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坪山区林长办)携手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坪山区水务局在坪山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头陂水库城市公园开展珍稀濒危蕨类植物野外回归定植活动,旨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活力,将山水林湖草沙交融共生的生态典范带进公众视野。
(头陂公园航拍图)
定植行动: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植树造林单一绿化形式,首次引入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蕨类专育技术,针对水库微环境定制濒危物种定植方案;采用“专家指导+业务实操”模式,结合现场科普展板与标识指引系统,实现生态修复与科普教育双效合一。参与者亲手栽种的每一株蕨类植物,既是绿美生态建设的微小切口,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蕨舞绿韵 共筑生态”珍稀濒危蕨类植物野外回归定植现场)
绿美点:山水林湖的生态画卷
作为坪山区重点打造的绿美生态地标,头陂水库通过水库群水土保持及绿化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实现生态蝶变。山水交融形成“四岛六区”特色格局:田头山林海与田头河碧波交汇处,原生岛、科普岛等功能区错落有致,亲水区、观赏区等空间有机串联,打造出深圳东部的"生态会客厅"。2024年4月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深莞惠游客逾83.9万人次,端午单日客流达1.8万,成为大湾区生态旅游新热点。
(头陂水库亲水区)
(露营草坪)
从濒危植物的定植到城市公园的繁荣,从水源涵养区到网红打卡地,头陂水库的转型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随着林长制纵深推进,坪山正以"生态修复+科普教育"双轮驱动,让绿色资源持续转化为民生福祉,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