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06年政府公报 > 2006年第14期(总第484期)
深圳市交通局(深圳市港务管理局)
2006年度责任目标白皮书
二○○六年三月
第一部 分当前形势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日益完善,行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行业监管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两个突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0万标准箱,稳居国内第二、全球第四;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位居国内第四,跻身全球百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站在保障和促进我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的高度上来审视交通发展全局,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圳交通行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数据不全,产业发展引导政策不足,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场站建设滞后,用地不足;港口发展面临周边港口的激烈竞争、货源腹地相对狭小、吞吐能力不足、公用基础设施及支持保障系统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港口由大变强任务艰巨;机场跑道设施饱和,空域和航路资源紧张,周边地区机场竞争日趋激烈,业务发展出现了新的困难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006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端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四次和市政府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的资源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交通发展能力;不断创新调控手段,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提高行业公共服务能力;治庸提能,强化干部队伍执行能力,加快建设和谐交通、效益交通,引导和保障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 工作职能
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交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深府办〔2004〕135号),市交通局(港务管理局)是主管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城市公交、水路、港口、铁路、轨道交通、民航、物流)和协调邮政行业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能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邮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协调邮政行业。
(二)制定全市交通运输并参与制定全市邮政行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规划、年度重点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全市交通运输(含道路、水路客货运输、客货运场站、城市公交、出租小汽车、汽车租赁、轨道交通、国际货贷、机动车维修业及综合性能检测、机动车驾驶学校和驾驶员培训)方面的行业管理。
(四)统筹研究、拟定全市整体运输政策,组织、协调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环保、交通与道路网络、交通与道路使用需求之间的关系。
(五)主管全市公路工作,管理市公路局。
(六)依据有关规定对全市物流产业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物流产业中运输平台的功能研究和相关信息平台规划建设工作。
(七)负责全市小汽车定编管理工作。
(八)管理本市港区内岸线、水域的分配使用和辖区内通航水域、岸线的使用;依法审核港口工程项目和港区范围内配套工程建设项目。
(九)管理全市港口引航工作,负责引航与港口生产的协调工作。
(十)编制全市交通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并统筹安排使用;会同物价部门研究制订交通、港口行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经批准后监督实施;依照有关规定负责国家有关交通、港口规费和车辆购置税(在移交市国税局之前)征收及稽查工作。
(十一)负责全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交通战备的运输组织、协调管理和参与国防交通保障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十二)组织、协调深圳地区综合运输、重点物资运输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的旅客运输。
(十三)指导、协调全市铁路、民航管理工作。
(十四)监督和指导交通、港口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十五)组织制定全市交通、港口行业和协调制定邮政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指导、监督交通、港口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组织交通、港口行业和参与协调邮政行业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发和推广运用。
(十六)负责交通、港口、邮政行业统计工作,收集、发布国内外交通、港口经济信息和资料。
(十七)组织、协调和参与交通、港口系统利用外资工作,开展国际交通经济技术业务的合作与交流。
(十八)建立与企业对话沟通机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十九)承办市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部分 工作目标
一、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006年,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项目23项,综合交通枢纽1个,港口项目7项,新增深水泊位3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5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能力950万吨。
二、各种客运方式并进
公路、铁路、水路、民航旅客运输量1.33亿人次,增长5.29%。其中:铁路1600万人次,增长2.99%;公路1.04亿人次,增长4.72%。机场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增长1.65%。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16.57亿人次,增长6%。
三、货运总量继续攀升
货运总量8427万吨,增长2.16%。其中:铁路407万吨,增长3.14%;公路6990万吨,增长1.66%。港口货物吞吐量1.6亿吨,增长4.2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标准箱,增长8.05%。机场货邮吞吐量50万吨,增长7.3%。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增长0.18%。
