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8期(总第116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1997年政府公报 > 1997年第8期(总第116期)

索 引 号:

分 类: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工业普查办公室

发布日期:1997-04-30 14:25

名 称:深圳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公报

文 号:

主 题 词:

深圳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公报

信息来源:深圳市工业普查办公室 信息提供日期:1997-04-30 【字体:

  深圳市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于1995年着手准备,199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工业企业普查登记。在省、市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统一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各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积极配合,经过各级工业普查机构和全市广大普查人员日以继夜的辛勤努力,仅用了近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了普查方案的设计、普查工作试点、社会宣传动员、整顿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普查业务培训、清查企业调查单位、普查表的填报审核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普查事后数据质量抽查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工业普查数据质量的总体误差率为0.73‰,达到了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目前主要普查数据的全市计算机处理工作已完成,现将普查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工业经济规模与实力

  普查结果表明,自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以来,工业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到1995年末,我市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为9696个,比1985年增加83的个,从业人员1383877人,比1985年增长18.5倍数。199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326.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4.8倍,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0%,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全部工业总产值现价计算为1226.4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1047.22亿 元,比1985年增长32.85倍,年均增长41.8%,与建特区的“六五”时期相比,近十年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很高的。

  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1995年我市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居全国大中城市 的第7位,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国内和世界市场的重要位置。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深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工业的主导行业,它不仅是我市工业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并创出了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名优和拳头产品。如计算机温盘磁头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钟表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液晶显示器、软盘片、数字仪表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微电机、光纤光缆和程控交换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音响的产量都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1995年我市工业企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608.62亿元,比1985年增长54.8倍,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32.3%上升到58.4%;制造业制成品出口交货值达570.24亿元,占出口产品的比重由1985年的33.5%提高到61.09%;原材料和初级矿业产品出口交货值的38.38亿元,由36.2%下降至35.04%。

  二、工业所有制结构

  1985年以来,我市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普查结果显示;在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高新技术行业工业中,国有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如电力工业占4.8%,化学工业占6.7%,电子工业占4.9%,仪器仪表工业占12.5%。普查结果也显示出,国有工业生产要素比重明显高于产出额比重,非国有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显著上升,但其生产要素比重明显低于产出额比重。(见表一)

  三、工业产业结构

  深圳十年来,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比重不断上升,一些传统产业的比重相应下降,产业结构由初级逐步向高级化发展。(见表二)

  四、工业劳动者状况

  工业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1995年,我市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的从业人员为139.34万人,比1985年增长18.6倍;其中乡镇工业从业人员11.69万人,占8.4%,“三资”工业从业人员33.79万人,占24.25%.工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1985年为31.32%,1995年为48.99%,上升了 17.67个百分点。

  按经济类型划分,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从业人员6.47万人,占11.06%,集体工业15.85万人,占27.10%;私营工业0.09万人,占0.15%;联营工业1.15万人,占1.97%;股份制工业0.87万人,占1.49%;“三资”工业33.79万人,占57.77%;其他工业0.27万人,占0.46%。

  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比重上升,中青年职工队伍壮大。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58.49万人,占全部工业的42.0%,工程技术人员3.85万人,占6.58%,管理人员5.17万人,占8.84%,服务及其他人员2.62万人,占4.48%。与1985年相比,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管理人员比重下降了0.65个百分点,服务及其他人员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

  从职工年龄构成看,20及20岁以下的12.33万人,占21.8%,21至35岁的38.98万人,占66.64%,36至50岁的5.67万人,占9.69%,51岁以上的1.08万人,占1.85%。

  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显著提高。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02万人,占6.87%,中专程度的2.12万人,占3.63%,技工程度的2.51万人,占4.29%,高中程度的18.58万人,占31.77%,初中程度的27.04万人,占46.23%,小学程度及以下的3.8万人,占6.5%。与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相比,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比例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中专、技工及高中提高了13.24个百分点,初中以下的下降了25.5个百分点。在已评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务的4195人,占0.85%,中级技术职务的18263人,占3.15%,初级技术职务的32172人,占5.54%。

  1995年工业企业从业员平均工资为913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296%,平均每年递增14.8%,职工的生活条件逐年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五、工业装备水平

  工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1995年末,我市工业固定资产原价为1005.79亿元,比1985年增长121倍。从业人员人均装备72295元,比1985年人均装备增长5.2倍。工业机器设备固定资产净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为43.99%,根据对我市2061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工业生产设备的普查,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拥有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生产线877条,机械手3259台。

  在已安装使用的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33.9%,80年代出厂的占65.0%,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1.1%,与1985年对应的出厂年代相比分别上升了33.9个百分点、4.2个百分点和下降了37.1个百分点。

  进口设备占89.2%,其中90年代出厂的占30.5%,80年代出厂的占68.5%,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1%。

