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企业中去”的要求,确定一批服务的重点企业,为企业提供重点产品质量问题帮扶;帮助重点企业在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承担TC/SC/WG工作,协调建立快速通道。

  2—6月,按政策奖励一批企业,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活动资金资助,开展深圳市标准创新奖励评审,对标准化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创新奖励。

  1—12月,帮助一批企业解决质量问题,帮助企业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出台企业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标准化指导文件,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服装、珠宝、钟表等优势和传统行业分批宣贯和指导实施。

  1—12月,免费培训一批企业,提供食品、特种设备、质量、标准、计量、认证等多种质量技术监督公益培训。

  1—12月,减免一批企业的相关资费,减免部分检测服务收费,并提供便利高效的技术检测与收送服务。

  1—12月,打造质监服务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告相关产品检查、抽查等信息;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反映、协助解决企业遇到的政策问题等;根据企业需要协调解决在其他省市遇到的质监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调整审批业务办结时限,严格履行审批业务时限承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企业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及时登载新闻信息;采取免费赠阅资料、在局门户网站(www.szbqts.gov.cn)开通“服务年”网络工作平台,设立“服务年”接收邮箱等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资讯服务。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二)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

本年度食品抽查合格率达到89%。

  1—12月,强化巡查监管,确保正常生产的A类企业全年2次,B类企业全年4次,C类企业全年6次,D类企业全年12次;实施卫生监测,确保正常生产的B类企业全年2次,C类企业全年6次,D类企业全年8次;完成正常生产的食品企业主要产品4次以上的抽查;对存在严重产品质量等问题的食品企业实施约谈。

  1—12月,组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队伍,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1—4月,开展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开展豆制品生产企业“三化”升级改造专项工作。

  3—4月,在乳制品企业开展三聚氰胺检验能力培训和比对检验,确保乳制品企业检验能力。

  3—9月,组织部分食品企业开展比对检验,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

(三)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实现全年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低于0.72起的国家控制指标。

  1—12月,开展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简易电梯及重大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制度,完成30台锅炉节能改造,300名锅炉作业人员节能培训;完成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率达20%,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率10%,使用单位监督检查率10%。

  1—4月,完成60家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标准化评价培训。

  1—10月,在连续三年评价251家企业的基础上,开展三年一次的复评,完善证后监督;完成100家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评价工作;在5家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四)推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1-12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每季度向社会通报监督抽查结果。

  3-4月,对市区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测评,向社会发布《2008年深圳市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并向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

  3-12月,按市治污保洁工作部署,开展车用燃油监管,配合市环保部门开展“深国Ⅳ”燃油置换和油气回收工作。其中,每季度抽查车用燃油90批次,检查清净剂添加情况60家次,巡查加油站60家次。

  4-5月,完成《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通用要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订。

  5—11月,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的部署,做好名牌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

(五)完成年度市长质量奖评定,大力推广卓越绩效模式。

  1—3月,制订年度市长质量奖工作计划,完成有关制度规定标准修订工作。

  3—4月,启动年度市长质量奖申报工作,组织开展企业培训。

  3—12月,推进龙岗区公共服务卓越绩效评价试点。

  4—6月,制订《市长质量奖五年发展规划(2009-2013)》,并提请市政府发布;扩展专家评审员库,实行评审专家队伍分类管理。

  5—8月,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参评企业评审工作,强化评定关键过程管理(采用2009-2010版评定标准)。

  9—11月,召开市长质量奖年度颁奖大会。

(六)强化“民生计量”工作。

  1—12月,继续开展“五个走进”活动,确保集贸市场、医疗服务机构、眼镜店、加油站专项行动检查覆盖率100%。

  1—12月,组织在社区开展计量惠民活动,对在社区开展计量惠民活动过程中群众送检的生活用计量器具100%免费计量检测。

  1—12月,加强对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出租车计价器等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计量监督管理。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七)深入推进实施《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

  1—3月,出台《深圳市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和《深圳市标准创新奖励办法》配套实施细则;研究成立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标准联盟;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标准化方向硕士班。

  1—6月,建立申报受理信息数据库,规范资金资助程序,组织企业召开相关培训、宣贯会议,6月份完成评定工作;完善企业产品标准标签备案工作程序及专家评审制度,建立备案标准和标签的清理机制;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考试大纲和题库,推进标准化工程师制度实施;

  9—12月,召开深圳市标准化战略推进联席会议,跟进标准化战略工作进展,检查各部门责任落实情况;

(八)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工作。

1—9月,推动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和一批企业建立标准研制和标准化工作机制、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标准联盟运作机制以及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机制。

  1—9月,加快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成迎接国家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1—12月,加快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成迎接国家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九)打假扶优,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公平发展环境。

  1—12月,及时安排落实上级交办案件及上级部署的专项执法检查,按季度汇总办理结果,每季度办理率100%;组织、协调各执法单位开展打假扶优工作,完善企业投诉制假侵权案件的督办机制。

  1—3月,检查、督办相关区政府和职能部门警示市场打假整治工作;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迎检准备,配合省打假办完成现场检查验收工作。

  1—6月,跟进了解警示市场检查验收结果,根据省打假办通知,通报警示市场验收结果;编印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系列小册子,正确引导消费;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假整治成果。

  4—9月,建立深圳市打假工作绩效考核要求及评价体系,推进打假责任制落实与监督。

(十)有效加强对3C认证企业的证后监管,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

  1—12月,按照20-30%的比例对全市1650家获3C认证企业开展巡查;严格维修企业技术等级证书现场评审和证后监管工作,开展获证企业清查,组织180多家维修企业进行培训。

  3—10月,选择30—50家获证数量较多企业(含产品认证、体系认证)走访调研,对认证认可方面普遍问题予以统筹解决。

  3—12月,推进实施认证监管“1+5”文件,引入技术专家协助监管,落实企业和认证机构质量安全责任。

  6—11月,对不少于300家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抽查。

  四、公众参与

  公众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对我局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拨打12365投诉举报电话。

  (二)发邮件至电子邮箱:qtsservices@mail.szbqts.gov.cn。

(三)登陆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http://www.szbqts.gov.cn/),访问部门白皮书、公共服务、咨询投诉等栏目。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