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08年政府公报 > 2008年第13期(总第590期)
索 引 号:043000-10-2008-000195
分 类:市委市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8-04-08 00:00
名 称:10.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
文 号: 深府〔2008〕42号
主 题 词:
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 时间安排 | 责任单位 | 重大项目 |
1 | 中心区完善工程 | 建设完善中心区公共配套设施,包括环境工程、道路工程、地下空间利用、公共艺术景观、步行连廊等。 | 推进与完善中心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向市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展示中心区整体和谐、现代活力、格调高雅的风貌。目前,中心区市政支路设计已基本完成,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选址中心区为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契机,福田区人民政府计划投资建设中心区二层步行系统。 | 2008-2010年 | 市规划局、工务署主办,福田区人民政府、市城管局、旅游局、轨道办和有关业主单位协办 | — |
2 | 福田区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示范工程 | 在保护区北侧新建边防巡逻道,修复红树林面积120公顷,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凤塘河污水5万吨,在凤塘河口舌之冲砂闸修缮或新建观鸟屋等保护区附属设施。 | 有效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提高红树林保护区整体生态价值,给鸟类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栖息环境,提供市民一个优美的滨海空间。 | 2007-2010年 | 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建设局、规划局、水务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3 | 深圳红树林科普市政公园 | 迁移现有深圳广电集团中波发射基地,在保护区东侧与新洲河口之间用地新建红树林科普市政公园。 | 公园不仅能够作为保护区的缓冲地带,还集科普教育、滨海文化、休闲游览等功能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一个可以最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亲近自然、遥望保护区景致的空间。 | 2008-2010年 | 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建设局、规划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和深圳广电集团协办 | — |
4 | 海上田园城市湿地公园和茅洲河人工湿地公园 | 海上田园总占地约335.75公顷(含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面积173公顷),规划为水质净化区、民俗文化街区、红树林展示区、主入口区、海上田园旅游度假核心区、红树林游赏区、海上观光区共七个功能分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园区道路及场地工程、市政管线工程、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茅洲河人工湿地公园建设规模约20万平方米。 | 以湿地公园作为生态修复、休闲游览的区域,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空间,保护滨海和河流周边环境。 | 2008-2013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 | — |
5 | 五指耙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羊台山森林公园 | 五指耙郊野公园占地约627.5公顷;凤凰山森林公园占地约1500公顷;羊台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2852公顷。建设内容主要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及森林景观改造工程、必要的基础设施及管理服务设施建设、适当的景区景观建设。上述三个公园均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 五指耙郊野公园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松岗街道和光明新区的公明街道辖区,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西乡街道和福永街道辖区,羊台山森林公园位于石岩街道、大浪街道和民治街道辖区,可弥补目前深圳西部没有大型生态型郊野、森林公园的不足,服务周边市民约200万人。 | 2008-2010年 | 市农林渔业局、城管局、宝安区人民政府 | — |
6 | 铜鼓岭生态体育公园(大运公园)建设工程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山体保护及林相改造,各项运动、体验及纪念性场所的建设等内容,占地面积约8.19平方公里(除去龙口水库及现有体育设施)。 | 深圳铜鼓岭生态体育公园地处龙岗中心组团龙城西区,建成后将与大运中心共建区域景观体系,完善龙岗区绿地系统,为2011年大运会增加附加值,提升深圳城市核心价值。计划分前期踏勘及研究、规划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4个阶段完成,目前已委托开展铜鼓岭生态体育公园规划。 | 2008年开展前期工作 | 龙岗区人民政府 | — |
7 | 光明新区中央公园建设工程 | 占地约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公园基础设施、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景观构筑物、道路、水、电、监控系统等。 | 光明新区定位为“绿色城市”示范区,新区中央公园是新城建设的开篇之笔,将成为融合生态功能、绿色交通功能等多种功能的新城“绿心”,体现了“光明新城”建设的核心思想,更将大幅度提升中心区的土地价值,优化新区的投资环境。目前已召开光明新区中央公园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咨询招标文件专家研讨会。 | 2008年开展前期工作,下半年启动施工 | 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 — |
8 | 光明新区社区公园建设工程 | 在社区建设包括公园基础设施、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园路、景观构筑物、水、电、监控系统等。 | 光明新区定位为“绿色城市”示范区,社区公园建设,将成为融合生态功能、绿色交通功能等多种功能的新城“绿心”,体现了“光明新城”建设的核心思想,更将大幅度提升新区的土地价值,优化新区的投资环境。 | 2008-2010年 | 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 — |
9 | 明湖公园建设及地块内生态恢复工程 | 建设公园基础设施,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 该项工程作为区域建设模式试点工程。 | 2008-2010年 | 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 — |
10 | 光明新区城中村社区达标工程 | 开展光明新区城中村社区达标活动。 | 提升城中村社区生态文明品质。 | 2008-2010年 | 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 — |
11 | 福田保税区创建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 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任务并通过验收。 |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延伸产业链,实现综合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统一,通过“以点带面”,将保税区建设成为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区。 | 2008-2010年 | 市保税区管理局 | — |