  国产设备占10.8%,其中90年代出厂的占62.2%,80年代出厂的占36.3%,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1.5%。

  一些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专业生产设备出厂年代新,技术水平先进。如发电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55.4%,属于国际水平的占54.5%,电子及通信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91.0%,属于国际水平的占61.5%。

  一些轻纺工业设备不算陈旧,80至90年代占相当大的比重。如纺织印染工业专用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56.75%,80年代出厂的占37.1%,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6.15%,缝纫工业专用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31.8%,80年代出厂的占68.2%,70年代以前出厂的没有,皮革工业专业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39.55%,80年代的占56.16%,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4.29%,文教、工艺品工业专用设备%年代出厂的占77.4%,80年代出厂的占16.1%,70年代以前出厂的占6.5%,食品工业专业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90.1%,80年代出厂的占9.9%。

  六、工业科技活动情况

  企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产出成效显著,“七五”时期以来,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显著增加,技术合作开发和创新活动逐步展开。据对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普查,1995年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77个,平均每1.5个企业有1个;技术开发人员4079人,占企业技术人员的37.75%。当年投入技术开发及技术活动经费达35758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2%,完成技术开发和研究发展项目(课题)421个。科技活动的积极投入,带来了可喜的产出成果。1995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79.8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6.18%,实现利税8.2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85.25亿元,高技术性收入430万元,占全部技术性收入的0.44%。今年完成科技著作1种,论文66篇,获技术开发成果奖14项。

  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据对乡及乡以上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办、合作经营、私营和个体工业的3186个普查单位的调查,1995年工业固定资产原价为1005.8亿元,流动资产752.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252.7亿元,利润总额73.9亿元,全年实际上缴税金26.99亿元,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108.5亿元。

  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199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6%,产品销售收入10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实现利税8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49880元/人,比上年提高22.5%。反映产出规模的主要指标比上年均有一定的增长,但产出效率还不够高,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1995年实现利润62.71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0.3%;成本费用利润率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总资产利税率下降1.1个百分点;资金占用不合理,互相拖欠,周转困难。1995年末,流动资产655.12亿元,占资产总计的43.23%;流动负债595.79亿元,流动比率为110%,属于普通型,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还可以。到1995 年末企业资产总计为1515.4亿元,负债总额980.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7%,比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经营状况不佳,亏损上升。1995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1.66亿元,比上年增加4.38亿元,亏损额相当于实现利税的14.1%,综合亏损面 34.26%,上升了9.6个百分点。在40个大类行业中,出现净亏损的行业有1个。

  生产能力利用率还不够高。普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市有35.1%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最低的只有6.9%,说明还有很大的潜力。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高。据对100种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状况的普查,199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等品占32%,达到国际一般水平的一等品占22%,达到国内标准的合格品占46%,工业产品质量综合等级品率为90%。一些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如电视机平均无故障工作小时、软磁盘、程控交换机、液晶显示器、光纤光缆、自行车、电子计算机、计算机温盘磁头、微电机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①主要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39小时,水泥窑运转率达到55.82%,②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发电标准煤耗361.48克/千瓦时。③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降低。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纯碱为11.9公斤,④原材料利用率提高。铝材、棉纱、棉布、造纸等一些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八、国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由于清产核资重新界定产权,重估价以及土地入账等因素,1995年末,国有工业资产总额达到1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1985年增长47倍,国有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2.03%;产品销售收入130.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2.05%;实现利税12.6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5.44%;上交税金1.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0.18%。“八五”期间,国有工业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由于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历年遗留负担沉重等诸因素,发展速度低于非国有工业。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比上年增长0.05%,而同期集体工业增长7.9%,“三资”等其他类型工业增长28.78%,实现利润50.5亿元,比上年上升12.8%;企业亏损额高达9.14亿元,占全部工业亏损额的78.38%,比上年增加53.9%,综合亏损面达至34.8%。企业债务负担沉重,1995年末国有工业资产负债率52.5%。国有工业离退休人员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3.3%,支付离退休金及福利费2954万元,相当于当年实现利润的4.2%,企业内部及社会负担高于非国有工业。

  九、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995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21个;其中大型企业70个,中型企业5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个数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5.87%,大中型企业拥有职工92699人,占全部工业职工人数的15.96%。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占全部工业资产的58.8%,而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部工业的48.9%和45.6%。上交利税总额占全部工业的63.2%。与1985年相比,大中型工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企业个数增加95个,资产增加158倍。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倍,平均年递增63%。实现利税增长39倍,年平均递增45%。在主要工业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占有重要地位。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同行业增加值的比重;机械电子工业为35.1%,电力工业为32.3%,化学工业为0.5%,纺织工业为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2.5%。

