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1993年政府公报 > 1993年第5期(总第41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深圳市199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1992年预算执行情况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市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圳市1991年财政决算和1992年财政预算的决议”要求,坚持财政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大力支持重点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深化和扩大财政改革,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较好地完成了1992年财政预算任务,财政收支均获大幅度增长,保障了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各项资金需要。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
1992年财政决算反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42.9亿元,为年度预算30亿元的143.2%,比上年增收15.6亿元,增长57.3%;全市预算内财政支出完成42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3.6%,比上年增支17.7亿元,增长72.8%。财政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减去上解中央、省的支出,总收支相抵,全市各级均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有所结余的目标。
根据本级人大审议本级财政预决算的规定,现将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市级1992年财政预算,财政收入为22.8亿元,财政支出为22.7亿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依据财政超收情况,对支出预算做了调整,支出预算由22.7亿元调整到34.2亿元(不含当年财政部专项追加款)。对此,已经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992年市级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32.15亿元,为年度预算22.8亿元的141%,比上年增收11.7亿元,增长57.4%。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一)工商税收2319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9%,比上年增收75969万元,增长48.7%。工商税收增收较多,主要是由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市又掀起改革开放新热潮,各项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表现在:生产环节的税收增长迅速,产品税、增值税完成31213万元,增收15525万增长98.9%;流转环节的税收稳定增加,去年以来基建投资回升,外贸出口势头良好,城乡市场购销两旺,旅游业和金融证券业、房地产业蓮勃发展,营业税收入完成105602万元,增收29997万元,增长39.7%;涉外税收显著增长,去年再次掀起外商投资热潮,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和部分外资企业减免税到期恢复征税,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19114万元,增收3652万元,增长23.6%;随着我市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好转,内资企业所得税完成45129万元,增长26.8%。此外,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房产税和地方各税等收入也有较大的增长。
(二)企业收入、预算内国营企业所得税完成543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3.2%,比上年增长28%;国营外贸企业出口创汇奖励金和粮食企业经营补贴以退库方式拨付了2178万元,比年度预算277万元超出较多,主要是1992年继续安排了外贸出口奖励金1878万元,而年度预算没有列入。(此款属中央补助款)
(三)契税收入完成36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6.7%,比上年减少13.7%。
(四)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两项分成收入分别完成14,916万元和5,680万元,分别为年度预算的158%和198%。
(五)排污费收入完成121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6倍,比上年增长2.4倍。原因主要是排污收费标准大幅度提高和环保工作得到重视,加强了排污收费的征管。
(六)其他收入完成1943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3.2%,比上年增长25.7%。主要是边防分局、边检、公安、工商等部门大力开展反走私斗争及“扫七害”、加强交通管理等取得的成绩,使得主要来自罚没款的其他收入呈较大幅度的增长。
(七)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完成4471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79.5%,比上年增收28970万元,增长183.9%。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升温,房地产再次成为发展热点,城市土地转让增加。
1992年市级预算内财政支出完成32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34.2亿元的93.6%,比上年增支13.9亿元,增长76.7%。
1992年市级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一)基本建设支出完成11702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9.7%,占财政支出的36.5%,比上年增支37556万元,增长47.3%。主要是增加了我市交通、能源、水源、教育和卫生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在超收安排时动用了历年结余2亿元,并再追加了3.2亿元,由此,进一步完善了特区投资环境。
(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80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4.9%。本项支出内容包括列拨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含上年结转和当年安排)和收购银湖宾馆的还贷付息支出。
(三)科技三项费用支出663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16%,比上年增长131%。超预算和增幅大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财政部补助经费较多,共下拨五”国家科技攻关经费和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经费共4535万元。
(四)农口本业费及支农支出407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增长28.8%。其中支农支出完成2449万元,增长19%。
(五)城市维护费支出72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增长21.2%。
(六)文教、卫生本业费支出2068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4%,比上年增支6176万元,增长4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676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2%,比上年增长28.5%。
(七)科学本业费支出14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2%。
(八)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122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3%,比上年增长67.5%。
(九)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3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1.3%,增长37%。
(十)行政管理费支出794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44.9%。主要是由于人员增加,标准提高,设备购置、更新等导致。
(十一)公检法支出99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7%,比上年增长40%。
(十二)其他支出1100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7.6%。比上年增支67258万元,增长157.2%。主要包括:(1)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支出5.21亿元,比上年增支3.4亿元,增长187.8%。
(2)安排证券风险基金1.35亿元,比上年增支1.1亿元。
(3)沙河华侨农场一次性补偿省的支出1.5亿元。
(4)办案费及打私装备费支出9,217万元。
(5)财政性贷款还本付息支出6,350万元。
(6)九龙海关联检大楼水电等费用补助900万元。
(7)安排旅游发展基金1706万元。
1992年,市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321576万元,加上中央、省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含海关代征基数返还)54121万元,兑付有价证券27万元,上年结余34162万元,调入资金608万元,财政总收入为410494万元。市本级预算内财政支出320112万元,加上按财政体制规定上解中央、省的支出40585万元和增设预算周转金1000万元,补助区、县支出6407万元,财政总支出为368104万元。财政收支相抵,滚存结余42390万元,其中属结转下年度支出38038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一年来,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挖掘财源,大力组织财政收入。首先是积极支持、大力协助税务部门做好工作,确保了工商税收这一首要财源的稳定增长。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了罚没收入征管办法,并积极为执罚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其他收入共完成19,43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三是对列收列支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我们也加强了催缴和入库工作,全年共完成此项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9%。
