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中共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工作委员会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办事处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龙华区龙华街道办事处 信息提供日期:2025-02-27 16:3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华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部署,以及市、区的有关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研讨会、“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方式,全面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部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扎实推进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024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59次,通过党工委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相关议题52次。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会议集中学、法治讲座专题学、法治实践现场学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全体干部法治素养。2024年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研讨、法治专题讲座9场次;利用“深i学”等线上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专题学习,组织全体公职人员参加法治专题网络学习和考试,通过率100%。

  (三)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严格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街道年度计划,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内容,全面落实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述法制度。

  二、健全议事决策机制,保障科学行政决策

  (一)严格遵守决策法定权限和程序。严格按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行政决策均由街道党工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全面推行党工委决定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坚持把专业法律意见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化。2024年对街道重大事项决策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346份。

  (二)审查决策事项合法性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做实做细街道各类决策事项合法性前置审查工作,提升街道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2024年街道法律顾问为街道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制度审查、执法指导等专业法律意见书约1200份。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提升执法效能

  (一)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规定、重大行政决定执法审核制度。2024年街道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46宗,均按期公示,公示公开率100%;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议3次,审议重大执法案件8宗。

  (二)提升规范执法水平。2024年开展执法“每日一学”161次,法律讲座8次,队伍大练兵18次,有力提升执法队伍规范化专业化。推行律师随队执法、直播执法、执法案卷评查等举措,有效提升执法规范性,2024年开展直播式执法2场,执法案件自查自纠会4次,被上级部门抽查案卷60宗,均为满分。

  (三)深化法治为民实践。强化城市管理、水电燃气价格等民生重点领域执法,开展“六乱一超”、垃圾分类、绿化执法、“睦犬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制定《龙华街道加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实施方案》,严格查处代收费人违法收取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费用的行为,2024年检查代收费人3084位,做出388份警告和24宗罚款处罚,执法数据位居全市前列,起到良好整治效果。

  (四)智慧化赋能执法监管。推动执法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转变,探索“大数据+智慧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分类处置和执法监督。充分利用无人机、定点高清监控、卫星遥感等,对辖区内建筑物进行专业数据采集和智能比对,提高查违效率和准确性。

  四、健全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推动政务透明运行

  (一)自觉主动接受司法监督。收到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后,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讨、迅速整改。2024年收到司法建议书和检察建议书各1份,均依规落实反馈。抓好行政复议、诉讼工作,重视案情分析与研判,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确保应诉准备充分。2024年妥善处置行政复议案件5宗、行政诉讼案件4宗,均无败诉。

  (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依法依规主动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024年在街道政务网站发布信息480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7宗,均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申请人,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三)推进立法联系点建设。完善协助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在“1+25+N”协助立法联系工作队伍体系基础上,充分运用25个立法信息采集点联络员队伍,常态化收集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2024年开展立法建议征询会21场,提交立法建议51条,其中4条立法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

  五、集聚多元共治合力,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稳定防线

  (一)创新多元解纷模式。创新成立“四室合一”解纷工作室,聚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司法确认”多元解纷力量,依托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街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等15个服务阵地,一站式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化解服务。2024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65宗,受理法援案件24宗363人次,司法确认案件142宗。

  (二)完善纠纷化解机制。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小分格”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化教培、劳资、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的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对交通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推行“信访+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各类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有效拓宽各方力量参与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三)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探索商圈“良性闭合回路”治理模式,打造“十户联防·商户联盟”的治安防控新局面,激活各类商家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打造景新社区壹方城平安益家、富康社区平安益家、景龙社区龙华人民医院平安益家作为特色化示范,其中龙华人民医院平安益家是全区首次平安益家进驻公立医院,充分发动社会侧资源参与医患纠纷调解。

  六、持续深化法治惠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一)强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法律服务力量。推行“1+1+N”律师团队服务模式,在1名社区法律顾问、1名社区法律顾问助理组团服务的基础上,发动“法律明白人”、龙峰法智团律师志愿者等N支队伍共同为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2024年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910人次,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310份。

  (二)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多维度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211场次,推出居民微信群“每日一普法”和公众号“普法月历”系列作品,针对时事热点和居民关心话题进行普法宣传。创新普法形式,与麦金画传承人合作举办街道首届“非遗+法治”活动,以非遗文化为载体传递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打造精品普法阵地,松和社区建成全区首个“法治诚信文化街”,以立体、多元、全面的区域性法治宣传文化集群,将法治文化全方位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助企惠企。以产业秘书为抓手,以重点企业服务群为平台做好助企惠企工作,2024年举办政企早餐会3场,政策宣贯会15场,推送惠企政策200余条,处理企业诉求490宗。建立完善区、重点园区企业合规服务平台,依托“i龙华”平台,建设“青创智园”“壹方会”等虚拟园区,建设11个社区惠企服务站,打造港之龙、青创园、宝能园区3个党群服务中心惠企服务站,实现诉求响应更加迅速、产业政策更加清晰、人才服务更加便捷。

  七、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针对2023年龙华街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管理与执法衔接不够紧密、执法协调联动不够顺畅的问题进行改进:一是加强跨部门执法协调,与区司法局、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区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重大执法案件交流沟通机制,确保部门之间高效协同。二是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链接各类技能培训资源,开展“沉浸式”“场景式”业务培训,切实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综合能力和水平。

  2024年,龙华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理论学习需进一步深入。基层工作任务繁重,部分工作人员通常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透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执法规范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行政执法工作职责不断扩展、案卷评查标准日益提高,在对案件进行法制审核中发现部分执法人员在事实认定、程序适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执法文书制作还不够精细规范,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管理。三是法治宣传创新形式需进一步丰富。目前普法宣传主要以线下形式居多,传播力度局限,创新形式较少,缺乏针对性、个性化宣传,普法教育的广泛性、渗透性有待增强,法治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八、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深化法治学习。深化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治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二)抓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职能明晰、协同高效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创新执法方式,探索推行“执法观察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三)充分履行基层普法职能。创新、拓展普法宣传方式和途径,积极开展“线上”点对点普法,持续加大“线下”法治文化载体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育特色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指导社区强化法治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特此报告。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