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燕罗街道牢牢把握“进”这个关键词,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燕罗湾区芯城”总目标,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乘势而上,一体化推进八个“芯”工作,以更高的定位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芯城建设展现新面貌
战略蓝图高位谋划。燕罗湾区芯城新一轮总设计师和规划一张图启动实施,产业集群布局指引正式发布,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片区综合发展体系策划深化完善,慢行系统、公共交通、近期实施公园详细规划顺利推进。
产业空间纵深拓展。整街统筹开展谈赔5000余轮次,完成产业空间整备17.62万平方米,完成量全区第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年底即将开园,罗田工业上楼项目顺利开工。
社区留用地开发加快推进。湾区芯城社区留用地工作专班,燕罗留用地开发建设上升到区级层面。成功举办燕罗湾区芯城集中连片区域空间推介大会,签约重点产业项目3个,计划投资金额超40亿元。
(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主要指标稳步提升。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实现4.3%以上正增长,实现扭负为正、逐季向好。建筑业同比增长164.80%、增速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9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1.66%、增速全区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8.61亿元,总量全区第一。
重点项目成果显现。华润微电子项目主厂房、动力厂房封顶,预计年底通线投产,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三诺智慧声谷建筑竣工、景旺电子主体结构封顶、长盈精密进展顺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建招商小组,积极对接优质企业42家,意向投资总额约76亿元。百余名企业管家走访服务企业11384家次,解决厂房租金、子女入学等各类诉求989宗,协助企业申领奖励资金超2500万元。
(三)城市品质取得新提升
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干道根玉大道取得可研批复、加快工程勘察。凤翔路、喜高路等4个项目成功验收,科裕一路、规划四路、华润微南侧道路等项目有序施工。新增非机动车道10公里、新增停车位873个。
市容环境保持领先。整治各类市容违法行为7999宗,行政处罚案件立案313宗,市容环境综合测评排名全区第二。燕川社区、罗田社区成为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首批创建示范社区,均获评深圳市“百优社区”前20名。厨余垃圾实现全量分类处理,分类率全区第一。
城市颜值不断提升。提升改造燕川中学屋顶花园等3处绿美示范点,打造物园路街心公园、环盛路口街头公园等一批特色项目。完成违法建设治理22.382万平方米,智慧查违案件办结率100%,全区排名第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长制各级河长巡河340次,解决问题110个,辖区“一河四水”水质常态化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
(四)安全稳定呈现新景象
安全基础更加稳固。大力开展电气线路、供电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隐患4.1万处。燕罗安全教育基地获评“深圳市应急科普空间”称号。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群众诉求小分格累计收集并解决群诉案件6381宗。四级申诉求决类信访初件全区最少,调解率全区第一。刑事治安总警情案件数同比下降14.5%,总量全区最少。连续三年电信诈骗警情绝对数全区最低,养老诈骗实现零发案。
社会治理持续精进。深化芯城共治塔式微信群建设,覆盖辖区居民群众21.8万人次。驻燕罗派出所调解室获评宝安区“金牌调解室”,案例入选宝安区“金牌调解案例”。
(五)民生事业实现新跨越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燕罗湾区芯城人民医院获批立项,补齐街道没有医院的短板。山门社康完成升级改造,罗田社康建成儿童口腔诊疗中心,和谷山汇城社康加快建设,燕罗社区医院增设耳鼻喉科和睡眠专科诊室。
教育事业扩优提质。深圳市第三十二高级中学落户燕罗,燕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通过概算评审,洪桥头小学等项目加快建设。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建成红芯停车场,开通“红芯巴士”。开展隐患自建房整治销号,实施3个危险边坡、9个易涝点整治工程。建成全区首个“百姓客厅”、首家公益性社区托育中心。全区率先完成“街道-社区”两级政务服务可视化全覆盖。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开幕式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重磅发布湾区芯城主题曲,打造全国首个街道城区音乐IP。挂牌成立全区首个“护苗”工作基地。
(六)管党治党取得新进步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创新社区小格包联结对基层治理体系,选派741名工作人员下沉32个社区小格,精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燕罗湾区芯城开发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临时党支部获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红芯十事”入选全市主题教育“四个以学”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街道级唯一。
干部队伍提质增效。推进全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形成全员绩效指标体系。探索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考核新路径,深化拓展绩效管理覆盖面。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纪工委、督查室组建联合监督检查组,开展重点工作监督检查340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重点问题38个。持续强化正风肃纪,立案审查调查34宗34人。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动经济增长加快提速。加大“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入摸排重点企业产能布局,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智能化转型。
