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以赴稳增长,按下经济“加速器”。一是多措并举吸引消费。系统开展“阿珍阿强带你游莲塘”等促销活动,派发《莲塘街道游玩指引》4万余份,开通集市、中医院等巴士专线。联合市监建设商户联盟,口岸商业城73家商铺全部签订“放心消费承诺”;成立涵盖口岸、市场、商超等多数商家的商户联盟理事会,优化辖区消费环境。吸引日均超1.5万港人到莲塘消费,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均实现15%左右增长。二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第七工业区703栋完成整治,相应配套公共区域设施全部完工。保障性住房筹集487套,超额完成任务,列全区第三。7个老旧小区基础类改造率先完工,桐景花园小区被评为全市改造8个示范小区之一。光伏装机已完成装机量607.26KW,完成率151.82%,列全区第一;已完成6座超充站建设,2座超充站推进建设中;完成17座电梯加装,正在推进10座电梯加装。完成街道固定资产投资纳统7300万。
(二)全力以赴除隐患,提升群众“安全感”。一是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开展工程、燃气、房屋、企业安全施工生产等领域全面监管,整治隐患1320余条,全年未发生亡人安全事故。辖区天然气管道用户金属软管更换10138条,瓶装气用户更换率100%。做好“摩羯”等台风防御工作,完成西岭天桥等边坡整治工作。食品安全督导完成率、整改率均达100%。二是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安排90名保安及4名义工,开展口岸秩序维护及咨询指引,全年保障2661万游客顺利通关;U站及港邻服务空间建成使用,今年以来已累计为7.6万游客提供服务,帮助过境游客解决物品遗失、搀扶进站等事项115宗。开展口岸、学校、仙湖植物园等重点区域安全隐患排查及巡查管控工作,建设口岸防撞柱31根,确保重点区域稳定。
(三)全力以赴惠民生,提高宜居“舒适度”。一是街区管理更加精细。东部过境高速天桥底立体停车场等街区精致化项目有序实施,与驻区部队建设示范共建花园。健全环卫指数测评分工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环境长日”活动。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完成绿植942棵,空气指数持续靠前。创建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达标社区3个,其中1个晋级为百优社区。办结行政执法案件405宗,办理1宗非法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7宗水电非法加价案件,1宗水电非法加价执法案件获得媒体正面报道,作为罗湖区街道水电执法唯一被入选2024年深圳市水电燃气违规收费治理十大典型案例。完成47个小区居代业工作,业主委员会和居代业覆盖率达95%。二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罗湖外语小学建成使用,罗外高中部主体工程封顶,罗沙南、冠深地块学校加快推进。新建成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和1个社康服务站。完成无结核城区建设试点工作。已备案托育机构3个,完成60个托位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深港融合颐养品牌,长者服务中心现已入住6名长者(其中4名港籍)。推进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约300万消费金额。推动15名优秀青年光荣入伍。落实促就业各项政策,服务居民近6000人。便民服务大厅成立多语种服务团队,获评“深圳市巾帼文明岗”。三是文体活动更加多彩。联合梧桐山开展新年音乐节、毛棉杜鹃赏花季、全市青年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协助文联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舞蹈汇演,开展“醒狮”“粤剧”等快闪活动,组织深港青年骑行,利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活动800余场。综合文体中心顺利通过第十次广东省文化站点评估定级,获评特级文化站。创建学习型街道验收达标。
(四)全力以赴抓党建,增强党建引领“核心力”。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部门为责任主体,社区为承载主体,协同整合辖区医疗、学校、企业等资源,开展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创新,取得很好成效。一是聚焦“一老一小”强服务。莲花社区发挥名骏豪庭小区党组织作用,深化实践“四位一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打造“银发引领”示范品牌,开展志愿服务51场,服务居民1万多人,化解诉求33件。鹏兴社区引入公益资源开展“鹏友家”品牌活动,打造“鹏”友学堂,组织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11场,获颁“广东省校家社共育研究与实践基地”。畔山社区做精做强长青老龄大学,学员超150人,开设8门课程,成立太极拳等活动协会,老年人自发组织队伍在市区相关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获评深圳市首批“星级”分校。二是系统整合资源抓共治。联合辖区企业加强工会“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建设,街道工会工作连续三年居全区前列,推荐的中银信息技术服务( 深圳) 有限公司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2024年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西岭社区围绕口岸通关作文章,联合医院、企业、门店,按照“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模式,开展“党员汇·益街坊市集”活动14场,服务居民超万人。莲塘社区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发动众多培训机构,搭建“家门口”的公益学堂——睦邻学堂,由居民自主开展戏曲、书法等培训700余场,服务居民9200余人次,获评“罗湖区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三是实施先锋项目促增效。坳下社区探索开展“红网格”项目,赋能基层微治理,有效解决城中村综合治理、瓶改管、消防风险整治、保障性住房筹集改造等项目进展中的纠纷问题800余件,被南方日报评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仙湖社区创建“仙湖里.幸福家”先锋项目,举办3次公益国画班,开展园区安全生产培训8次,融小区治理、园区服务于一体,打造宜居宜业和美社区。长岭社区探索新形态工作者治理模式,建立的士司机党组织,开展外卖小哥座谈,以“暖蜂驿站”为基点,给的士司机、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形态工作者提供临时休憩空间、活动平台,开展活动50余场,发展的士司机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每年中高考自发为辖区考生免费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