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工作情况
(一)立足建设本职,打造诚信质量,全面提升政府工程整体形象
一是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兑现民生实事承诺。中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工程集中、专业和规模管理优势,立足建设本职服务社会和市民,忠实兑现民生实事承诺。截至目前,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突破,相继完成光侨路、公园路、东长路和新区群体中心、李松蓢小学危旧教学楼拆建工程和31号路项目建设,若干民生工程进入重要节点:高新西产业配套宿舍完成年度投资12518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95%;高新东产业配套宿舍完成年度投资8570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86%;新区中心医院续建一期(住院楼)工程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总体形象进度60%;新区高级中学整体改造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282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90%;光明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733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45%;新区人民医院扩建完成年度投资4503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45%。
二是打造“荣誉墙”,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建筑市场主体的质量责任,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工程在质量提升工作中的表率作用。通过建立优化项目质量保障模式、造价咨询重大失误通报制度及实施优化工程管理流程,提高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擦亮光明建筑工务品牌,打造工程质量品牌文化。今年以来,中心多项工程获得殊荣:观光路市政工程获新区首个“国家优质工程奖”,提前三年完成全市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奖项指标;新区群众体育中心工程荣获“深圳市优质结构奖”;高新东、高新西产业配套宿舍工程分别荣获“广东省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土地储备大厦工程荣获“深圳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
(二)找准改革主旋律,凸显自主创新,全面推动政府工程转型升级
继去年“5+4+1”、“人员去向牌”等特色鲜明的改革举措后,中心借全面深化改革东风,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向工程管理体制、问题处理机制和工程配套服务三大领域拓展延伸,从制度管理内循环、工程运转规范化、队伍素质提升、后勤服务改善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出十项自主创新改革举措,全面推动政府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工程管理流程,确保实施程序精简高效。目前,优化设计变更、工程迁改审批流程改革已基本完成,由原来的串联实施程序调整为并联实施,审批时间缩短30%,审批程序更加精简高效。竣工项目移交管理流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进一步明确了完工项目的接管层级和接管范围,竣工项目后期衔接机制渐趋清晰。
二是改革公文流转分类,全面推行“差异化”流转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处置的“差异化”公文流转模式整体提升行政效能,如对重点工作建立督办台账,开通“绿色通道”精简办文流程,对紧急公文采取“短信告知”制度,利用通讯平台实现应急处理,确保经办环节“零耽搁”。
三是深化“项目组”建管模式,融合工程管理与行政管理优势。充分发挥扁平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优势,建立了政府投资工程影像资料库,为工程创优、影像数据记载,乃至今后新区发展历程保存了宝贵的影像数据。创新工程档案管理,实行工程档案管理部分业务外包,处理用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优质资源,为档案管理和移交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筹备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单位创建工作,以达标促档案管理综合水平提升。
(三)践行群众路线,举办特色活动,全面建立群众工作制度
一是开展“三个谁”讨论,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意识。中心组织开展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中心围绕“三个谁”课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要重中有序、突出民生,稳定、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政府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整合新区资源为人民谋福利的工作理念。中心发挥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精神,解决了本不在中心承建范围之内的长凤路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在长凤路与东长路交接处新增右转匝道,协调市交警部门调整红绿灯配时及时疏解了民之忧困。攻坚克难推进解决了光侨北路、圳辉路调价差问题,使项目取得了关键实质性进展,积极正面回应群众期盼。
二是开展开放日活动,拉近与新区群众距离。中心开展以“见识工务•拉近距离”为主题的政府工程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企业和居民代表等关心新区城市发展和绿色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政府工程项目现场。通过展示新区政府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达到了拉近与新区群众距离,宣传新区绿色建筑理念和建设成果的显著效果,并在会后一个月内解决了市民提出的5号区域绿道与观光路顺接问题,方便了市民出行。
(四)强化安全意识,全面排查隐患,有效把控安全生产形势
一是加强三方联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与我中心始终以安全生产为重心,加强联动,密切配合,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各自安全监管的责任,促进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上保持高压姿态,隐患发现一处治理一处。
二是推进隐患排查,强化安全预警工作。陆续制订了《“安全生产月”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方案》、《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建设工程电力设施等涉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方案,并强化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强化重大事故危险源和特殊季节的安全预警工作,对重大危险源点进行评估分级,实施分级监管,对存在问题的要求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并进行动态隐患排查,保证监控设施完好,杜绝引发事故。
