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罗湖区财政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集体资产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罗湖区财政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5-09-23 11:1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年度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上半年,罗湖区财政局(区国资局、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经济稳增长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资产盘活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推进财政、国资、集资事业行稳致远。上半年,商业办公用房销售去化、罗湖新质科技大厦开工等工作获区委、区政府表扬书,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专项债谋划储备及申报等工作获区委、区政府激励书。

  一、聚势谋远,财政收入组织积极有序

  坚持“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格局,深挖税源潜力,强化统筹谋划,夯实区域经济发展根基。上半年,罗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1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0.31%,较上年同期增长4.9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9.98%。

  一是深耕税源固本强基。深化与税务部门、产业部门等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定期研判重点收入组织工作,研究解决收入组织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上半年,罗湖区税收收入完成49.3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5.68%。

  二是资产盘活赋能增收。全面梳理、统筹谋划辖区可盘活政府资产资源和国资国企资产资源,上半年完成资产盘活收入7.03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3.7亿元。根据市政府关于“盘活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2025年资产盘活工作方案,加快资产盘活工作节奏。

  三是政策资金积极争取。密切跟踪消费税下放、附加税改革等政策动向,全力争取消费税分成、转移支付等支持。全面梳理中央、省、市转移支付共238项,并已向上级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51亿元。

  四是专项债券谋划有力。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构建全链条绩效管理机制,全年获批专项债限额26.4亿元(含提前批限额13亿元),比去年增长4%。有力支撑社会事业、基建等领域。紧跟专项债新政,落地老地方大厦保障房项目,为全市首单利用专项债券购买商品房用作保障房项目,将有力解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难题。

  五是全员招商引育动能上半年以来,区财政局共举办8场招商活动及5次走出去招商,实现商办物业去化8.79万平方米。新增灰石科技等纳统企业6家,上半年实际营收54.44亿元;预计全年营收92.1亿元。新增落地安逸金、由依智算、福达通等重点企业18家,上半年实际营收5.26亿元;预计全年营收40亿元,预计超额完成全年25亿营收招商任务。

  二、精管善用,集约节约财政保障有力

  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主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刀刃向内过好“紧日子”。上半年,罗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4.7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6.0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7.5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0.32%。

  一是民生支出刚性托底。切实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的兜底工作,力争完成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以及九大类民生支出相关要求。上半年,九大类民生支出完成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约为81.28%。

  二是一般支出深度压控。勤俭办一切事业,将降低行政成本落实至极细微之处,全区公用经费标准压减5%,培训费、会议费同比压减12.72%、19.73%。开展机关食堂节约行动,厨余垃圾降20%,食材支出压10%。推行办公物业“大物管”试点,管理费用平均压减10%以上。

  三是财会监督降本增效。持续深化透式成本分析合同履约检查,对医疗设备、市容秩序等合同开展履约成本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前置审核分析严控类合同。聚焦财政投资评审业务,攻坚“瓶改管”等结算工作,有效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节支”作用。

  四是制度约束长效固本。制定《罗湖区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应保必保、该省尽省、有保有压、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制定《深圳市罗湖区财政局关于规范聘请外部人员协助审计工作经费标准的通知》,规范我区聘请外部人员协助审计工作的行为。制定《罗湖区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强调过“紧日子”要求的通知》,针对租赁办公设备、主责主业外包、宣传铺张浪费等负面清单行为作进一步约束。制定《罗湖区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采购指引(2025版)》,有效核减环卫作业外包服务费用。

  五是物业改革集约高效。推出国有公共物业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改革2.0版本,重点围绕街道、文体、学校、社康、国企等五大领域物业,构建“资源整合最优化、使用效能最大化、便民服务一体化”治理模型。此项改革累计节约财政资金2,494.84万元,通过整合统筹减少租赁社会物业面积17,029.46平方米,解决了有限财政支出下供给高品质公共服务的现实难题。改革成果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被《中国改革年鉴》等国家级刊物收录。

  三、严管善治,财政管理水平越级提升

  一是采购监管“筑基石”。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问题21项、处理投诉6宗。建立政府采购专责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执行管理。举办政府采购专项培训,提升教育领域合规采购意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公开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情况,鼓励各采购人积极预留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份额。

  二是数字赋能“穿透管”。开发合同履约产业监管模块,将产业监管协议纳入平台穿透式数字化监管。升级智慧财政系统,上线转移支付监控等模块,打造资金监管全过程“安全锁”。完善“闲鱼式”资产公物仓机制,梳理闲置资产情况,规范闲置资产处置行为。升级集体“三资”系统,完善“一键搜索”“模糊查询”等功能,推动智慧化、透明化、精细化全流程监管。加快推进评审业务系统二期建设,重点引入智能化评审模块,优化评审流程,提升评审效率与精准度。

  三是风险防范“堵漏洞”。完成区属国企2024年度财务审计及专项审计整改,重点查处工会经费、物业租赁、招投标等领域问题。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增发国债资金监管、地方财政债务监管等问题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开展会计监督检查,对9家代理记账机构开展证后核查,推进6家划转撤并单位资产清查处置。修订国资监管“1+3”制度,明确国资国企“三重一大”事项审定程序,起草违规经营责任追究、资产评估管理等制度。

  四是三资攻坚“清淤点”。强化股份公司用地开发、大宗租赁、换届等监管,备案重大事项9项。开展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2024年度股份合作公司财务审计。完成31家股份公司清产核资,做好结果确认、随机抽查、整改提升等工作,深化成效摸清集体“三资”家底。多方协调稳妥处置城市更新项目过渡安置费拖欠问题,保障股民权益。

  四、多维赋能,区域发展支撑坚实稳固

  一是经济数据稳增挖潜。加强非营专班数据纳统,预计上半年教育行业增速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速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速45%,力争形成数据拉动效应。打好固投“翻身仗”,上半年固投任务10.32亿元,实际完成10亿元,完成率97%。完成物业购置筹集优质产业及住房空间。完成深业泰富科创大厦、润月广场商业物业、京基天宸府等项目14.59万平方米物业购置支持城市更新配建物业回购。

  二是金融活水赋能升级。精准投资招大引强通过国企直投、基金返投及“拨改投”等方式,重点对接总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增量。与投控资本、农银资本、工银资本等联合设立两支AIC基金,加速罗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目前正与达泰资本、深圳天使母基金等沟通种子基金的设立方案,将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区属国企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周六福公司的港股首次公开募股,支持辖区重点企业发展。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加快推动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申请工作,助力区属国企打造“募投管退”全链条体系,掌握投资主动权,更好地壮大耐心资本参与产业投资。目前新设基金公司已正式提交中基协系统申请,处于反馈过程中,力争7月取得基金管理人牌照。

  三是项目建设攻坚提速。开发存量用地罗湖新质科技大厦“交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6天),刷新纪录;二期投资决策完成。盘活低效空间,推动军事物业盘活,梧桐阁开放,玛雅城开工,文锦渡边检站物业改造完成;谋划万科老地方B塔及京基天宸府1B栋“非居改保”、完成黄龙小区改造,预计筹集保障性住房1920套。盘活集体资产,完成2.76万平方米集体物业改造,回购3,000平方米商办物业,推动2.05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赋能资产高效运营。攻坚重点项目,完成市人民医院西片区3.48亿地价款缴纳及房屋拆除,启动莲塘第七工业区710栋升级改造,完成黄贝岭车场两栋住宅楼拆除,推动金钻豪园盘活复工。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