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润微电子、三诺智慧声谷、景旺电子、长盈精密等重点项目投产满产,形成产值贡献。
全力推动企业服务提质提效。不断健全三级走访服务挖潜机制、企业管家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挂点服务企业工作,发挥街道级虚拟园区效能,精准高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制定全流程招商方案,推动追觅等智能网联链主企业加快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加快引进华润微电子配套企业,补足半导体产业链。
(二)加大优质产业空间供给
狠抓街道统筹土地整备。重点推进塘下涌一期及山门项目政府收储用地、“91530”计划相关项目用地土地整备工作,加快完成燕川一期、罗田一期剩余地块土地整备工作。
狠抓社区留用地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各项目实施协议签订、社区留用土地供地方案报审工作,指导各社区按“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加快引入第三方合作主体开展社区留用产业用地开发建设工作。
狠抓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全区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打造土地集约节约、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运营管理高效的示范园区、示范项目。持续开展老旧工业园整治提升,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升级。
(三)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高标准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燕罗湾区芯城商业(街区)活力提升统筹规划等在编项目编制成果,为片区项目高质量开发建设运营提供坚强支撑。开展茅洲河(燕罗段)十里画廊城市设计等6项专项规划研究工作。
高质量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推动根玉大道、南光高速北延工程开工建设,科裕一路北段完工。建成祥溪路等15条道路及燕岭人行天桥、燕山大道慢行贯通工程。至少打通6条“断头路”、整治6条“三不管”路,建成燕川便民停车场。
高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照明品质提升“亮美工程”,改造提升一批城中村破损、残旧巷灯。完成90栋、1050户“瓶改管”通气点火工作。完成天鹅山西北侧边坡、罗田林场警亭30m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边坡治理。
(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城区
全面提升城市风貌。改造提升公园1个、创建共建花园2个、打造城市雕塑5个、提升街头绿地10处。完成燕川古村历史风貌区活化利用规划方案并启动前期工作。
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12次,整治黄土裸露900平方,完成工业园区、企业台架式变压器整治100台。选取合适区域设置2-3处经营管理规范的疏导点(夜市)。
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深入推进面源治理,确保“一河四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选取5个公园、广场试点安装定向音响,打造广场舞城市治理典范街道。
(五)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查严管易发事故高危行业企业,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除患攻坚行动,定期巡查辖区内八类场所消防,压实“5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工作。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紧抓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实现刑事治安警情数全区最低。推进法治化信访建设,引导群众依法依规信访。
多元共治推进社会治理。做实做细“周四大接访”工作,推动街道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利用“芯城共治,双向共享”塔式微信群“秒”传递功能,持续优化社会治理模式。
(六)推动民生福祉量质齐升
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供给。推动湾区芯城人民医院按进度施工建设;推动海王福鑫雅苑、时代方舟社康建设。建成医养融合信息平台和智慧检测系统,推动1家社康完成深圳市五星级医养结合机构创建。
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建设。推动燕川九年一贯制学校、洪桥头小学、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开工建设,推动第三十二高级中学完成方案设计。
加快推进文体百花齐放。高标准高品质举办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第二届湾区芯城国庆文体嘉年华、“小候鸟”书画作品巡展、“鸿燕杯”晒艺大赛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强化政治引领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设红色教育基地线上平台,重点推介街道“一环一线一带”红色教育点。以中共宝安县支部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筹备策划专题党员访谈、文艺宣讲等系列庆祝活动。
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抓实抓细社区小格管理服务工作,聚焦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治安稳定等重难点问题,耕好社区小格“责任田”。
聚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不断完善编外人员晋升与转聘机制,激发街道干部干事创业、成长进步的内生动力。
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土地整备、重点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紧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腐败惩治力度,严查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