12 | 后海中心区活力岛建设工程 | 后海中心区市政建设,包括歌剧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建设。 | 后海中心区是深圳城市未来多中心布局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定位为我市的重要商务中心区。活力岛位于后海中心区内湖东北角小岛,其沙河西路以西部分约6万平方米,规划围绕内湖形成公建带,安排大型公共建筑,歌剧院可安排在这里,服务后海中心区,提升后海中心区价值,提高城市品位。目前场地已平整,规划基本完成。2008年启动策划活力岛方案国际咨询,并经征询公众意见后,开展国际招标。 | 2008年启动策划活力岛方案国际咨询,并经征询公众意见后,开展国际招标;力争2008年底前动工建设,在2011年与大运会同时启用 | 国际咨询由市规划局主办,建设由市工务署主办 | — |
13 | 特区外“有路无灯、有灯不亮”改造工程 | 2008年,解决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部分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 | 特区外多数道路路灯亮灯率较低,“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突出,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市民投诉较多,逐步解决特区外“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非常必要。2007年城管局已将解决特区外市政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列为市政设施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宝安、龙岗两区已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改造方案。 | 2008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龙岗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和市城管局、深圳供电局 | — |
14 | 盐田滨海观光栈道 | 建设从沙头角湾至小梅沙的沿海景观栈道。 | 充分利用盐田滨海景观资源,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全程滨海景观休闲去处。 | 2008-2011年 | 盐田区人民政府 | — |
15 |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和全市采石场、取土场、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和复绿工作 | 对采石场、取土场、裸露山体缺口进行整治,对裸露土地、裸露山体进行复绿。 | 消除裸露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 2008-2011年 | 市国土房产局、城管局等 | — |
16 | 现代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基地 | 通过声、光、电设备,采用模拟、互动及体验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安全教育公共平台,为我市700多万中小学生和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安全教育。 |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展览与实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实景模拟体验教育,不断提高受训者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技能,为中小学生将课堂学习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供安全训练的模拟环境,从而提高中小学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实效,增强学生安全保护、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同时有助于营造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促进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安全保障系数,实现经济发展和安全双赢的局面。 | 2008年 | 市安监局 | — |
17 | 生态科技体系研究及发展规划 | (1)调查环保、节能等生态领域涉及的学科体系、技术前沿、产业细分和发展动态。 | 为整合资源、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升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2008年 | 市科技信息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环保局协办 | — |
18 | 固态照明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 (1)出台深圳固态照明发展规划。 | 通过大力推广节能、环保、高效的固态照明技术,展示活力深圳、动感之都的形象。 | 2008-2010年 | 市科技信息局、城管局 | — |
19 | 深圳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项目 | 包括行政指挥大楼、运动员公寓、教练员和职工宿舍、训练馆专家楼、康复中心、船库、修理场以及停车场等设施,航海运动学校校舍,以及休闲娱乐和旅游配套设施,水域工程部分包括码头、栈桥和港池等。 | 作为国家南方海上运动训练和比赛基地,满足市民海上运动的日常培训需求;符合建设东部海滨生态旅游和休闲文化的发展定位,弘扬大鹏半岛悠久的航海文化,并在赛后作为市民游览风景、观光及开展海上运动的基地。 | 2008-2010年 | 市体育局主办,市规划局、工务署、龙岗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20 | 餐厨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 | 鼓励和推行将餐厨垃圾经科学加工成饲料添加剂、制成肥料或者提炼成生物材料。 | 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理的不规范,给我市市民身体健康和市容环境卫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餐厨垃圾清运和处理单位,在依法取得市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可从事清运和处理活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2008年 | 市城管局 | — |
21 | 深圳市滨海医院冷热联供项目 | 利用南天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后的蒸汽向滨海医院供热,全面解决滨海医院的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生活热水供应、医用消毒等综合用能需要。 | 可显著提高一次能源(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效率,削减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 2008年 | 市发展改革局、市滨海医院筹建办 | — |
22 | 深圳南山热电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一期) | 利用南山热电厂发电机组排放的烟气余热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干化,并对干化污泥实施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处理湿污泥能力为400吨/日。 | 可妥善解决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并实现能源和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 2008-2009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水务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23 | 深圳南山热电厂冷热电联供项目(一期) | 利用南山热电厂机组发电后所产生的烟气余热和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向周边用户供冷、供热。一期工程总年供冷量约1700冷吨,供冷面积约6.7万平方米。 | 可显著提高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削减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 2008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规划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24 | 龙岗中心城1.2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 建设1.2MW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124万度。 | 可推进太阳能的利用,促进节能减排。 | 2008-2009年 | 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深圳供电局协办 | — |
