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管理公开 > 监管信息公开 > 交通运输

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 全方位筑牢暑期道路客运安全防线

信息来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5-08-26 18:2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组图1: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持续开展道路客运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jpg

组图2: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持续开展道路客运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jpg

组图3: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持续开展道路客运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jpg

组图: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持续开展道路客运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

  暑期即将接近尾声,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执法支队”)持续开展道路客运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市场秩序。针对暑期旅游旺季客流激增、非法营运风险上升的特点,执法支队围绕“科技助力、精准排查、从严惩处、协同联动”的工作思路,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行为,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引导市民选择正规营运车辆,营造全社会抵制非法营运的良好氛围,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数据显示,2025年7月1日起至笔者发稿前,执法支队共查处客运非法营运案件244宗。

  开展专项整治:筑牢暑期客运安全屏障

  暑期以来,执法支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营运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跨省跨市非法营运、非法营运“黑大巴”、无证大巴等突出违法类型,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重点交通枢纽、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布设执法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行动。

  行动开展以来,执法支队按照“科技助力、精准排查、从严惩处、协同联动”的基本思路,通过持续高压执法,有效遏制了非法营运行为的滋生蔓延,规范了客运市场经营秩序。

  科技赋能执法:大数据织密“天罗地网”

  在专项整治中,科技手段成为精准打击非法营运的“利器”。执法支队充分运用科技执法系统,对进出深圳的客运车辆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分析车辆行驶轨迹、载客频次、起止点规律等数据,精准识别“高度疑似非法营运车辆”,依托智能研判锁定目标,提升执法精准度。

  执法支队还充分利用“空中鹰眼”无人机,开启了“地上查、空中拍”多维度、全视角的执法模式,解决了传统路面执法“发现难、取证难”的痛点,在交通枢纽、高速路口等重点执法区域,及时发现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跨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整治杜绝“回潮”

  为深化道路客运市场治理效能,执法支队与多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目前,执法支队联合深圳市公安交管部门构建“数据共享-精准布控-联合查处”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定期共享重点疑似非法营运车辆清单,定期开展客运市场联合执法行动。

  下一步,执法支队将固化联勤联动机制,推动跨部门联合整治常态化,通过高频次、高密度的执法行动构建长效监管网络,坚决遏制非法营运现象“回潮”反弹,为全年交通运输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法律底线不容触碰:非法营运者面临重罚

  非法营运不仅危害安全,更涉嫌违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非法营运者将面临严厉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违法所得超过2万元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不足2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深圳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明确,使用未取得车辆营运证的车辆从事营运服务的,对经营者处每车3万元罚款;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的,对单位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典型执法案例

  案例1

  港车冲卡逃避检查,涉嫌非法营运

  7月3日,执法支队福田大队在福田口岸开展整治行动时,发现一辆粤Z号牌港车形迹可疑。执法人员示意停车检查,司机却试图强行冲卡,因前方车辆拦停才被迫停下。经查,乘客项某通过朋友介绍联系该车,约定从福田口岸前往香港尖沙咀,支付车费700元。司机李某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未取得巡游车车辆营运证,其行为涉嫌使用未取得车辆营运证的车辆从事营运服务,目前已被依法立案处罚。

  案例2

  望风车辆掩护,高频往返载客“黑车”落网

  7月3日,罗湖大队联合交警部门在莲塘口岸查处一辆粤L号牌客车。该车近30天内往返惠州与深圳138次,且有3辆“望风”车辆配合其逃避检查。经询问,车上5名乘客均是从惠州稔山镇上车,到达莲塘口岸后向司机支付车费。经查,司机李某未取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车辆未取得客运道路运输证,涉案车辆已被暂扣,司机李某涉嫌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被依法立案处罚。

  案例3

  朋友介绍的包车实为“黑车”

  7月22日,执法支队南山大队在金湾西二路查获一辆粤B号牌大型普通客车。经查,司机余某通过乘客陈某的朋友推荐承接了运输业务,计划搭载11名乘客(均为陈某亲戚)前往清远,约定行程结束后支付车费2600元(含油费、过路费)。根据调查取证,执法人员认为司机余某涉嫌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依法立案处罚。同时,执法人员现场联系合规车辆对车上乘客进行转运。

  案例4

  依托科技手段,精准查获非法营运“黑大巴”

  7月25日,执法支队龙岗大队在坂田街道巡查时,科技执法系统提示一辆粤B号牌51座大型客车为重点稽查布控车辆。系统显示,该车使用性质为非营运,且频繁出入高速卡口。执法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发现车内载有32名乘客,均为某公司员工及家属,计划前往清远游玩,约定支付车费4000元。经查,司机杨某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未取得道路运输证。司机杨某涉嫌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被立案处罚。

  温馨提醒

  教你识别“黑车”,保障出行安全

  非法营运既给道路交通运输带来安全隐患,也可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相比正规营运车辆,非法营运车辆没有营运资质,车况性能普遍较差,甚至使用即将报废的车辆。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足,经常出现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未购买承运人责任险等营运车辆相关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非法营运车辆往往没有能力赔付,乘客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了您和家人的出行安全,请市民自觉抵制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1.主动核查车辆资质:关注“深圳交通运输执法”微信公众号,通过“车辆查询”-“道路运输信息查询”功能,输入车牌号即可核实车辆是否具备营运资质。若查询无结果,该车可能为“黑车”。

  2.拒绝“熟人介绍”的无资质车辆:不要轻信“朋友推荐”“低价包车”等信息,正规营运车辆须具备道路运输证,司机须持有从业资格证。

  3.保留证据及时举报:如发现非法营运行为,可拨打12328热线举报,同时保留乘车记录、聊天截图、付款凭证等证据,协助执法部门查处。(来源:晶报)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