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第1期(总第5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1990年政府公报 > 1990年第1期(总第5期)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蔬菜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信息提供日期:1990-03-30 【字体:

深府办[1990]56号

宝安县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深圳市蔬菜工作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城市蔬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我市蔬菜产销承担着保证出口创汇和特区市场供应的双重任务,受内外两个市场的双重影响,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纪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确保内外销蔬菜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深圳市蔬菜工作会议纪要

  1990年1月10日,李广镇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蔬菜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办公厅、经发局、计划局、建设局、农业局、工商局、劳动局、运输局、财政局、公安局、市场办、果蔬贸易公司、食出公司、公用事业公司、中国城市规划院,宝安县政府、县农委、农贸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会议就联合调查组《关于深圳市蔬菜问题的调查报告》提出的情况和建议,对我市发展蔬菜的产销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现纪要如下:

  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蔬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会议认为,建立特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发展蔬菜的产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一度扭转了特区建立之初“买菜难”的局面,从1983年到1986年,菜源充足,价格平稳,市场供应正常。但是,随着特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基地大量被征用,从1987年开始,我市蔬菜产销逐步出现基地不足,淡季菜源短缺,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等现象。城市蔬菜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影响着国计民生。目前,我市人口(含暂住人口)已达到180多万,如果加上每天20万流动人口,全市有200多万人口要吃菜,每天需要100至120万斤蔬菜上市,才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不但要吃菜,而且要吃好菜、吃叶菜。特区蔬菜市场受内地和香港市场的双重制约。一方面,目前上市蔬菜,有三至五成依靠外采。另一方面,设在深圳的外省市蔬菜出口单位从我市大量抢购叶菜出口,有的甚至出售配额,让外商直接收购出口。因此,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余缺和季节的旺淡牵制着特区市场。这些都说明在我市发展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也说明加强蔬菜市场管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将蔬菜搞上去。

  二、要正确处理好外销与内销的关系

  既要保证出口蔬菜任务的完成,又要保证内销市场的供应。深圳特区靠近港澳和国际市场,搞好蔬菜出口创汇是其他口岸所无法代替的。我们不但要争取多出口、多创汇,而且要出好菜、出精菜,逐步提高规格、品种和数量、同时要积极拓展蔬菜远洋贸易,直接打进东南亚和日本市场。但是对外省市蔬菜出口单位从我市抢购叶菜出口又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首先是要对我市外贸出口部门进行必要的整顿,防止盲目发展出口,其次是各出口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经贸部特派员办事处联合检查组的工作,加强对蔬菜出口放行证的管理,纠正超配额出口、乱出口的现象。再次是坚持执行市政府规定出口蔬菜每吨收取100元发展基金的办法,从深圳注册的企业按实际出口数量征收作为蔬菜发展基金。

  在加强外销出口管理的同时,对内销菜地和市场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其享有适当的优惠待遇:一是对新开发菜地从发展基金中划拨专款,搞好菜地建设和生产补贴;二是对新开发的蔬菜基地,因产量低,收入少,应规定在一定年限内实行最低保护价,以稳定菜农;三是实行完成计划任务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挂钩的办法,使其享受生产资料的优惠价格等等。从政策措施上扶持内销菜地的发展,保证内销市场的蔬菜供应。

  三、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稳定菜地

  目前我市菜地面积总量不足,与国务院规定的南方城市人均菜地3厘还有很大差距。要保证特区蔬菜市场供应,还需下决心逐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并采取必要措施稳定菜地。

  1、要坚决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关于批转宝安县蔬菜生产保护用地规划的报告的通知》(深府[1989]38号)精神,对新规划开发的72900亩菜地,由市建设局、农业局和果菜贸易公司做好统一规划,逐步开发建设,争取尽快发挥效益。

  2、对菜地使用时间应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规定最低保护期限,有的可以规划为10-20年以上。土地一旦开发作为蔬菜保护用地,一般情况下,不要在期限内征作它用。如属市政建设特别需要征收的,必须按规定征收一亩补偿蔬菜发展基金1万元。

  3、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我市缺少劳力和水土资源,发展机械化生产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现阶段要切实抓好市农科中心、市果菜贸易公司、宝安县开展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试点,用好拉齐斯集团赠款,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把示范项目先搞起来,随后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机械化生产,并为发展蔬菜的无土栽培逐步创造条件。