25 |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 | 设计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装设4台30万千瓦机组,用4回220千伏线路介入电网。 | 有利于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 2006-2012年 | 深圳能源集团主办,盐田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26 | 深圳风电场示范工程 | 在大鹏半岛规划建设规模约30MW风力发电场。 | 可推进风能资源的利用,促进节能减排。项目正在开展前期测风工作。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城管局、气象局协办 | — |
27 | 大鹏LNG接收站冷能利用工程项目 | 利用大鹏LNG接收站冷能实施空气分离、冷库、冰雪世界等项目。 | 可推进冷能资源的利用,促进节能减排。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协办 | — |
28 | 深云村经济适用房小区集中供热项目 | 利用南天电厂余热向深云村经济适用房住户集中供应热水。 | 可显著提高一次能源(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效率,削减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 2008-2009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协办 | — |
29 | 深圳宝昌电力有限公司冷热电联供项目 | 利用宝昌电厂机组发电后所产生的烟气余热和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向周边用户供冷、供热,实施中水回用等循环经济项目。 | 可显著提高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削减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规划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和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协办 | — |
30 | 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冷热电联供项目 | 利用钰湖电厂机组发电后所产生的烟气余热和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向周边用户供冷、供热,实施中水回用、污泥干化和移动供热等循环经济项目。 | 可显著提高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削减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主办,市规划局、龙岗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31 | 清水河油气库搬迁项目 | 按照《深圳市油气及其他危险品仓储区规划建设和搬迁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具体搬迁方案,并组织实施。 | 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库区的安全隐患,保障供给,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建设局、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国土房产局、规划局、环保局、安监局协办 | — |
32 | 东角头油气库搬迁项目 | 按照《深圳市油气及其他危险品仓储区规划建设和搬迁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具体搬迁方案,并组织实施。 | 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库区的安全隐患,保障供给,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 2008-2010年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建设局、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国土房产局、规划局、环保局、安监局协办 | — |
33 | 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 5个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 | 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提供示范。 | 2008-2010年 | 市国土房产局 | — |
34 | 龙华拓展区住宅工业化生产试点 | 在龙华拓展区进行住宅产业化试点,实行工业化生产,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 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提供示范。 | 2008-2010年 | 市国土房产局 | — |
35 | 绿色建筑认证计划 | (1)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引导业主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建设。 | 2008年启动 | 市建设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协办 | — |
36 | 金建工程 | (1)开展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 | 提高建设领域信息化管理水平。 | 2008年启动 | 市建设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科技信息局协办 | — |
37 |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 (1)推动制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法规。 | 促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产业化。 | 2008年启动 | 市建设局主办,市贸工局、科技信息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城管局协办 | — |
38 | 绿色建筑示范城区 | 制定光明新区绿色建筑总体发展纲要,对所有新建建筑推广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进行绿色建设试点、示范。 | 2008年启动 | 市建设局、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 — |
39 | 在建筑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 (1)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 | 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 2008-2010年 | 市建设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科技信息局、财政局协办 | — |
40 | 开展绿色施工 | (1)制定绿色施工导则。 | 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干扰破坏。 | 2008-2010年 | 市建设局主办,市科技信息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41 | 在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 | 在政府机关、酒店、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中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新模式。 | 合同能源管理已被证明是一种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节能模式。 | 2008-2010年 | 市建设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协办 | — |