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行业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6%以上,其中道路运输企业百万车公里责任事故率≤0.3宗、责任事故死亡率≤0.3人。全市公交车容车貌进一步改善,特区内公交线路覆盖率提高到98%。
第四部分 工作任务
一、加快交通规划建设,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任务一:完善交通规划
●完成《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完成盐田、南山、宝安港区规划和深圳机场地面交通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启动《深圳港总体规划》修编,为港口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港口后方物流和服务园区规划研究。
任务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完成南坪快速路一期、盐排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通车。
●加快推进深盐二通道、南光高速、横坪公路、107国道宝安段三期改造、205国道改造等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快速路网、城市骨干路网前期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原则,争取南坪快速路二期、丹平快速路、盐坝高速公路C段、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年内开工,加大东部过境通道、龙观快速路、外环高速、布龙路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
●加快推进盐田港区三期扩建、大铲湾港区一期、蛇口港区三期及西部港区水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建成3个集装箱泊位(盐田三期10#泊位、妈湾7#泊位和蛇口三期7#泊位)。
●加快大铲湾港区二期、盐田东港区一期、盐田西港区4-6#泊位的前期工作。
●加快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主体工程建设。
二、优化港口产业结构,推动深圳港由大变强
任务三: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启动港口发展战略研究,开展《深圳经济特区港口管理条例》修订调研,筹备召开市港口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促进深圳港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深圳港西部港区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实施科技强港,加快港口设施保安电子监控系统和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任务四:优化港口发展格局
●继续组织宣传、推介深圳港。
●大力发展海铁、江海及国际中转等多式联运,重点推进华南公共驳船快线服务网络的形成。
●积极推动港口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深圳港特色的临港工业,加强与香港港口业的互利合作,不断强化深圳港的产业功能,提升港口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三、积极培育航空市场,加快建设门户空港
任务五:促进机场全面发展
●组织实施《深圳机场管理办法》。
●推动建立空管协调机制,努力解决空域和航路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深圳机场航班放行量和正点率。
●大力推介深圳机场,重点拓展国际货运航线,兼顾国际客运航线。
●引进大型中外航空公司、航空代理公司加盟深圳空运市场。
任务六:加强与航空公司及周边机场的互利合作
●推进落实市政府与南航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推动与国航的战略合作。
●促进两岸四地及周边地区航空运输业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深港机场合作项目,逐步实现建设南中国货运门户机场和区域性枢纽机场的战略目标。
四、强化供应链管理,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任务七:不断改善物流发展环境
●落实全市物流工作会议各项政策和任务,牵头组建前海湾、平湖、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六大物流园区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空港联动”。
●出台《深圳市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物流企业服务奖”,鼓励和支持资源性综合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
任务八:创新物流管理模式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物流环节,加强重点物流项目和企业认定后续评估和动态管理,鼓励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深设立国际物流总部、区域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
●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启动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物流业优化整合升级。
五、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构建一体化公交体系
任务九:推进公交优先政策落到实处
●完成《深圳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项目研究,制定公交优先政策、措施。
●抓紧开展城市公交立法调研,确立公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
●会同市财政部门研究制订市财政补贴公交的实施办法,合理使用交通专项发展基金,为公交优先提供资金保障。
●实施路权优先,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力争在市区主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在主要路口设置公交优先信号。
●协助规划、国土部门全面落实待建和已规划的公交场站用地,加快公交场站和深港湾上落站建设。
●承办在我市召开的全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第23次会议。
任务十:扩展完善公交线网
●继续加大新线开设和运力投放力度,重点开通夜班线路、高峰期快线等25条特区内专营线路及10条跨特区公交线路。
●启动宝安、龙岗两区近期公交线网规划项目,大幅提高两区公交覆盖面和线网密度。
●推广应用公交图文管理系统,提高公交线网规划和管理水平。
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任务十一:全面提升行业服务
●在公交、出租车行业实行市民满意度排名制度,重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车容车貌、遵章守规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排名,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促进企业自律。
●继续组织出租车星级驾驶员评定、旅游包车挂星,及物流等诚信企业认定,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任务十二:强化公共服务功能
●加快“三基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行业基础数据库。