(二)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促进财政收支平衡。首先是在支出的安排上继续体现了“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增加了对食品、粮油、燃料、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部门的资金扶持。其次是加强了基建资金的管理,以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全年预算内基建支出达11.7亿元,比上年增长47.3%。第三是积极开展财政信用,努力扶持了一些经济效益好、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增加了对宝安县的扶贫投入,较好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努力发挥财政职能,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有针对性地修订并完善了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和出口奖励金制度,并加强了日常的检查监督工作。二是加强了罚没票据的管理,去年重点加强了新票据的管理工作,并对其印制、领用、建帐立册、存销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三是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起草了《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试点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了财政法制建设,起草了《深圳特区会计制度改革财务问题的若干规定》和《深圳市驻港企业财务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完善了财政管理法规体系。
(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参与和配合有关改革。一是配合新会计制度的推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新会计制度的培训工作,共培训财会人员15000余人,约占全市企业财会人员的50%。二是积极参与和配合各项改革,在积极参与配合我市的国有土地管理、住房制度、车辆拍卖等改革的基础上,又改革了出国赴港澳人员用汇管理办法,简化了拨汇手续,并对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
1992年,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得还不够,财力较分散,财政的宏观管理与调控仍显得薄弱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1993年预算草案
1993年我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1)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促进特区经济的高速协调发展。(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速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3)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制止收入流失,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4)支持政府职能转变,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在保证必需的同时压缩行政经费和不必要的开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适当集中资金,重点增加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6)在预算执行中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根据全市计划财贸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研究,今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为47亿元,比上年增加4.04亿元,增长9.4%(剔除待解库等因素后,换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4%)。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43.1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亿元,增长2.67%。按照有关规定,市级、区级预算应由市、区政府根据市确定的收支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下面就提请各位代表审议事级财政收支预算。
1993年,市级预算内财政收入安排36.72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增长10.9%(剔除待解库等因素后,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5.7%)。各项主要收入的安排情况是:
(一)工商税收27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是根据生产增长和流通规模扩大等因素安排的。按征收部门分:地方工商税收267650万元;海洋石油税收800万元;原宝安县外税分局税收挂帐10550万元。
(二)契稅收入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9%。
(三)企业收入5300万元(包括预算内国营企业所得税和弥补计划亏损补贴),其中预算内国营企业所得税安排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粮食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四)排污费收入660万元,按财政部分配数结合实际编列。
(五)其他收入16000万元,比上年下降18%,主要是该项收入属不稳定收入,不宜安排过高。
(六)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5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7%。主要是以市国土局上报市政府的1993年计划供地面积为依据计算编列。
(七)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5100万元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2740万元,比上年下降62%。主要是市政府已批准从1992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停止征收“两金”,现在安排的“两金”收入计划主要是对1992年上半年应收未收部份继续征收“两金”。
1993年,市级预算内财政收入367200万元,加上中央返拨海关代征基数补助收入14622万元,上年结转38038万元,市本级总收入为419860万元。减除现行体制规定需上解中央、省各项支出79800万元(包括出口退税地方财政负担20%部分安排1.5亿元、1993年贡献省的教育发展基金、“两金”包干上解、递增9%上解等)补助各区支出4000万元。再减除暂不作支出预算安排的挂帐税收10550万元。1993年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为325510万元。按照《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规定,预算编制应做到收支平衡,市级预算内财政支出相应安排325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市级各项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是:
(一)基本建设支出118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当年安排105000万元,上年结转项目13357万元。
(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8618万元(本项支出包括经济合作发展基金4843万元和归还银湖旅游中心贷款本息2800万元),比上年下降52.4%。主要是银湖旅游中心与上年比较还本付息减少。
(三)科技三项费用3800万元,其中科技局科技三项费用2500万元;计划局与中央配套资金1000万元;科协的科技奖励基金300万元,剔除中央专项追加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80.9%。
(四)农口事业费及支农支出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
(五)城市维护费支出800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3.1%。
(六)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27584万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教育事业费9856万元,比上年增长45.7%。
(七)科学事业费支出1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
(八)其它部门事业费支出15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含安排旅游发展基金和安排税局查补提留及小三税提留。
(九)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378万元,比上年增长2.8%。
(十)行政管理费支出9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十一)公检法支出12732万元,比上年增长28.1%。
(十二)价格补贴支出700万元,主要是安排粮食仓储贴息及部队粮油价差补贴。
(十三)其它支出103561万元,比上年下降5.87%。其中主要项目安排:一是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支出61775万元,其中用当年国土有偿转让收入安排支出4.3亿元,用上年结转数安排支出18775万元。二是安排归还财政性基础设施贷款本金5100万元,归还财政92年新老贷款利息3500万元。三是安排罚没办案经费6400万元和装备费1500万元。四是蛇口工业区专项经费补助1100万元。五是安排沙河华侨农场补偿省支出5000万元。六是城区新建居委会办公房市补助250万元。七是赞助筹建“中华女子学院”1000万元。
