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2025年上半年亮点总结

信息来源: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信息提供日期:2025-09-19 09:3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以“强基础、优服务、促发展”为主线,聚焦产业提质、服务增效、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以解决群众“七优”为导向,真抓实干、攻坚突破,各项工作成效持续凸显,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交出了渔邨答卷。

  (一)实现产业升级“破茧蝶变”,激活社区发展动能。一是金威大厦旅游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金威大厦部分楼层以传统办公为主,业态单一,未能有效发挥区位优势。三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引入旅游咨询、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等业态,打造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消费打卡”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园。园区入驻企业达111家,带动周边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既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优业”领域的就业岗位,也丰富了“优行”“优食”相关的消费场景,成为社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新渔润产业园改造升级赋能产业发展。2023年前,渔丰工业大厦因设施陈旧、产业层次不高,发展活力不足。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翻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成功将渔丰工业大厦改造为新渔润产业园。2025年上半年,盈利模式优化,也改善了出租状况,现新渔润产业园出租率达100%,服务企业从4家增至10家,涵盖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实现从低端业态聚集到高质量产业集群的跨越。三是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助力解决“优业”难题。2023年前,社区企业服务以基础性事务办理为主,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不足。三年来,社区建立金威大厦旅游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举办社企联动进百家、协助企业人才招聘等特色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二)建设绿美社区纵深推进,改善“优居”环境。2023年前,社区绿化布局分散、功能单一,“优居”环境与居民期待存在差距。三年来,社区系统推进绿美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31.4%,可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100%,“15分钟生态休闲圈”基本形成,生态宜居水平持续提高,成功打造深圳市三星级绿色宜居社区。

  (三)深化社区治理,建设文明单位。近年来,渔邨社区坚持以改革理念和系统思维抓社区治理,于今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一是筑牢文明阵地。用好改革开放的“活教材”,依托村史馆、历史文化长廊,全面展示渔民村发展历程,以及中央领导人视察珍贵史料,成为全市改革开放教育重要基地。二是深化社区治理。建立“党建引领+精细治理+品质提升+精准服务”治理机制,搭建“数字渔邨”治理平台,同时通过组建9支社区自治队伍及3支以港籍居民为主的特色队伍,有效实现多元共治。三是提升服务品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阵地等开展丰富学习教育,打造“党建引领+ 教育实践+公众服务”三结合的文明实践机制,创新推出“渔邨文化课程”“渔邨影院”“‘渔’你相伴”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近两年开展活动共计300多场,覆盖居民群众万余人。

  (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渔邨社区在传承“敢闯敢试”特区精神的进程中,秉持开拓创新理念,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全新路径,精心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辨识度高的服务品牌,建构全龄服务矩阵,建立起覆盖老、少、妇等群体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如“渔”你成长小屋托育点、老年人身心健康工作坊、“渔”你相伴青少年暑假托管、“渔”悦身心女性舞蹈瑜伽课程等,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

  (五)促进深港携手共创,奏响服务与治理双重旋律。渔邨社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缘优势,凭借“港人领头雁计划”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项目,积极引导港籍居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搭建起沟通深港两地居民的坚实桥梁。促使港籍居民从单纯的社区“居住者”转变为积极的社区“共建者”与“治理者”,有力推动了深港两地的深度融合与交流。如深港妈妈非遗文创手工小组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与女性创业,助力深港家庭深度融入社区生活。

  (六)深化“党建+公益+普惠”模式探索,推动普惠服务精准触达民心。自2024年成功创建罗湖区首个“渔你成长・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后,2025年上半年,社区进一步深耕这一创新模式。通过充分整合社区内的免费场地资源,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力量,将丰富多样的普惠性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此举切实解决了众多家庭面临的“带娃难”困境,成为社区凝聚民心、服务民生的生动范例与有效实践。

  (七)探索多元发展,开启资源循环模式。在社区发展的多元探索中,渔邨社区探索开启项目资源循环模式。如瑜伽普惠项目反哺社区,实现“服务-收益-公益”循环,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