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18期(总第652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09年政府公报 > 2009年第18期(总第652期)

索 引 号:043000-10-2009-004575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

发布日期:2009-05-26 00:00

名 称: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信息来源: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 信息提供日期:2009-05-26 【字体: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2008年度责任目标白皮书完成情况已统计完毕,2009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已制定完成。现一并予以公布,欢迎公众查阅,提供有关建议,积极给予监督。

  一、本部门工作职责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农林渔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深府办〔2004〕137号),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是主管全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海洋综合管理和农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海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起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海洋管理和农业经济方面的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拟订全市农业和海洋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研究拟订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质量的改善;研究提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及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

  (三)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负责农业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负责农业保护和综合开发资金和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安排、管理及回收工作。

  (四)研究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大宗农产品市场建设与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研究提出主要农产品、重点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动植物、水产品、种子、种苗、农药、兽药等)的进出口建议。预测并发布农业各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等方面的信息。

  (五)指导全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科技的引进、成果管理和交流、培训工作;负责全市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负责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农业各产业产品的质量监督、认证;组织协调种子、种苗、农药、肥料、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负责饲料工业管理;依法负责本市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工作。负责种畜禽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动物防疫、动物及畜产品检疫和兽医卫生工作;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的引进、繁殖、推广、登记鉴定和保护工作;负责植保和植物检疫工作。

  (六)组织、指导全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管理,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负责林地、森林资源(含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依法管理征占用林地及林木的砍伐、林木及林产品运输、经营;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负责林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七)依法对海域使用进行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地方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负责海底电缆、管道铺设的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海域勘界工作;负责海域使用及渔港范围各项工程建设行政许可;指导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工作;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

  (八)负责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渔港建设及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实施人工渔礁建设;组织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指导渔民转产转业;负责水产养殖、渔业捕捞、渔业种苗和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负责水生动植物防疫检疫管理和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九)负责农业经济的宏观管理,研究提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

  (十)建设和完善与企业沟通对话机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十一)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有关事项。

  二、2008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和品牌化,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全市定点屠宰场实行驻场检疫,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监控监测点,将全市农产品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2008年全市共抽检蔬菜样品148.1万份,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6.3%;抽检生猪样品18.31万份,生猪肉品“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99.03%;抽检水产品样品5826份,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98.64%。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一律销毁,2008年全市共销毁蔬菜239吨、生猪876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2.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自2006年3月启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来,我们上下一心,克服种种困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真抓实干,在省内外建设了众多稳定供应我市农产品市场的生产基地。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抓好关键性的三条原则,一是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认证程序,做到手续完善、资料齐全;二是抓好生产基地农产品的回运;三是确保生产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2008年4月9日、8月6日分别举行了第五、第六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签约仪式。到目前共建立了六批542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蔬菜生产基地171个,种植面积18.73万亩,年产量100.42万吨;生猪生产基地263个,年饲养量567.74万头;水产品生产基地108个,养殖面积23.1万亩,年产量27万吨。按照已签订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协议,六批542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后可以回运73万吨蔬菜、361万头生猪、16万吨水产品,这意味着已基本完成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从8月27日开始为期近3个月,我们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检查、整改、总结三阶段进行全覆盖检查,抽查了174个生产基地,其中蔬菜基地85个、生猪基地53个、水产品基地36个。基地生产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回运深圳市场,2008年农产品生产基地回运蔬菜79.5万吨、生猪203.8万头、水产品10.3万吨。目前生产基地回运的农产品占深圳市场农产品消费量的40%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保障深圳市场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稳定了菜篮子市场价格和供给,尤其是在应对2008年初的雨雪灾害中充分表现出救灾应急的关键作用。

  3.农产品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农业投入品监管日益强化。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印发实施了《2008年深圳市农资打假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农资打假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联合市工商、质监等部门组织了5次专项行动,共出动1089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查出假劣过期农药、禁用农药等76瓶;查获假劣兽药4种35盒;没收17种301瓶;查办4宗,涉案货值0.2万元;加强了对渔药、毒鼠强的专项整治,有力打击了销售假冒伪劣、高毒、过期农业投入品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农资市场,有效维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合法利益。

  (二)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

  1.动物防疫检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迈出新步伐。6月7日和11日香港街市的鸡只发现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2月30日香港女婴诊断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后,我们分别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大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全市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对畜禽进行了强制免疫,2008年禽流感免疫家禽1352万羽(次)、4万只信鸽,牲畜口蹄疫免疫生猪72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16万头(次),免疫奶牛7600头、犬只14.8万头,马流感免疫马匹411头,免疫率达到100%。强化检疫,把好准入关口,驻场动物防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家禽进入市场交易查产地检疫证明和车辆运输消毒证明,家禽凭检疫证明出场。2008年产地检疫家禽2584万羽,屠宰场(批发市场)检疫生猪440万头、牛6.7万头、羊2.5万只、家禽9126万只。发现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定期组织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疫苗规范化管理、免疫率、免疫档案建立及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加强禽流感、口蹄疫、奶牛结核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建立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疫情监测网络,成立了应急处理分队,形成了有效监测网。加强野生禽鸟防控,形成联防机制。