(十四)排污费支出969万元,含上年结转数309万元。
(十五)安排预备费6000万元,占总支出的1.9%。
三、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努力完成1993年的财政预算任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对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换至关重要。我们既要看到,近年来我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更应充分估计和清醒预见今年我市财政经济面临的形势。首先,今年是市级财政资金安排比较困难的一年,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由于“两金”和工资调节税全面停征,减少了我市的收入。其次是我市去年向银行统筹贷款10亿元,加上财政上历年累积下来的债务,因而还本付息的任务较重。第三是贡献省教育发展基金又新增了市级负担,加上体制上交递增9%和“两金”包干上交共要新增市级上交支出3.48亿元。这样,1993年市级财政所增收的3.5亿元基本用于新增贡献上解。伹是,今年为完善我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又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而我市为配合公务员制度改革,将提高临时职务津贴、住房补贴和奖金的标准,这都需要财政拿出一大笔资金来加以安排。因此,1993年市级财政在可支配财力增加很少,资金需求增加很多的前提下,为了促进我市国民经济的高速、协调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进行,在妥善安排好今年的财政预算的同时要强调艰苦奋斗,提倡过紧日子。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支出的申请和审批,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知难而进的思想,结合实际贯彻好全国计划、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市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依法理财,强化宏观管理,克服困难,努力化解各种消极因素,扎扎实实地做艰苦细致工作,争取园满地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首先是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要求,加快财政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当前重点是要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因政府行为和不规范的行政干预造成的盲目发展,并在资金和政策上侧重向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产业倾斜。其次是要按照国家规定,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信息产业、技术咨询产业和社会服务监督体系的发展,培植和开发新兴财源。凡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和党政机关为安置精简人员兴办的服务实体,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应当给予优惠和照顾。三是要抓紧职能转变,促进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为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创造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要比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经营性亏损额扭亏20%的指标,对其他企业经营性亏损也要相应压缩。
(二)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继续抓紧抓好其他收入的征收管理。今年,我们要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正式颁布实施这一有利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税法宣传,努力强化征管,堵塞各种漏洞,提高征收效率,把该收的钱都收上来,以实现财税收入的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抓紧抓好其他收入,特别是罚没收入的征收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目前罚没收入已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更应该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各收入征收单位的联系,努力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这项收入能及时足额地缴交入库。
(三)合理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支出管理。今年特区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资金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各级财政部门要面对这一现实,在严格控制支出总规模的同时,妥善安排好各项支出,除了各项必保的支出外,其他支出应坚持从紧安排的原则。特别是在预算执行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办事,严禁随意开增支的口子。要合理确定重点建设的项目,把基建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内。同时要努力控制行政管理费和事业费的增长。一是要努力搞好政府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控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及经费开支的增加;二是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支出的申请和审批。事业单位要改进经费管理,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统一的收支计划。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进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方式和手段,有重点地把应该控制的管住管好,以防止集团消费过高过热的倾向。要继续发展财政信用,搞好预算外资金的统筹综合使用。我市的预算外资金已成为与预算内资金旗鼓相当的重要财力,对这部分资金加强管理、引导和控制,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全市的资金使用效益,而且有可能调剂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以促进我市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四)加速完善各项财税法规,努力深化财政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运行创造条件。为了加速财政法制化管理的进程,进一步规范微观经济活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今年我们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要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会计制度进行适当的修订和补充,并制订《深圳经济特区会计条例》,以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按国际惯例运作。二是要抓紧完成《深圳经济特区会计师执业规定》的起草工作,加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更多的、规范的社会会计公证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尽快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海外企业财务管理条例》,同时制定新的成本管理条例,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给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各级财税部门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加强财政法制管理的新路子,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和权限,进行全面清理,凡属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该修订的要修订,该废止的要废止。
(五)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财税干部素质。随着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很多,干部的知识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抓好各种业务培训工作。当前,要着重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运作方法的培训,让广大干部熟悉现代经济的规律和有关知识。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进德教育,使干部职工都能了解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财税部门职业进德规范,做到廉政勤政,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各位代表,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相当繁重,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相当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团结奋战,千方百计地保证财政预算任务的完成。各级财税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对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我市的财政工作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为我市财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市经济的发展,为我市在二十年内赶超“亚洲四小龙”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