42 | 公交系统混合动力大巴更换项目 | 2008-2010年在我市地面公交系统中率先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约500辆。 | 混合动力大巴单车节能25%左右,污染物总量减排30%,有利于形成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示范效应,构建“绿色公交”。 | 2008-2010年 | 市交通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深圳巴士集团协办 | — |
43 | 公交系统液化天然气大巴更换项目 | 2008-2010年在我市地面公交系统中率先推广液化天然气大巴约1000辆。 | 液化天然气大巴单车节能10%左右,污染物总量减排70%,有利于形成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示范效应,构建“绿色公交”。 | 2008-2010年 | 市交通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深圳巴士集团协办 | — |
44 | 轨道交通工程 | 形成地铁1号线、2号线及东延段、3号线及西延段、4号线、5号线共约17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 为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提供交通保障。 | 2007-2010年 | 市轨道办 | 在建 |
开展轨道交通三期6、7、8、9、11、12号线的前期工作。 | 为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提供交通保障,为轨道三期的建设做好项目储备。 | 2007-2011年 | 市发展改革局、轨道办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协办 | — | ||
45 | 龙华新客站 | 新建铁路综合枢纽站。 | 促进深圳铁路枢纽城市的形成,改善深圳铁路运输能力。 | 2009-2011年 | 市轨道办 | — |
46 | 坂田华为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示范工程 | 片区微循环改造。 | 提升坂田华为片区交通通行能力,改善片区交通环境,为华为等高科技企业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 2008-2010年 | 龙岗区人民政府 | — |
47 | 避风塘、深大南生态公交站 | 新建公交车站。 | 建设生态、环保的公交站,改善公交出行条件。 | 2008-2010年 | 市交通局、南山区人民政府 | — |
48 | 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 | 主要包括龙口泵站二期扩建、龙口—清林径水库供水工程及清林径水库扩建等内容。 | 作为严重缺水城市,必须加快水库群及水库联网建设,充分利用东江洪水资源,扩大我市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全市水源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 2008-2011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龙岗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49 | 深圳水库排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对深圳水库排洪河东湖公园段至三叉河口2.5公里河段进行生态化改造,新建改建沿河4座桥梁。 | 深圳水库排洪河曾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整治,目前河道淤积严重,雨污混流,无论是整治标准还是整治效果都与沿河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必须进行生态化改造。 | 2008-2009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罗湖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50 | 大沙河上游段综合整治工程 | 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整治河道2.7公里,新(改)建桥梁7座,景观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水质净化处理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 | 大沙河中下游河段已进行全面整治,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目前大沙河仅剩上游段尚未进行整治。2005年该片区曾发生严重内涝,近年来南山区人民政府一直呼吁加快解决该片区内涝问题。 | 2008-2010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51 | 观澜河、西乡河综合整治工程 |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河流两岸景观整治。 | 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景观,建立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环境。 | 2008-2010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 | — |
52 | 福田河生态景观改造工程 | 驳岸改造长度3.9公里,景观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水质净化处理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人工湖面积约12万平方米。 | 福田河位于中心城区,河道防洪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河流水质及生态景观需进一步改善,以建立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环境。 | 2008-2010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城管局、福田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53 | 新洲河生态景观改造工程 | 驳岸改造长度约3.9公里,水质改善设施处理规模5万立方米/日,沿河截污管线约3.9公里,景观绿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 | 新洲河位于中心城区,河道防洪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河流水质及生态景观需进一步改善,以建立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环境。 | 2008-2010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福田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54 | 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二期工程 | 在填埋场二期建设填埋库区。 | 保持并提高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特区内垃圾处理应急能力。 | 2010年 | 市城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协办 | — |
55 | 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 | 处理能力800吨/日。 | 提高可燃垃圾焚烧处理比率,可满足南山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部需求。 | 2008-2010年 | 深圳能源集团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前期 |
56 | 宝安老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建工程 | 在现有填埋场周边进行扩建,扩建后总库容为750万立方米。 | 保持、提高宝安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应急能力。 | 2008-2010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前期 |