  从生产规模水平看,到1995年末,我市已拥有年产电视机100万台以上的企业1个,年产自行车100万辆以上的企业1个。

  199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0806人,占职工总数的11.7%,远高于小型企业5.6%的比重,从职工的文化素质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2%,中专、技工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0.73%;从技术职务看,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占1.45%,中级技术职务的占5.42%,初级技术职务的占7.48%,均高于小型企业的水平。大中型企业不仅技术力量强,设备比较先进,1995年末主要生产设备,90年代出厂的占13.8%,80年代出厂的占86%,70年代出厂的占0.2%。

  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效益优势比较显著。总资产贡献率9.6%,比小型企业高3.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9%,比小型企业高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1810元,比小型企业高4.02倍;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63次,比小型企业慢了0.37次;资本保值增值率120.8%,比小型企业高8.3个百分点。

  十、“三资”企业状况

  1995年末,我市“三资”工业企业为1396个,比1985年增加1308个,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269个,占19.28%;港澳等投资工业为1129个,占80.72%;合资企业845个,占60.5%;合作企业289个,占20.7%;独资企业262个,占18.8%。

  “三资”工业企业资本金为255.4亿元,其中中方资本金103.58亿元,占40.6%,港澳等工商业者资本金111.1亿元,占43.5%,外国资本金为136.1亿元,占53.3%。资金到位率高,年末累计客商协议投资139.4亿元,实际投资额174.5亿元,为协议投资额的125.2%,实收资本249.8亿元,占企业注册资本金的97.8%,其中中方投资占41.68%,港澳等工商业者占43.13%,外国投资占10.8%。

  “三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37884人,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 57.77%,在“三资”企业中,港澳等人员占0.4%,外方人员占0.09%。

  从“三资”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轻工业的占47.5%,从事重工业的占52.5%。主要分布在电子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行业和服装行业。

  1995年,“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为224.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3%,工业总产值为884.22亿元,比1985年增长94倍,平均每年递增58%;销售收入870.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0.5%,其中国内销售272.33亿元,占31.3%,外销597.77亿元,占68.7%,其中销往美国占7.3%,日本占22.1%,北美及大洋洲国家占7.4%;“三资”工业企业外汇收支差额为22.3亿美元,其中进口用汇73.35亿美元,出口创汇95.6亿美元;实现利税58.1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0.74%,上交税金11.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4.5%;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为5.4元,比国有企业低2.4元;职工人均工资10513元,比内资企业高3254元。“三资”企业收益分配结构与投资结构不对称,中方股利仅占48.3%,港澳等工商业者占40.7%,外国投资 者占5.7%。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我市获取直接数据信息近600万笔,除公报发布的主要普查数据外,深圳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办公室将陆续编辑出版《深圳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和《深圳市工业普查专题分析文集》。

表一:

按资产总额计算

按从业人员计算

按工业总产值计算

85年

95年

85年

95年

85年

95年

国有工业

56.00

12.30

48.20

11.10

29.30

9.40

集体工业

12.80

6.35

22.70

27.10

7.00

3.70

私营工业

0.15

0.16

0.20

股份制工业

2.12

1.49

1.60

其他工业

31.20

79.06

29.10

60.15

63.70

85.10

全部工业中:

乡镇工业

3.29

19.99

1.90

1.10

三资工业

28.70

77.63

28.90

57.77

62.50

83.50

表二:

资产比重

位次

产出比重

位次

85年

95年

85年

95年

85年

95年

85年

95年

食品、饮料、烟草

4.40

7.69

6

3

6.30

7.85

4

3

纺织

2.77

2.31

13

13

5.50

2.44

5

12

缝纫、皮革

3.25

4.84

10

4

3.34

6.03

9

4

造纸、印刷

5.84

2.21

5

14

1.99

2.35

14

13

文教、工艺

3.86

2.63

8

11

8.20

2.67

3

11

石油、加工

0.06

20

0.09

20

化学

1.53

1.87

14

15

2.53

2.14

11

15

医药

0.30

2.60

17

12

0.50

2.25

15

14

化纤

0.68

19

0.47

19

橡胶及塑料制品

8.04

2.69

3

10

0.05

3.18

17

7

建材

3.90

3.54

7

5

4.20

2.71

6

9

冶金

0.72

0.80

15

18

2.80

1.14

10

17

金属制品

6.40

3.29

4

8

3.50

3.50

8

6

机械

3.80

1.87

9

16

3.90

1.92

7

16

交通运输设备

2.80

3.38

12

7

2.39

2.67

12

10

电气机械及器材

2.90

3.24

11

9

2.12

4.15

13

5

电子及通信设备

36.90

18.89

1

2

38.30

40.65

1

1

仪器仪表

0.47

1.12

16

17

0.16

1.07

16

18

电力

32.75

1

9.70

2

其他

12.12

3.54

2

6

14.22

3.02

2

8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