三是营造宣传氛围,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营氛围、造气势。要求各工地根据施工的具体进展情况制作各式宣传标语,在项目部张贴安全生产宣传画报,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工地场容场貌、临时设施、扬尘污染、噪声控制、食堂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彻底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努力营造“安全、整洁、有序、文明”的施工环境,不断提高文明施工水平,促进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上新台阶,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没有出现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五)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宣传,确保政府工程保障水平
一是重在建章立制,保障规范运作。建立领导牵头机制、分类推进机制、重点督办机制、协调调度机制,全面提升执行力,强化效能监察,确保落到实处;制订工程周报月报、干部职工联系交流、重点工作进度反馈、外勤人员管理等系列制度,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设立“意见箱”,公开征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群众关心热心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拓宽广泛参与渠道;坚决执行领导班子碰头会、主任办公会、中心办公会、招投标领导小组会、专项工作会等会议制度,清新文风会风,强化民主决策。
二是强化信息建设,发挥媒介作用。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报送机制,主动挖掘优质素材,不断巩固和完善《光明信息》、《土地开发中心快报》等宣传载体建设。制定信息宣传工作方案,将报送政务信息任务具体分解到科室、到人,强化信息采集和考核,落实奖惩办法。截至第三季度,中心上报新区信息24条,其中动态类信息10条,短信息12条,专报2篇;已被采用动态类信息10条,短信息10条,专报2篇。完成区级信息积分357分,完成年度任务119%。
二、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中心将继续积极围绕新区管委会提出的打造高效能政府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切实落实好“纪律、责任、担当”六个字的内涵,主动履责,勇于担当,全力推进政府工程建设。
(一)务实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
中心将进一步务实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扫清机制体制性障碍。以“带好队伍、建好工程”为目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制度领域的革新和建设,建立积极作为、勇于作为的激励机制,有令则行、令行禁止的长效保障制度,打造效能服务型机关,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干见成效,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工程建设。
(二)大力推动道路建设,织密新区道路路网。
大力推动绿色交通项目建设,围绕“打通断头路,形成环通道,建设主轴路,形成放射线”的思路,继续实施“畅通工程”,加快织密新区路网,提升道路建设标准,精心打造新区交通路网体系。一是加快构建一体化道路网络,全力推动“两明”互通道路、光侨北路等主要干道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优化光明高新园区内市政道路等区域的主次干道路网结构,高效推进高新园区市政配套BT项目、科发路等产业配套市政道路。
(三)重点推进民生工程,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以民生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动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成高新东、高新西产业配套宿舍、土地储备大厦、马田小学等7个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公明钟表集聚基地产业配套宿舍、公明办事处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实现关键节点目标,完成既定工作计划,全面改善新区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努力提高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秉承光明建设模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我们在赶工期、抓进度的同时,将继续秉承光明建设模式,立足本职,深入开展政府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以争创国优、省优为目标,全力实施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倾心打造政府精品工程。通过高新西产业配套宿舍项目试点引路,积极争创鲁班奖,通过样板、示范效应推动政府工程质量整体提升,把打造深圳绿谷工作不断推动向前发展。
(五)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深化群众服务意识
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用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光侨北路等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重难点项目和热点问题的解决,坚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六)引领绿色工程建设,走生态路打绿色牌。
严格落实新区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政府工程中全面导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新区作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和低碳生态示范城区优势,加快推进新区共同沟系统建设,坚决贯彻执行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全力推动道路景观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新建道路的绿化面积覆盖率,促进新区道路形象整体提升。力保学校、住房、医院等房建项目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不断丰富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内涵。
(七)加大安全生产力度,扎实创建平安工程
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做到“到岗、到位、到责”,认真贯彻落实新区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文件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各方主体履行相应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督查行动,抓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建筑施工及监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要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新区中心工作,继续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