  2.植物防疫检疫。农业植物疫情防治取得新进步。加强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强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植保植检体系,健全病虫害测报网点和防治队伍,加强病虫害监控、扑灭。加大红火蚁防控力度,对发生区全面实施二阶段处理防治法等措施,将防治重点转移到市属国有储备用地,委托专业消杀机构开展防治,将我市红火蚁疫情控制到不构成危害的水平。全力抓好香蕉穿孔线虫、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的防治,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全市植物疫情阻截带,在宝安、龙岗等区设立14个监测点,全面开展植物疫情监测。强化植保植检,准确发布病虫害测报信息,及时指导有效防治。

  (三)全面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管理。

  1.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我局代拟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暂定名),经过反复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报审稿,将尽快提交市政府审定。待市政府批准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实施,开展菜篮子工程项目认定,落实鼓励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我市菜篮子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管理。根据市政府313次办公会议精神,我局立即着手开展全市基本农田改造试点前期工作。6月底已完成基本农田现状勘查;9月底协助市国土部门拟定基本农田改造方案;10月29日全市基本农田试点改造开工。目前,《深圳市基本农田改造试点详细规划》已原则通过,并向规划部门申请核发试点地块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范围图,正在抓紧督促各建设单位按要求完成基本农田试点改造任务。

  6月底已完成深圳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农业)普查入户调查工作,认真组织全市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并将普查数据及时报上级部门,按时按质完成普查和数据报送工作。

  (四)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

  1.创新优势农产品核心技术。突破和集成一批关键技术,为实施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现代农业成为高新技术密集的产业。创世纪转基因公司已成功进行商业推广的抗虫棉品种超过20个,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面积3亿亩,占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0%,仅以每亩增收节支200元计,就为农民累计增收节支60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印度推广400万亩。超级杂交水稻将传统的杂交水稻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新一代的高产优质的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促进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朝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优势地位。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20多万亩,亩产近900公斤。

  2.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保障力度,加强农产品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选育。光明集团公司运用胚胎移植手段,引进以色列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选配出高产、耐热、优质的荷斯坦奶牛品种,提高了产奶量和奶牛产奶期限。农牧公司运用基因克隆技术,选配出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的深农猪配套系,该品种已经过农业部品种认定,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销往国内大部分省份及香港。

  3.推广应用高新农业技术。在南山区示范推广南山荔枝4500多亩,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科学管理,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成效显著,每亩增产42公斤、增收380元。示范推广了太阳能灭虫诱杀目标害虫、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等,取得了预期效果。加快制定南山甜桃生产技术规程、龙岗胡须鸡饲养技术规程等农业地方标准。顺利完成广东省蔬菜品种区域试验任务,共试验5种作物21个品种。“优质水稻—蔬菜”轮作、优质甜瓜生产示范有序推进。农业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性要求与评价标准体系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同类标准的空白,荣获市科技创新奖。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市内外农业生产基地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绿色证书工程等各种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生产者。

  4.农业产业化呈现新面貌。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抓住关键环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带动面广、出口创汇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实力。加大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力度,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奖励资金由3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2008年源兴果品公司、绿田农业开发公司、创世纪转基因技术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市农业龙头企业20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做好农业企业服务工作,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粤桂农业经贸合作洽谈会、第六届农交会、第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等。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2008年芭田公司的芭田高塔138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目前全市有农业类的中国名牌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2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

  (五)林业管理工作。

  1.积极做好市属森林公园薇甘菊防治方案的实施工作。目前防治资金已到位,招投标工作也已完成,即将进场全面开工。       

  2.按照工程报建和管理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救护中心科研管理楼所有报建、施工许可、勘察等所有前期工作,工程施工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3.抓好松材线虫病疫区改造任务的落实。目前,我局已完成1500亩改造任务的调查、设计、工程招标等工作任务,现正在进行疫木砍伐消毒处理,做好林地清理、挖坑等备耕工作。积极开展刺桐姬小蜂防治和科研工作,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实验,已完成刺桐姬小蜂防治技术研究方案并开展实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4.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毁林种果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开展了“飞鹰行动”、“安保奥运”、打击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等一系列严打行动。2008年全市森林公安机关接处警296次,查处63宗,其中查处刑事案件19宗,刑事拘留15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4宗,林业行政罚款37.9万元。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使用林地的建设项目开展4次专项清查行动,查处55宗违法占用林地行为,涉及违法占用林地30.8公顷。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认真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和物种鉴定工作,开展救护行动,拯救野生动物1.36万只(头),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3只(头)、“三有动物”1.35万只。加强坝光古银叶树和野生仙湖苏铁保护和管理。加快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目前进展顺利。红树林保护区严控下海作业,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抓获非法下海捕捞人员11人,没收虾笼1290条7740米,有效保护了湿地生物资源,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针对年初海桑林遭受大面积冻害的情况,克服困难,拯救保护区引种的外来红树品种海桑林。强化海滨生态公园管理,海滨生态公园已成为展示全市风貌的重要窗口、深圳滨海一道靓丽的风景。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上内伶仃岛。

