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有关单位,各区(新区、特别合作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主管部门:
为持续推动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以下简称《指引》)、《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国办秘函〔2019〕19号,以下简称《检查考核指标》)有关工作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2023年第四季度全市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3年第四季度,对照国务院办公厅《检查考核指标》,我市对全市在运行的51家政府网站从网站内容安全、信息更新及时性、互动回应及时性、服务实用性、网站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总体合格率为96.1%,针对日常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大部分单位均能及时响应整改,落实到位。第四季度全市共收到网民反馈“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40条,均已按期办理,办结率达100%。
同时,我市对全市正常运行的291个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安全问题、内容更新、互动回应三项“单项否决”指标。从检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政务新媒体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工作,符合检查指标要求,总体合格率达99.7%。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一是部分单位对政府网站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如有的主管主办单位未对“我为政府网站找错”、“互动交流”平台留言的答复质量妥善把关,导致在终审环节被驳回重办。二是个别单位未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对内容审核把关不严,个别网站发布稿件被网友“找错”指出存在严重表述错误,个别网站出现稿件发布日期错误情况。三是部分单位的网站栏目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个别栏目不更新、栏目空白、政策文件与解读未关联等情况。四是个别单位网站未落实国办要求,未及时报备至“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五是部分单位未能在5个工作日内做好简单留言问题处理答复工作。
(二)政务新媒体运维监管仍需强化。一是部分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存在更新不及时、出现临时访问受限等情况;二是个别单位的政务新媒体存在底部菜单栏目无法正常访问、长期不更新、关注娱乐博主等情况;三是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及时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报备新开设账号。四是个别单位监管不到位,未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和值班值守制度。
对此次通报中指出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相关问题,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核实整改,务必见效到位。未及时整改问题单位,将在下一季度予以通报。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各区、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落实值班读网、安全巡防和监测预警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错漏信息;高度重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指出问题,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答复处理的同时,做好问题总结分析,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通过培训指导等有效举措,切实提升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及工作人员责任安全意识及运营运维业务管理水平,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内容保障。各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运营运维管理制度,明确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对文字、图片、信息内容的把关审核,确保发布信息内容准确、表述规范。做好信息保密审查和脱敏处理,定期排查过时、失效信息,确保信息安全不涉个人隐私。加强网站栏目常态化监管,落实台账管理制度,对无法保障持续更新栏目做精简。动态监管网站外链信息内容、业务系统,提升外链系统信息内容准确及其适配性,防止发生页面内容不安全、显示不完整、功能不可用等情况。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规范性,确保网站底部党政机关网站标识、网站标识码、ICP备案编号、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等齐全并按实际即时更新。
(三)严格规范运维管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各区、各部门要规范落实政府网站开设、变更、临时关停、注销流程和集约化平台账号管理机制;明确主管主办职责,加强政务新媒体账号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或关停用户关注度低、利用率低或无力维护的政务新媒体,集中力量打造优质政务新媒体账号,切实发挥“连心桥”的作用,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体服务水平。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12月26日