  四、从资金和用工上扶持蔬菜生产的发展

  增加资金投入,除继续给果菜贸易公司“以出口补内销”和“以果补菜”的政策外,主要开发和利用现有财源,增加蔬菜发展基金。对从1987年底开始已经征地尚未交款的,必须按规定补交,对拒不主动上交的,计划局、建设局可在立项、发证等环节上把关,责令征地单位补交基金后才准以立项、发证。今后征用菜地,必须经市农业局加盖公章,实行“先交款后征地”的办法,没有经盖章交款的,建设局不予审批。同时,市场办要制定蔬菜发展基金的使用办法,确定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范围,以保证内销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

  鉴于菜农招工具有一定特殊性,对规模经营的菜场,经市政府批准,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入部分外地菜农,以解决劳力不足的矛盾。但严禁私招滥雇民工。要加强对菜农的管理,对固定的菜农发给菜农证,保证他们专门从事种菜。如发现他们改行或以种菜为名从事其他行业的要坚决清理回原籍。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菜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解决他们子女入学、卫生福利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用法规的形式规定对菜农的收费标准,坚决纠正对菜农乱收费、乱摊派等不良现象。

  五、加强市场管理,对价格实行科学管理

  1、坚持特区市场蔬菜供应以“自给自足,外采为辅”的方针,对叶菜的供应以自产为主,硬口菜(瓜、豆、洋葱等)以外采为主。正确处理“内产”与“外补”的关系,根据我市菜价保持“低于香港,高于广州”的原则,“两淡”季节适当提高收购价,以吸收蔬菜进入特区市场。对邻近市区的菜场(菜农)要为他们在肉菜市场供应一定的场所,直接零售,减少中间经营环节,以平抑市场菜价。同时,公安交通管理和“二线”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蔬菜鲜活商品需及时上市的特点,解决运输蔬菜进城车辆和验放速度等问题。

  2、国营蔬菜公司必须承担起市场供应任务,发挥主渠道作用。今年决定从发展基金中拨出150万元给果菜贸易公司用于市场供应补贴。今后,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果菜贸易公司必须掌握批发市场的主动权,采取措施把远离市区分散在宝安县境内的内销基地蔬菜运入特区,供应市场:一市在内销基地较为邻近的中心地区设若干以不盈利为目的的蔬菜代销站或服务站,沟通菜场(菜农)与特区市场的联系,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国营蔬菜门店直接与菜场挂钩,采取经销或代销的形式;三是由果菜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直接进入菜场进行定时、定量、定价收购,统一运回市内,直接调拨到门店销售。

  3工商管理部门要花大力气加强对蔬菜价格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市场行情适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和确定批零差率。把公布最高限价改为公布成交价(批发价),每天在特区报或电视台公布,同时在各肉菜市场用黑板公布批零价格,以便于群众监督。国营蔬菜商店的菜价要低于个体户的价格,并带头公布。同时采取严格措施规定所有菜摊位实行在规定批零差率内明码标价,坚决打击短斤缺两、哄抬菜价、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

  六、下决心解决蔬菜保鲜加工的问题,以调节旺淡季节市场供求矛盾

  解决淡季菜源奇缺、价格暴涨等问题,必须立足于研究解决蔬菜的保鲜加工问题。请市经发局会同果菜贸易公司组织人员外出进行必要的参观考察,抓紧研究制定建设保鲜库的具体方案,报市政府批准立项,争取年内动工兴建。

  七、加强对蔬菜产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1、明确基层政府发展蔬菜生产的责任,把蔬菜生产作为对镇村领导的指令性任务。县、镇、村各级应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城市郊县农业生产以菜为主的方针,把发展蔬菜生产、保证城市蔬菜供给摆上重要议程。镇、村管农业的领导要重视抓好蔬菜工作。在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定计划任务,采取与专业公司挂钩、联营等办法,开发基地,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并以此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责任制指标和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保证落实。

  2、把蔬菜发展纳入计划轨道,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结合,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结合,制订必要的发展规划,使蔬菜发展从基地开发、组织生产、资金投入、出口内销到劳力管理、化肥、农药的供应等方面能有计划地协调发展。

  3、市场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蔬菜工作的领导,统一行使宏观决策、管理、监督、指导的职能,统一对蔬菜发展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市场办要有专人负责处理蔬菜产销问题的日常工作。在市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理顺蔬菜产销关系,明确农口与经贸口的职责。市农业局主要是对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生产的业务指导。经发局主要是对市场供应、外贸出口的管理和协调。市果菜贸易公司在两局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搞好供应。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