  (六)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工作。

  1.强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12月3日市政府召开了建市以来首次全市海洋工作会议,总结部署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市的若干意见》和《深圳市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远洋渔业作为我市海洋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计划由政府出资对企业组建现代化的远洋船队、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竞争和来深设立总部机构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全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和临海工业为代表的海洋产业格局。

  2.大力推进远洋渔业发展。加大渔业科技引进、推广力度,进一步转变渔业生产方式。加强休闲渔船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做好近海渔船渔用柴油补贴,落实惠渔政策。及时落实远洋渔船柴油补助,降低远洋渔业生产成本。受政策激励,我市远洋渔业稳步发展,2008年新注册成立3家远洋渔业企业,我市有远洋渔业渔船85艘,产值4.2亿元,产量2.2万吨,其中回运1万多吨。

  3.努力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为顺利推进用海项目的审查和报批,我局积极协助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用海的规划,及早开展海域使用论证评估,加强沟通协调,全市用海项目海域使用权报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公路、深圳港西部政府码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深圳站赛场内湖取水、大铲湾港区疏港通道及辅建区填海、宝安中心区海堤填海、深圳地铁2号线后海停车场出入段填海等工程项目的审批、审查。积极配合做好海上运动基地、深圳LNG第二接收站、蛇口客运码头扩建、滨海电厂、赤湾港区突堤等用海项目的用海规划、用海方案优化。认真抓好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工作,海域使用金100%收缴入库。进一步规范海域管理,全面修编《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加快《深圳市用海设施和构筑物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的立法步伐,抓紧出台《深圳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加强海洋综合执法,建立海陆空立体执法体系,维护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完善全海域定期巡查制度,加大违法用海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用海行为。2008年对128个用海项目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100%,立案查处结案29宗。加强装备建设,积极推进600总吨级海监船的建造。

  4.努力保护海洋环境。按照试点先行、积累经验、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杨梅坑、鹅公湾、东西冲等人工鱼礁建设,营造海底森林,规范管理已建成的杨梅坑人工鱼礁区,鹅公湾进行了试点区鱼礁建设,启动东冲—西冲人工鱼礁建设前期工作。6月1日至8月1日对近海实施为期两个月的伏季休渔,全市有282艘渔船安全、顺利实施休渔,使近岸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实行人工增殖放流,建立海洋牧场,共放流鱼苗115万尾、虾苗1310万尾、鲍鱼苗25万粒。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对全市海域环境形成包括海水质量、沉积物、生物质量及底栖环境在内的全方位监测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海洋环境远程自动监测系统项目已于6月批准立项,目前正开展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计划在全市海域布设12个生态监测浮标和2个监测岸站,实现海洋环境的自动监测。

  未完成事项及情况说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2008年,经过多次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反复进行修改,我局重新制订关于提请审定《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请示,经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报审稿,将尽快提交市政府审定,从根本上提升我市“菜篮子”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由于多次征求意见,又经过多次修改,相关鼓励扶持政策还在提交市政府审定过程中,目前还不能组织认定菜篮子工程项目。

  三、2009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目标及进度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全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6%以上。

全市生猪肉品“瘦肉精”污染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全市大宗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二)加强生产基地农产品回运核算,完成产品回运任务。

供应我市的主要农产品60%以上来源于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加强疫病监测和免疫监测。

规模养禽场禽流感免疫率达100%,有效免疫合格率不低于70%;定点屠宰场生猪检疫率100%;家禽批发市场家禽检疫率100%。

(四)开展红火蚁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日常监测和扑杀防控。

敏感、重点区域红火蚁防治效果达90%以上,新发生区防治效果达80%以上。

(五)做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

全年完成放流虾苗1000万尾(其中标粗200万尾虾苗)、海水鱼苗70万尾、鲍鱼苗5万粒的放流任务。

(六)加快基本农田改造建设,大力实施科技促农兴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等高端农业。

6月前,完成基本农田改造试点大工业区片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道路网格化、排灌系统、有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改造主体工程;7月底前全面完成基本农田现状勘查工作,向市规划局申请核定约2.4万亩基本农田控制范围;年底前完成全市约2.4万亩基本农田改造祥规编制,组织对有条件实施改造的地块进行改造。

(七)植树造林。

在4月底前完成林相改造项目监理招标工作,年底前完成500公顷的林相改造任务。

(八)森林防火。

做好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特别防火期间(1-4月,9-12月)开展森林防火检查;8-9月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培训;9月份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工作;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四、公众参与

  公众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对我局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拨打82108974申诉举报电话。

  (二)发邮件至电子邮箱:zhangwq@szagri.gov.cn

  (三)登陆深圳市农业信息网(http://www.szagri.gov.cn),访问部门白皮书、咨询投诉等栏目。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