●制定非行政许可项目实施办法,完善办事指南,加强窗口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加快深圳港口建设费征收系统的项目建设和推广应用,完善规费征收机制,确保全额征收。
●加快引航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三化”建设,全面提高引航服务水平。
●完善运政管理系统、局5个网站(政务内网、门户网站及深圳港中英文网站等)服务功能。
●实施“阳光工程”,规范和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七、强化行业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运营秩序
任务十三:强化公交、客运车辆监管
●严格执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等法规,深入开展公交车清洁、改善公交车内空气质量及查处违章运营等专项工作。
●跟踪监督企业按规定处理退出的营运车辆,把住关键环节,定期检查报告,确保监管到位。
任务十四:强化出租车行业监管
●开展《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修订调研,依法推进行业经营机制创新。
●定期开展出租车营运状况调查,建立动态数据库,为行业监管提供依据。
●择机实施运力投放。
●全面推广使用标准合同,督导企业运营公开、管理公开、财务公开“三公开”和驾驶员录用五湖四海、五人联审、五中抽二“三个五”制度。
任务十五:强化货运行业监管
●全面推行“四率”量化考核,实现规范管理。
●调查分析道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引导集装箱拖车行业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守法经营。
●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运营监管,严把从业人员资质关。
任务十六:强化维修驾培行业监管
●贯彻实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布点,引导行业适度发展,促进良性竞争。
●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减少盲目进入、恶性竞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逐步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开展诚信企业认定工作,促进优胜劣汰。
任务十七:强化运输市场监管
●加强基层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实行执法绩效考核制和执法情况通报制,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
●创新联合整治方式,牵头巩固我市公路无“三乱”治理成果,发挥联合整治的最大效能。
●加大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力度。
八、加强安全源头管理,确保行业稳定发展
任务十八:坚决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考核标准,逐步建立安全考核体系。
●坚决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任务十九:完善安全监管手段
●制定《深圳市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和安全管理办法》,起草《交通行业维护经营秩序承诺制度》、《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并实施。
●深入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客运场站交叉检查及公路危桥等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监管,加快“港口危险货物和保安设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运用全市进站班车IC卡管理及进站班车考核系统,在汽车客运站尝试安装使用车牌自动识别及监控系统,强化场站源头的营运和安全监管。
任务二十:建立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全面排查,掌控信息,实行“五定”制度(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目标、定责任),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掌控行业动态,及时处置、化解不稳定因素。
●落实“五个一”责任制度(一宗上访事件,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解班子,一个处理方案,一个解决期限),着力做好信访调处工作。
●按照“四快”要求(信息快速反应、情况快速摸清、处置快速到位,疏解快速见效),进一步修改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习。
九、稳步推进两项改革,促进机制体制创新
任务二十一:开展特区外公交特许经营试点改革
●编制并实施《深圳市公交区域专营与资源整合工作规划》,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基本思路,实行特区外公交特许经营试点改革,推动全市公交规划、法规、服务、管理一体化发展。
●学习香港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运营协议、线路授权等管理手段,推动公交监管方式改革,并通过运营服务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法,将公交工作的重心转到后续监管和服务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任务二十二:推进道路设施建管养体制改革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逐步实现路网规划由市级部门组织编制,高快速路、城市干道及特区内道路由市级部门组织实施,宝安龙岗两区区级道路由两区组织实施。
●在已经制定实施《深圳市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程序,深化道路建设招标代建制改革。
●制定《深圳市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梧桐山隧道、马田、水田收费站撤并谈判和广深高速宝安立交至皇岗段收费改革工作。
●全力跟进《我市征收车辆通行费(进城费)及完善收费站设置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白皮书》所提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在2006年底前全面完成,它既是指导我局今年工作的重要纲领,更是对广大市民的郑重承诺。我们将严格按照《白皮书》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成立专责机构。根据《白皮书》的部署,成立专责推进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检查、督办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建立检查督办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狠抓工作进度的落实。
二、明确责任分工。把每一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处室(单位)、岗位和责任人,由局长与各分管副局长、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进度,明确责任要求,确保落实到位。
三、实施责任追究。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对责任不到人、措施不到位、行动不落实的,将严格按照市有关规定和我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机关作风投诉处理制度》、《一把手解决热点难点问责制》等管理制度,坚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