57 | 宝安老虎坑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 | 处理能力2500吨/日。 | 提高可燃垃圾焚烧处理比率。 | 2008-2010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58 | 白鸽湖垃圾焚烧厂建设工程 | 处理能力1000吨/日。 | 提高可燃垃圾焚烧处理比率。 | 2008-2010年 | 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59 | 田心蕉窝垃圾焚烧厂建设工程 | 处理能力2500吨/日。 | 提高可燃垃圾焚烧处理比率和龙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2008-2010年 | 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60 | 田心蕉窝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 | 在坪山环境园内新建卫生填埋场,处理能力2200吨/日。 | 提高龙岗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具备龙岗区内垃圾处理应急能力。 | 2008-2010年 | 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61 | 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 | 关闭龙岗区所有简易填埋场。 | 提高龙岗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削减环境污染。 | 2008-2010年 | 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局协办 | — |
62 | 全市饮用水源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围网工程 | 对全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采取钢板网、种植绿篱等措施实施封闭管理。 | 吸取松花江、北江水污染事件教训,加强水源水质保护。 | 2008-2010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63 | 全市30座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林建工程 | 对全市一级水源保护区进行林相改造,种植水源保护林,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 作为缺水城市,有必要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本地水源的水质及利用效率。 | 2008-2011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协办 | — |
64 | 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 | 35万吨/日深度处理及回用水输配管网。 | 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可为深圳水库排洪河及深圳河提供生态补水。 | 2008-2009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罗湖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65 | 宝安区污泥粪渣处理厂 | 日处理80%含水率污泥750吨、75%含水率粪渣50吨。 | 解决宝安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粪渣出路。 | 2008-2010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66 | 石岩水库截污工程 | 20立方米/秒隧洞+30万立方米调蓄库容,西岸2万立方米前置库。 | 解决石岩水库面源污染问题,保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 2008-2009年 | 市水务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协办 | 前期 |
67 | 光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 厂规模15万吨/日,一期管道48公里。 | 收集处理光明街道及公明街道北部部分区域污水。 | 2008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市光明新区管委会主办 | 在建 |
68 | 横岭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 | 厂建设规模40万吨/日,管道40公里。 | 处理龙岗河中下游流域污水。 | 2010年6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龙岗区人民政府协办;管道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在建 |
69 | 南山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程 | 规模56万吨/日。 | 提高特区中西部污水处理标准,减少排海污染负荷。 | 2008年12月 | 深圳市水务集团 | 在建 |
70 | 滨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 | 改造规模18万吨/日。 | 提高出水标准,为深圳河补充生态用水及提供部分市政绿化用水。 | 2009年12月 | 深圳市水务集团 | 前期 |
71 | 燕川污水处理厂、福永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 | 燕川污水处理厂规模15万吨/日,一期管道45.6公里,二期管道56.3公里。 | 收集处理公明街道、松岗街道大部分区域污水。 | 2010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宝安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主办 | 在建 |
福永污水处理厂规模12.5万吨/日,一期管道26公里,二期管道65公里。 | 收集处理福永街道污水。 | 2010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 | 在建 | ||
72 | 布吉污水处理厂、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污水管道工程 | 布吉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20万吨/日,管道30公里。 | 收集处理布吉河特区外流域污水。 | 2009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在建 |
上洋污水处理厂扩建规模18万吨/日,管道41公里。 | 收集处理坪山河流域污水。 | 2009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在建 | ||
73 | 横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污水管道工程 | 厂扩建规模10万吨/日,管道8公里。 | 收集处理龙岗河上游流域污水。 | 2009年12月 | 厂由市水务局主办,管道建设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 |
74 | 沙井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二期工程 | 管道50公里及25公里加盖渠道。 | 进一步提高沙井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污水收集率。 | 2010年12月 | 宝安区人民政府 | — |
75 | 福田污水处理厂 | 新建污水厂,建设规模20万吨/日。 | 处理福田区污水,提供市政杂用水和河道生态补水。 | 2011年12月 | 深圳市水务集团 | 前期 |
76 | 西丽再生水厂 | 新建再生水厂,建设规模5万吨/日。 | 处理西丽片区污水,提供市政杂用水和河道生态补水。 | 2009年12月 | 深圳市水务集团 | — |
77 | 蛇口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 扩建规模3万吨/日。 | 处理蛇口片区污水,减少排海污染负荷。 | 2009年12月 | 深圳招商水务公司 | — |
78 | 葵涌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工程 | 厂近期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远期设计规模为8万吨/日,污水管道总长约33公里。 | 收集葵涌片区污水并处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 2007-2009年 | 厂的建设由市水务局主办,管网建设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 |
79 | 水头污水处理厂工程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工程 | 污水处理厂分三期建设,首期规模4万吨/日,近期总规模8万吨/日,远期总规模12万吨/日。污水管道总长约55.2公里。 | 处理大鹏水头污水,改善王母河等河流的生态环境以及大鹏和南澳的水域环境。 | 2007-2009年 | 厂的建设由市水务局主办,管网建设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 — |
80 | 坝光污水处理厂 | 建设规模4万吨/日。 | 处理坝光污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 尚未开展前期工作 | 市水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